- 相關推薦
以早為話題的作文5篇
篇一:早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那么真的是因為時候不早了,所以你便要過早的從我人生中退出?
我還記得某日清晨,從睡夢中醒來。尋你,你在陽臺,于那紛繁的花海中對我輕笑。這個片段一直定格在腦海中,以至于學毛主席的《卜算子?詠梅》時也忍不住哈哈大笑。你這個“他”可是身高八尺的大漢呢!卻不知為什么你被那些嬌羞的花簇擁著,看起來都不覺得突兀。
你還記得那年除夕,你和我的約定嗎?你們單位組織的出游,使你遲遲不能歸來。于話筒之中,我們約定好了,我一定等著你回來,絕對不能睡著。卻在次日清晨從睡夢中醒來,看見你又朝我笑。我怪你沒叫我。你無奈地笑著:“打都打過了,你不醒,我有什么辦法。”一面又塞給我一把大白兔。你走后,他們都不讓我吃糖了。說是糖令我發胖。可是他們不知,你給的糖,幾乎甜了我的童年。
五年級的那年,也是很早,早到天邊只漏出一絲光來。我迷迷糊糊地被大人們推醒,一路牽著,走過無人的街頭,走過長長的馬路,走到雪白的大樓。誰都沒料到的事。大家都認為太早了,太早了,總該再一起過個年啊!
我茫然地看著被裹在透明薄膜里的你。面容有些看不清,脖子卻是向后仰著的,嘴也是張著的。我不知道在那一刻你是有多么的不甘心啊!不情愿地吐出最后的一口氣啊!你的兒子,你的兩個女兒,還有我,我們都沒在你的身旁呢!
你看你,又是這樣,誰都沒有通知一聲。一大清早的就兀自走了。就在我的睡夢中,走得沒了蹤影。
以前清晨夾帶著一股風便沖進了你家門。看著你案上,新摘的茉烙爆抬頭看了眼那樽巨大的觀音像帶著慈悲的目光,把新摘的花全部倒進你白酒壇子里說是要給你泡酒。吃了幾顆你剛從葡萄架上剪來的葡萄。從你的口袋里掘金一般翻找出大白兔,一直到膩得想吐才不吃。這些都沒有了。
就似乎一朝一夕間,江山就換了代。沒有誰能夠使你那盆茉莉開得香盈滿室了,那葡萄架不久也拆了,甚至連你住的地方也被拆了重建,如今房屋矗立,再也沒有那一片開闊。
最早的那縷霞光,趴在窗前也已經望不見了。
東方欲曉,莫道君行早。東方已曉,默念君不在。
你是生命澆灌出的一朵花,于歲月處隱去。我期望著,待我離開這個世界,于另一個世界蘇醒的時河爆你會在葡萄架下,茉莉花旁,對我笑著道一聲早。
那里,永遠是晨曦。早風中有著茉莉的芬芳。
篇二:早
數十年前,魯迅先生在三味書屋的課桌上用小刀刻下了一個“早”字,如今它演變為了一個話題。
“早!”在第N次對碰到的同學打了聲招呼的時候,我真的無語了。
這就是早的第一個功能,引伸為大眾化互相問候打招呼的口頭語言。
有一次,去階梯教室上課,老師正好在上面擺弄投影,我就在那里看桌子上“先烈”們留下的寶貴的“書法文化遺產”,上面歪七扭八的字體讓我嚴重懷疑,他們未來擅長的專職是藝術字。上面大部分聊的是最愛某某明星,某某與某某王道,讓我不勝厭煩,但是,很快還是有東西吸引了我的眼球,因為那上面用一只圓珠筆,狠狠地寫著“早”字,我很驚奇,但是并沒有多說什么,那桌子上,一共刻了三個“早”字,我不禁感嘆,這人竟然比魯迅先生還要瘋,但是他亦或她,真的做到了這三個“早”嗎?
“早”字,我只能做到表面的功夫。比如說每天五點或是四點半就起床,開始看書。然后又比別人提早做掉當天晚上的家庭作業,然后細心檢查,
這就是“早”嗎,我也許根本就沒有滲透過。
猶記得,老師在教我們上《三味書屋》這一課的時候,特地強調了早的三個含義,但是現在早就已經忘記了,真是一種遺憾啊。
記得暑假的時候,經常會去學校晨練,起得很早,大概5:30就醒了,不能睡懶覺,不能賴床,每天睜著惺忪的睡眼,就這樣,很懶散地和老爸老媽到學校繞操場跑上三圈(我們操場一圈四百米),在走上七、八圈,每天很早就起,有時候,會被周圍鍛煉的老年人調侃,“小朋友,起得真早啊!”
