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話題作文改變導(dǎo)寫與例文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試題展示】
有一位年輕人,聽說深山寺廟里有一位高僧會移山之術(shù),于是前往求教。高僧就帶年輕人朝身體左側(cè)的一座高山走去。翻過高山來到山下以后,高僧說:“年輕人,這座山剛才在我們的左側(cè),現(xiàn)在移到了我們的右側(cè),這就是我的移山之術(shù)。”年輕人迷惑不解,高僧進(jìn)一步說道:“客觀環(huán)境是不可改變的,能夠改變的只有自己。”
以上是一個寓言故事,我們可以在現(xiàn)實生活中聽到類似的故事,或許也常見到許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況。我們往往要求改變別人的情況較多,而改變自己的情況較少,這是為什么呢?請就“改變別人與改變自己”這個話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試題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體自選。④題目自擬。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襲。
請以“改變自己”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寫內(nèi)容必須在話題范圍之內(nèi)。②題目自擬,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襲。
【題意解析】
根據(jù)材料提示,我們需首先把握“改變”的內(nèi)涵和外延,領(lǐng)悟“改變”的本質(zhì)和意蘊。改變有積極和消極之分,有正面和反面之別。改變是現(xiàn)實中的一種生存狀態(tài),人生一直處于改變之中。其次要明確改變的主體是自己。從幼稚到成熟是改變自己,從懦弱到勇敢是改變自己,從平凡到偉大,從拒絕到接納,從厭惡到熱愛??都是對自己的改變。巨大的改變可以是人生觀、世界觀、情感等,微小的改變也可以是態(tài)度、動作,甚至只是一個表情。改變自己是一種成熟,一種勇氣,一種修養(yǎng),同時更是一種睿智。改變自己的結(jié)果常是豐富人生的內(nèi)涵,完成自我的超越,獲得人生的成功;反之,不愿改變或不善于改變自己常導(dǎo)致失敗的降臨或悲劇的發(fā)生,給社會、人生留下遺憾、痛苦和悔恨。
自己,這樣才能取得出人意料的勝利。
【佳作示例】
改變自己并保留個性
“我是太陽!”尼采在世界面前吶喊。
這句話讓他成為瘋子,讓他在世人的鄙夷之中痛苦地結(jié)束了孤獨的一生。
“上帝退場了,我便是神靈。”梵高在他破碎的世界里喃喃自語,金色的向日葵無法溫暖他性格中的陰暗與潮濕,在精神分裂的殘忍欺凌之下,他扣動了扳機,平靜地躺在熱烈的葵花叢中。
他們改變不了世界的愚昧,只好努力地去詮釋自己,然后以世紀(jì)早生兒的姿態(tài)被世界扼殺。
要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吧!像尼采,雖然他生前沒有被世界所接受,可他的思想?yún)s照亮了人類文化那未曾有人涉足的夜空;像梵高,雖然他不被別人所接受,可他的作品將藝術(shù)表現(xiàn)得更加淋漓盡致。
不要去奢求世界為你而改變,踏踏實實地去改變自己吧!世界不因一個人而存在,無論這個人有多么強大,哪怕是光芒萬丈,也無論這個人有多么弱小,甚至窮困潦倒。世界是公平的,他給予每個人以同樣的時間和生命,不同的是我們?nèi)绾卧谏耐恋厣喜シN、耕耘。也許有的人很幸運,他擁有一方得天獨厚的沃土,在世界的庇護(hù)下可以輕松收獲;也許有的人被世界所遺棄,只得到了一塊貧瘠的山石之地,任憑灑盡汗水用盡心力也得不到與幸運兒
一樣的快樂與光芒。于是有人開始埋怨,埋怨命運的不公,自己總是得不到與別人同等的幸福。
就像泰戈爾說的,我們把世界看錯了,反說它欺騙了我們。
我們總是看到那些被緊緊鎖上的門,拼命地想去打開它,卻不肯轉(zhuǎn)過身去看另一扇世界為我們敞開的窗。于是不停地錯過,不停地后悔,不停地流淚。
張悅?cè)徽f:“人是應(yīng)該改變的,改變那些讓自己痛苦的固執(zhí)與桀驁不馴,要試著用真誠去擁抱和接納整個世界,去愛每一個最重要的人,永遠(yuǎn)不要等到失去了,才讓眼淚掉下來。”
是的,聰明的人總是在不斷地改變自己,他們努力地去適應(yīng)社會但又不舍棄自己的棱角,就像杯中的水一樣,透明晶瑩,既能夠根據(jù)杯子的不同而適時改變自己的形狀,又能在堅持固守之中滴水穿石。
人在世界上生存,接受了塵世的渾濁與苦痛,誰能泰然自若地讓那些渣滓沉淀于水底而保持靈魂的澄清,誰便達(dá)到了生命的最高境界。可以改變自己,但不丟掉個性的棱角。這也許便是我們追求的極致。
【例文點評】
本文的成功之處在于以下幾點:①立意深遠(yuǎn),觀點鮮明。文章告訴我們,人可以改變自己,但不應(yīng)丟掉個性的棱角。一語中的,切中肯綮,有很深刻的人生指導(dǎo)意義。②選例精當(dāng),論理形象。作者以獨特的眼光,捕捉古今中外那些鮮活而富有靈性的事例,讓讀者在尼采、梵高、泰戈爾和張悅?cè)坏鹊湫腿宋锏难孕兄校ンw會思想,去明辨是非,去領(lǐng)悟真諦。同時借喻手法的運用也值得一提,如:“一方得天獨厚的沃土”“一塊貧瘠的山石之地”,使說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③語言凝練,言辭激越,犀利敏銳,耐人尋味,催人警醒。
【話題作文改變導(dǎo)寫與】相關(guān)文章:
“距離”話題的作文導(dǎo)寫12-09
話題作文摩擦導(dǎo)寫12-09
話題根的作文導(dǎo)寫與示例12-09
話題作文價值導(dǎo)寫與例文點評12-07
以改變?yōu)樵掝}的作文01-27
以改變?yōu)樵掝}的作文04-05
改變世界的話題作文12-08
時間改變了你話題作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