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家校共育做好孩子的領路人作文

時間:2022-11-23 02:19:21 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家校共育做好孩子的領路人作文

  ——【家校談互動】之溝通與配合

家校共育做好孩子的領路人作文

  【媽咪在線】第二季【家校談互動】的第三篇章是由“暢游魚”老師與我們分享,本期的話題是“家校之溝通與配合”。一看到題目,作為家長的我感到內容絕對吸引,因為孩子的成長和學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我也就這個話題,站在家長的角度上,給大家說一說我的一些看法,若有不妥,還請大家指正!

  (一)“校訊通”成為家校共育的橋梁

  當我們的孩子一入學,家長首先就會申請加入“校訊通”這一信息平臺,因為它能快速幫助學校、老師與家長建立聯系,縮小家校互訪的時空,一條短信便在家、校之間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學校通過“校訊通”將孩子在校的思想、日常管理規范,以及學校和班級的信息公告等告訴家長們,讓家長配合與學校的日常管理工作保持同步;代課老師們將教學內容和需要預習的學習要求告訴家長們,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最近的學習情況,可以及時幫助孩子明確努力的方向。

  另外,校訊通博客也是學校與家庭的又一溝通渠道,她是一個專業的素質教育平臺,被教育專家們譽之為“綠色、純凈的教育空間”,我們可以通過博客進行互動、學習與交流,讓我們了解更多正確的育兒理念和方法。

  “校訊通”,是家長獲取孩子在校信息的實時手段,也是獲得家庭教育幫助的有效渠道,更是增進與老師感情交流和溝通的有效橋梁。

  (二)“家校學習”是家校共育的紐帶

  長久以來,在我們的教育中,似乎根深蒂固地存在著重學校、輕家庭的誤區,甚至許多家長認為教育孩子就是學校的事,與家庭沒有多大關系。雖然這種觀念正在逐漸被糾正,但是觀念和行動之間總是有距離。

  胖兒子小學階段,學校就定期請家長進校參與學校教育活動,以了解學校、認識學校。升入初中后,學校更是重視這一項,不僅邀請校方名師講授,更是鼓勵家長將自己對孩子所了解的情況、關心的問題和心中的想法講出來,通過交流的方式,對家庭教育的模式和過程進行相關指導,讓我們在互動中獲益,在交流中尋求適合自己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

  “家校學習”,是促進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保持一致,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最為行之有效的方式。

  (三)“家長委員會” 為家校共育提供助力

  我們總說“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它需要學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個人認為“家長委員會”就可以充當這個銜接的關鍵部分。一方面學校對家庭教育提出的目標要求和任務,需要家長們給予支持、配合和理解,通過家委會及時向家長傳遞有關信息,就更容易引起家長們的共鳴和支持;另一方面,家長方面對學校有什么建議、想法和要求,同樣也可以通過家委會進行及時的信息反饋,絕對是利大于弊。

  說來慚愧,在胖兒子的小學階段,當初僅是出于對老師的尊敬加入的“家長委員會”。從幫助老師組織遠足活動,到為老師參加市國學比賽出謀劃策,我和其他家長樂此不疲。當孩子們通過鼓勵和自己的堅持頑強地走到目的地時,我會和孩子們一起歡呼;當孩子們通過協作和努力獲得一等獎的最高榮譽時,我會和老師們一起喜極而泣……從中,在履行傳遞家長建議職責的同時,也理解了老師們的辛勤付出和不易,由此讓我更深刻地理解到了“家長委員會”的作用。

  胖兒子升入初中后,很榮幸再一次由班主任邀請成為“家長委員會”的一員,并成為班級QQ群的管理員。面對新環境、新老師,作為家長我深知家長們急于了解孩子的在校事宜,鑒于小學時總結的經驗,我努力地通過班級群為每一位家長排憂解惑,并通過反饋,讓老師和家長們都獲取了相關信息,我自己也得到了老師和家長們的信任。他們樂于告訴我家庭教育過程中的不解,他們也毫無避諱地告訴我內心的困惑和苦衷,在被他們感動的同時,我也力所能及地盡力幫助他們,和老師一起為孩子們建立一個更為寬廣的成長空間。

  因此,“家校委員會” 為家校共育提供了推波助瀾的有效助力。

  事實證明,教育不單單是學校的教育,也是家庭的教育,教育是需要學校、家庭合二為一地形成合力才會事半功倍。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樹立學習意識,努力掌握正確的育子方法;作為老師,應珍惜和重視與家長的每一次交流,以新的教育理念去指導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我堅信,只要我們攜起手來,改變以往陳舊的教育模式,提高自身素質及認識,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定能聽到花兒怒放的最美妙的聲音!

【家校共育做好孩子的領路人作文】相關文章: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征文05-13

家校共育學習心得04-06

家校共育心得體會12-19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12-17

家校共育家長心得體會11-27

關于家校協同共育心得體會11-16

家校共育共促成長心得體會06-25

家校企合作攜手共育心得(通用13篇)11-18

家校共育立德樹人心得體會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