這時候,只能無奈的撇撇嘴。然后回來就是上素描課,一早上連個喘氣的時間,都很短促,于是這般,就是生活中的早,早起,然后晚上卻不早睡。
這種早是很有負擔的,明明很早的鍛煉,可是我的體育并不是很好。
其實,記憶最深刻的一次,就要屬那一次在北京旅行的時候,每天早上很早就要起來,而且也玩不到什東西。
其實,有時候的早,是非常痛苦的,因為這似乎伴隨著,學著如何趨向成熟,其實這一點我贊同的。
偶爾在網上瀏覽了一下“早”的零分作文,突然才發現,這些判零分的作文,其實有時候也是很好的,他們也有自己的思想,作文有的是思想,而不是隨波逐流,其實有“早”聯想到的,其實也許是正面,但大部分真的是零分作文所說的負面。
早,張愛玲阿姨說,“出名要趁早。”但是,這一點韓寒好像做到了,但是也許,有時候“早”確實會讓人聯想到,早熟,早戀,這是不無道理的,其實零分作文的出現,是因為現在社會的隨波逐流。
早,一切都要趁早,這句話,這個字,一定都對么?早,一切,都真的要趁早嗎……
篇三:早
早,是一種理念,它源于與“晚”的對比。
追求“早”是一種人生態度,它意味著搶先,意味著超前,往往還蘊含著一份對時光的珍視,或是盲目的沖動。
而不趕“早”是另一種人生態度,他代表著滯后,常常還寓意沉著與冷靜,或是消極的懶散。
人生中應當追求“早”還是不趕“早”?這是個發人思索的問題。
許多人選擇追求“早”。
魯迅先生少年時代在三味書屋上學時便于書桌上刻下一個“早”字。我們從他晚年對這件事真實細膩的回憶中,不難看出一個“早”字對他的少年乃至一生產生了多么巨大的影響。也許正是追求早,正是對時間的珍惜方成就其一代文豪的美名。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笨鳥先飛”,“先下手為強”……許許多多流傳廣泛的名言古訓都在從正面或是側面向世人努力地推銷追求“早”的態度,許多人也借此登上了人生的巔峰,這就使更多人更加堅信“早”的魔力。
然而,有時早出發卻未必能帶來早到達,這原因便是在于他們沒有做到早儲備。參加過爬雪山、徒步沙漠等極限運動的人都明白:若沒有做足準備而早早上路,往往終將半途而廢。因此,不趕“早”的態度也自有其合理的存在。
朱元璋在天下紛爭、群雄并起之際并不是大張旗鼓,像陳友諒等人一般早早登基就位,而是采納了朱升的建議,提出“高筑城,廣積糧,緩稱王”的戰略方針,不急著占先機,不急著早出手,但最終他贏得了天下。
再試想一下,若是李時珍早早地就自己所知來編寫醫書,而不是花費十數載光陰親自爬山涉水,風餐露宿,以身試藥,那么《本草綱目》將何以至今仍被人們譽為“中藥寶庫”“東方醫學巨典”,得到全世界人民的高度贊揚?
不趕“早”,先等待。這等待不是游手好閑的傻等,而是個不斷積聚力量的過程。不急早出發,而先早籌備,可見這不趕“早”是否可以理解為另一種“早”?
說了這么多,不難感受到“要追求早,還是不趕早”這個問題就同“吃蘋果好還是吃梨好”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自己的選擇。
如果你準備充分,那么不妨追求“早”,快人一步;如果你準備不足,那么先請等待,不趕早又何妨?
