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理性對待教育神話高中作文
近日,一枚重磅炸彈在浙江教育界掀起了軒然大波:衡水分校落戶浙江平湖!
這位應試教育的寵兒進駐浙江,無疑給改革中的浙江教育當頭一擊。不僅教育廳官員站出來說“不”,甚至連教育部也回應稱:“要扭轉單純看升學率的傾向。”可奇怪的是,衡水分校依然獲得了家長們的熱烈追捧。這昭示著當下人們對于“教育神話”的不理性對待。
家長們的狂熱追求,源于衡水堪稱“神話”的教育成績。20xx年,清北在河北共招生二百多人,而衡水學子占去了一半之多。輝煌的成績,點燃家長內心對于孩子上名校的那份熱望。因為名校文憑意味著社會競爭力,意味著孩子的光明前途
飛黃騰達。有這份熱切,自然會“我不入瘋狂,誰入瘋狂”。
人們對于“神話”的不理性追逐,究其本質,是人們對于應試教育頑疾既痛恨又無可奈何的矛盾心境。可憐天下父母心,哪位家長忍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既吃苦,又受累,還沒有“自由”?在高考的指揮棒這一升學核心不變的前提下,家長與學校也只好選擇唯分數與升學率論英雄。這時,衡水的“橫空出世”,正迎合了這種矛盾心理,順理成章地成為了“英雄”,成為了“神話”。
然而我們并不能因為“人有近憂”,而無“遠慮”。據統計,盡管每年衡水有很多人進入清北,但大多數人表現平平,難續先前的“神話”。他們沉寂了,平庸了。這恐怕是家長們沒有想到的,他們看到的是衡水眼前的驕人成績,卻沒有注意到相關學子的“后續報道”。如果冷靜一點,理性一點,很難想象還會有這么多家長瘋狂地追逐“神話”。
“神話”背后根植的土壤,是中國目前丞待轉型的經濟社會與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價值黑洞”。一方面,對于高質量人才的渴求,逐漸造成了部分企業先看學歷再看人的篩選方式;另一方面,中國目前的產業環境尚且還容不下太多有創意的“最強大腦”。人才選擇與需求的扁平化,使得人才選擇的第一道門檻——高考——顯得尤為重要。“一考定終生”的偏顏難免深入家長心。這也就“神話”的崛起提供了最根本的土壤,也為其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養料。如果任由其發展壯大,我們失去的,將不只是學生進入大學后的競爭力,還有未來國民經濟的競爭力、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
只有不斷的提升國民經濟的科技含量、拓寬人才選擇制度,改善社會文化氛圍,提倡創造性、批判性思維,用更成熟、更理性的方式推動變革,人們才會對于“教育神話”有更為清醒的認識。
須知,“神話”,他不屬于人間。
2月9日午時,桌前的我望著窗邊搖曳的樹,陽光鋪天蓋地地晃眼,對面樓的粉墻和窗框熠熠生輝。
我記得某日午時,坐在車里聽廣播的我,猝不及防地遇見了那一句話:“我曾經問遍整個世界,但卻沒得到回答。”
后來一字一句認真抄在了書簽上收起來,沒再忘過。
我們都是迷茫而又拼命向前的孩子,我們從未收到過能讓自己滿意的答案,前幾天開年級大會,處長說“空心病”時,許多人最深處的恐懼和空洞就慢慢浮了出來。
空心病,癥狀為覺得人生毫無意義,對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存在感缺失,身心被掏空。
那么這一切又究竟是為了什么。
那么多讓我們仰視的人們,那些曾驕傲又堅定地走進名校學府的學子們,那些作為我們榜樣的孩子們,那些天之驕子,那些令人向往的名字,北大、清華、復旦。那些懸在空中高高在上的鷹群們,毫無防備的墜落,摔在泥潭里,支離破碎,血肉模糊。
因為找不到答案。
三成北大新生因為空心病而厭學,更有四成學生認為活著沒有意義,只是按照別人的邏輯活下去而已,最不敢相信的是,那樣的少年們竟會已經放棄了自己。
我們感慨是因為我們只看到了他們的光芒,因為采訪的報道永遠積極向上,內容總是學習方法。是因為人們不需要知道是否迷茫又無助,更不需知道他們最深的痛苦。
而現在,那些好孩子們自殺或者殺人,光芒不再了,所以應該看看他們的真實的想法了,多么好的時機。
“我學習好工作好,只是一種基本要求,只能說如果我學習工作不好我活不下去,但是不會因為它們好了就覺得開心。”
“過沒有尊嚴的一生,選擇最能羞辱自己的死法,這一輩子我都在祈求和道歉,為了不夠讓人滿意,為了表達對愛的人的憤怒,為了自殺。”
可怕嗎,這些“精致的利己主義者”們。
為什么學習要拼命,為什么微笑要友好,為什么艱難地開始做一件事后又要艱難地離開。
我問過我一個學習很好的閨蜜,她在全市都數一數二,我問她為什么要那么拼命那么努力,她說沒想過;我問她將來想做什么,她說沒想過;我問她做這一切又是為什么,答案依舊是沒想過。
“只是有一股力量在使我驅向前吧。”
這是我們的問題還是已經縈繞在人類身上千百萬年的痛苦啊。
我記得莫泊桑的《月光》,書中的老教士確認一切事物存在都是有意義的,他堅信所有問題的答案都會被他找出因為他懂得天主的意愿。
所以當他發現找不到夜晚月光存在的意義時,他慌張到了極點,隨后在他看見一對月光下互相依偎的戀人時,他發現那是一塊自己永遠不會懂并無法闖入的禁地。
他畢竟也是個普通人,也許所有真實而可觸摸的事物他都能看得徹底又清楚,也許在他的前半生他都自以為生活得清醒又明白,也許他在此之前從未被什么困擾過,他所有探求的問題總能被很快尋求出答案。
但他遇見了這月亮、月光,那原本在他心中無用的夜晚,為何比白晝更有趣,比黎明和黃昏更柔和。這個態度從容使人感到誘惑且富有詩意的星球使他茫然了,這個不同于其他一切實物的虛渺的柔光使他不敢再自以為了解過什么。
他終是有追問不到答案的問題,終是要被困惑,就如其他所有人一樣,不斷被推向前。
有時踟躕在少有人煙的小徑,一遍一遍地追問,踩著楓葉聽他們裂開時脆脆的聲響,看一個一個小生命匆匆行過,它們不用思考,那么它們是不是活的就輕松些呢,不會迷茫的話,是不是就擁有了全部生活下去的力量。
再然后,我慢慢不再那么喜歡追問一切,不再像個孩子一樣拿渴求的眼神望向每個想把所有問清楚。因為慢慢地發現,有些答案你永遠都找不到,而有些答案會在對的時間自然地來到你身邊。
【理性對待教育神話高中作文】相關文章:
理性對待作文12-09
理性分手理性對待愛情經典美文12-09
關于理性、理智對待事物的名人經典語句10-11
真誠對待高中作文12-04
讓理性主持宣判_高中作文12-06
高中的哲理性優美句子精選11-30
高中哲理性的勵志名言警句12-09
關于理性的作文01-10
感性與理性作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