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片段作文
在“空間與圖形”這部分知識中,面積和面積單位的概念比較抽象,由線到面,對小學生來說,是認識上的一個飛躍。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順利解決數學知識的抽象性與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使學生能在原有認知結構基礎上較好地完成新知識的構建過程,這是一個值得我們研究的問題。前段時間,聽了一節《面積與面積單位》,老師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去體驗、思考、構建“面積單位”,教學效果很好,現擇取其中的兩個教學片段如下:
片段一:聯系生活 巧妙導入
上課前,老師先讓學生猜測自己的年齡,一個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猜對了以后,老師和該學生擊掌祝賀,擊掌的同時,老師提出了一個數學問題:
師:我們兩個誰的手掌面大?
生:當然是老師的手掌面比我的大了。
師:請你再摸一摸臉蛋,臉蛋和手掌比,哪個面比較大呢?
生:臉蛋的面比較大。
師:請你從身邊找出物體的面快速摸一摸,哪些面的面積比較大一些,哪些面的面積比較小一些?
生匯報。
師:看來,所有物體的表面都是有大小的,物體表面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面積。
評析:
老師從隨意的談話入手,創設了一個司空見慣的擊掌游戲,將學生的學習引入到本節課的重點——面積的意義。這樣一來就將原來的數學內容轉化成學生非常熟悉的身邊的事物,使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格外生動,課堂也隨之清新流暢,格外親切。
片斷二:設計精當,錯落有致
在理解了面積的意義后,認識面積單位時候,書上的認識順序是從小到大,依次認識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而在實際生活中,和學生生活聯系緊密的,學生比較容易建立的面積單位是平方分米,老師在這里把教材作了調整,先認識平方分米,教學過程如下:
師:請大家打開學具帶,拿出手工紙。(出示一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請你拿出尺子,量一量它的邊長是幾分米?
學生匯報。
師:生活中哪些物體的表面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
學生匯報:手掌面的面積、插座的開關盒面面積等等。
師:請你把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紙藏起來,看誰能憑著感覺,只用剪刀和白紙 ,自己剪一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剪好后再比劃一下大小。
學生動手才做,剪的接近1平方分米的學生興高采烈。然后老師讓學生先估計一下數學課本封面的面積,再兩人合作測量。
老師拿出一塊橡皮,問:用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測量橡皮的面積可以嗎?怎么測量?
一學生迫不及待地站起來:我能用很小的正方形測量,說完舉起面積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老師很驚訝: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你發給我的學具袋里有這么一個小的正方形,我覺得可以測量橡皮的面積。
師:本來我還想鄭重起的向大家介紹呢,干脆大家把它拿出來,有誰知道它的面積是多少嗎?
生:可能是1平方厘米。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用尺子測量了它的邊長,是1厘米,所以我想它的面積應該是1平方厘米。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片段作文】相關文章:
《面積和面積單位》教學心得體會11-30
《認識面積單位》課后練習及答案12-09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教學設計方案12-09
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和棱長學習心得作文12-04
面積最大的地方小學五年級作文04-02
五年級數學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計劃12-07
精彩作文片段12-09
美文經典片段02-03
經典美文片段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