篇四:早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天之計在于晨”,早的魅力何在?盡在日出之際。
我看了看手中的鐘表,現在已是凌晨四點。周圍亦是靜悄悄的。山腳下的房子像沉睡了的孩子,西角的大江也平靜地流淌著。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我只是盤坐在北方的山坡上,靜靜地守候。
“滴答,滴答。”此時時針已經轉過了五點,離天亮還有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周圍的花草開始躁動不安,樹葉也有點顫抖了;大江也耐不住黑暗的寂寞,也不安靜起來;山腳下的小鎮也不時傳來陣陣雞鳴,狗吠聲在村鎮的上空縈繞。我則伸了伸懶腰,朋友也有點困了,等了這么久,還是沒有等到。
突然,狂風驟起,草木皆隨風晃動。四面鐘聲,悠長悠長的,傳遍了山腳下的村落,震動了江水。“嘩啦啦”,江水不止,在黑暗中洶涌著。我連忙喚起我的朋友,因為我們期待的那一刻即將到來。
“看,看,那是什么?”朋友驚呼道。我順著朋友手指的方向。在那暗暗的東山背后,隱隱約約有光。那光十分的微弱,像是狂風中搖曳的火苗。我定睛守望,我的手拽得很緊。周圍的風聲更大了,江濤聲也大了起來,全在我的耳旁奏起。我看見那光頂著風,頂著黑暗,在不斷地壯大起來,宛如一個大力士扛起天來。
說時遲,那時快。在東山黑漆漆的背后,突出一把金色利劍來,悄無聲息地在空中比劃。頓時,天崩地裂,光芒四射,水也翻滾了,村鎮里也不安寧。在山后,竄出一個碩大的火球來。紅彤彤的,艷麗的色澤也把天空染成了紅色。朵朵的白云也被熊熊烈火所燃燒,把黑色的帷幕燒穿了,敞開一道藍藍的天空來。
我驚嘆,額上也溢出了汗珠,我的朋友也呆呆地站在那,我們都被這景象所震懾住了。我不知道是什么力量如此強大?是自然的力量吧!我習慣地看了看鐘表,已是六點一刻,我們該走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時的在思考。今天看到此景,讓我想起了偉大革命家們,難道他們不是把自己燃燒來把光留給世人嗎?我問我的朋友,他只是一笑。
我們是初升的太陽,有著激情與活力,我們要用青春的烈火繼續燃燒下去。
篇五:早
早于頃刻與遲于彈指,利益差之千里。這道理無須總結,世人都心知肚明。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更說明我們做什么都要早,這樣才能得到更多益處。
古人遺訓——人生如白駒過隙,是電光石火。光陰不甚多,吾輩當以勤自勉。的確,人生短暫,應趁早努力,不應虛耗光陰、醉生夢死。持有書卷,比他人早于窗前勤讀,則比他人早日成才,而能抱負早成,那就能在有限的生命中比別人在人生的試卷上多答了一道題。不要遲遲不肯動身,以至于活到晚年手持青春白卷而龍鐘虛嘆。
魯迅少兒讀書時在自己的書桌上刻了個“早”字,以提醒自己要時時早事事早。從此他時時早事事早毫不松弛的奮斗了一生,我們應以魯迅先生為前車之鑒,做什么事都要早,有時遲于頃刻則前時努力彈指間化為青煙,當年斯科特比阿蒙森晚到南極幾何歲月?阿蒙森卻芳流千載—千古第一踏至南極中心者,而斯科特呢?抱遺憾而度余生,缺供給而葬雪地,若不是茨威格為他撰寫人生,又會有幾人得知他的大名。如果當年斯科特比阿蒙森早出發一個月的話興許今天的英雄就不是阿蒙森了而是斯科特了。所以做什么事都要時時早事事早。
“聞雞起舞”塑造了一個苦練本領報效國家的祖逖。因為他每天早起苦練才有這般本領。歌德說過:“要做一番偉大的事業,總得在青年時開始。”所以我們不僅要每天早起早練更要早立志。一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告訴我們不管什么事早做總是好雖然有時候我們做事是比別人早了一點,但我們不能沉浸在“早了一點”中,別忘了有句諺語不是說“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嗎?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更提醒我們做事要早做,遲遲不做終將一事無成。有時爾等做事總想等一下再做,然而一拖再拖,拖到最后什么也沒做。爾等為何不想越早做越好,最好早到即刻動身呢?
早于頃刻與遲于彈指,利益差之千里。這話不無道理,做什么事都要越早越好,為了在人生的試卷上比別人多答一道題我們就更早動身吧!
【以早為話題的作文5篇】相關文章:
以早為話題的作文范文(精選8篇)03-21
以明天為話題的作文 以明天為話題的作文02-26
以讓為話題作文12-09
以讓為話題的作文12-21
以迷為話題的作文 - 小學話題作文01-25
以懷念為話題的作文12-06
以友情為話題的作文03-22
以幸福為話題作文03-23
以甜為話題作文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