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識清華作文
出了北海公園,我們就驅車去清華大學參觀。從北海到清華有很長的一段路途,雖然今天是叔叔用奧迪車專車載著我們,車速很快,我還是覺得太慢了。清華大學可是我夢想中將來要求學的學府,她就像一塊磁鐵深深吸引著我,讓我欲罷不能。如今要一睹這所舉世聞名的學府的風采,我覺得自己的心跳都加速了。
漸漸的,我們的車進入一條林蔭小路,憑感覺,我知道清華大學到了。司機叔叔把我們直接載到一座古老的校門口,說這是最早的清華園了。下車一看,這個校門和北京到處可見的中國傳統建筑風格不同,它是一座西洋式的大門,上面寫著“清華園”三個大字,很別致。據說這是最早的校門,現在人們都稱為“二校門”,是清華園的第一個標志性建筑。我們在校門口拍了好多張照片留念。
爸爸在門口請了一位導游,在導游的帶領下,我們進入了清華園。聽導游介紹,清華園的前身叫“留美培訓學校”,建于1911年4月29日,是美國人把“庚子賠款”相當于現在的2億美元的賠款退還中國時辦的學校,沒想到正是這筆屈辱的賠款,造就了后來的清華。再往前行,是一片綠茵茵的操場,操場前獨立著一尊日晷,日晷寫著“行勝于言”四個字,這就是清華大學的校風。沿著操場往右走,不遠處有一塊石頭,刻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八個大字,這是清華大學的校訓。校訓旁,我還看見一本石頭雕的巨大的書,書面浮出一個頭,旁邊的石碑寫著“悟”字,是清華學子在母校九十周年慶時送給母校的紀念物。我想,應該是清華學子以此表達讀書會悟理的意思吧。操場的正面是一座歐式建筑風格的禮堂,這座大禮堂建于1917年9月,建筑面積約1840平方米,座位1200個。它的外觀造型雄偉凝重,頂部為銅質半球形,正門的門臉由白色大理石石材制成,四根巨大的石柱高高聳立,柱間有銅門,還有浮雕花飾。經過多年的風雨洗禮,修繕與維護,這個羅馬式古建筑仍舊保持著自己固有的莊嚴與雄偉,也仍被清華師生視為自己堅定、樸實、不屈不撓性格的一種象征。
拐進一條小路,我們看到了聞一多先生的雕像,一看到聞一多的塑像,我就想起著名的《七子之歌》,想起了媽媽給我講過的《最后一次演講》,不禁為這位愛國主義詩人的愛國激情而激動,他真的是清華大學的驕傲。接著我們看到了一座亭子,它的名字叫做“自清亭”,是以著名的文學家朱自清先生的名字來命名的。亭子旁是一汪池水,池的對岸有一尊朱自清先生雕像,我以為已經來到當年朱自清先生寫的荷塘了,不由一陣激動。導游說這不是朱自清寫的荷塘,而是“水木清華”前的荷花池,我才注意到身旁的一座屋子的門上寫著“水木清華”四個大字,據說這是乾隆的御筆。門上還有一副對聯,寫著“檻外山光歷春夏秋冬 萬千變幻都非凡境”。
再往前走,一池荷花撲入眼簾,這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了。70多年前的夏夜,朱自清懷著那顆不安的心漫步到這片清幽之地,月光下,荷塘凸現出神奇的景象。如今池塘中的荷花開得十分燦爛,在午后的陽光輝映下更是鮮亮奪目,一點也找不到《荷塘月色》的景致了。但多虧了這片荷塘,它激發了朱自清的創作靈感,給我們留下了名篇佳作《荷塘月色》,也因為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如今這荷塘成了清華園里的風水寶地,多有意思啊!
繞過荷塘,我看見一座院子,院子門楣上寫著“清華園”三個字,據說是咸豐皇帝御筆親題。走進去看,院子很大,據說是當年的皇家園林。剛才看見的“水木清華”的門就是這個園子的后門。導游說,這個園子如今是校長辦公的地方。
出了老校區,我們又乘車游清華。經過將近一個世紀的清華人的努力,如今的校園太大了,我們的車在校園繞了將近一個小時,還無法把清華大學游個遍。清華園啊清華園,不是公園卻盛似公園。到處古樹參天,隨地花草掩映;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學校的概念在我頭腦里就是樓、房、旗桿和操場,可清華園卻是水、木、游人和車輛,真令我羨慕萬分。
出了清華園,我心里默默地想:清華大學有這么優越的學習環境,濃厚的學習氛圍,我現在一定要發奮讀書,刻苦努力,爭取長大以后能跨進清華校門,成為這所高等學府的一員。
【初識清華作文】相關文章:
初識馬爾代夫作文12-01
游清華作文02-03
難忘的清華園作文03-09
清華大神的考研經驗12-09
清華學子勵志文章11-25
在清華的感悟美文欣賞12-07
清華學子勵志演講12-09
清華學長的高考經驗分享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