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如何寫出空靈的好作文
正所謂言為心聲,文章的靈魂就是感情,每一篇文章都應該是作者內心情感的真實流露,無感情的、空洞的文章是沒有生命力的。然而對于小學生而言,要寫出有感情的文章何嘗不是一件難事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如何寫出空靈的好作文,歡迎閱讀。
1引導學生多閱讀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為什么作文教學中會有“范文”這種教學方式呢?有時候,學生不知道如何下手,或者學生局限于一個思維定勢中無法擺脫,那么給學生一些優秀的范文,會對他們有一定的啟示作用,讓學生豁然開朗。因此,要想讓學生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我們就拿一些打動人心靈的文章讓學生閱讀,在閱讀中感悟,產生共鳴,有一種呼之欲出的情感在內心中激蕩,便會產生不吐不快的欲望,這樣他們會有一個動力,促使他們去表達,去抒發內心情感。這些文章可以是一些富有感情的名篇名作,也可以是同齡小學生的文章,還可以是班級內寫得比較好的文章,抑或是教師的下水作文,總之,只要富有真情實感,可以引發學生共鳴,就可以拿來讓學生閱讀、體驗。
2引導學生熱愛生活、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生活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寶庫,語文源自于生活,作文更是生活中點滴積累的事件、情感、認知的集體表達。學生欠缺的往往就是生活的經歷、經驗,和對生活的感悟與體驗。所以,我們應該引導學生敞開心扉熱愛生活,細致入微地觀察生活,盡情地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從生活中的人和事出發,豐富寫作的素材。比如,涉及到寫一次活動的文章,筆者會讓學生觀察這次活動有多少人參加,每個人充當什么樣的角色,在活動中誰有什么樣的表現,取得了什么樣的成績;涉及到寫家鄉的文章,筆者會讓學生觀察家鄉的風土人情,觀察家鄉的標志性建筑,體驗家鄉的風景美,感悟家鄉的親情,在寫作時把自己對家鄉的感想如實地抒發出來……只有細心地觀察、體驗,才能對生活中的事物有更深刻地認知和體會,才能寫出富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3引導學生從小事入手,杜絕“假大空”
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在寫作時他們會覺得沒什么素材,所以,新聞上看來的、作文書上學來的各種事件就成了學生編造、虛構的對象,他們把這些事件虛構成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由于不是親生經歷的,沒有真實的體驗,所以學生寫起來十分虛假,千篇一律,毫無真情實感。其實,小事未必不值得寫。很多情感和真理都是通過小事表現出來的,只要抓好了一件件的小事,從小事入手,以小見大,也可以寫出優秀的文章。比如,父愛、母愛是小學生都經歷過的作文題材,而要想把自己的父母對自己深厚的愛表現出來,又入情入理,感人肺腑,卻很難。有一位學生卻通過一件小事真實地寫出了父母對自己的愛。他寫道,自己的父親是一位農民工,在一次家長會上,他的父親穿了一件很不合身的泛黃的西服,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他回家以后很生氣地問父親為什么穿這樣一件衣服。父親慚愧地說,他想在家長會上穿得體面一些,正式一些,母親接著說了一句,“你爸只有這一件西服,是像樣的衣服。”這篇文章僅僅通過父親的一次家長會上的著裝這件小事,便體現出了兩個信息:父親舍不得給自己買衣服;父親怕給兒子丟臉。父親樸素的愛被小作者描寫得入木三分,感人肺腑。
【拓展延伸】
如何寫出好文章
一、字數三四五
這個技巧說白了就是學習寫短句。學了一段時間寫作的孩子容易在作文中寫長句,而長句寫不好就變成病句。事實上很多作家也是以寫短句見長的,像沈從文、汪曾祺。家長要提醒孩子注意控制每句話的字數,建議把十幾個字幾十個字的長句改成只有三四五個字的短句,孩子們會發現這樣的作文有語感會舒服很多。
如某學生的原文:“高高的綠綠的草散發著誘人的清香。一根一根都看得那么清楚,很挺拔的樣子。”經指導后改成:“草綠了,高了,散發著清香。一根一根,看得清清楚楚,很挺拔的樣子。”是不是很有節奏感?
二、一秒鐘的事寫三百字
還是針對作文寫不長的一種技巧訓練:用三百字來描寫1秒鐘內發生的事。如關于破校運會跳高紀錄瞬間的描寫原本只有幾十字:只見某某縱身一跳,一下子飛過橫桿,新的校運會紀錄誕生了!
怎么變成三百字?可以有條理地加上動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聯想:往屆校運會有人挑戰失敗,平時如何一次次練習等等;還可以加上細節來充實,起跳前如何與同學們進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學如何向他祝賀……家長可以找一些1秒鐘的素材讓孩子進行寫作練習,學會了這個技巧還怕考試寫不出四五百字嗎?
三、寫想不出現“想”
遇到描寫心理活動時,這樣的句子已經被孩子們寫濫:“我腦子里跳出兩個小人,一個小人……另一個小人……”不用這個句子又該怎么寫?最常用的就是“我心想”。如某學生寫: “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我心想:天哪!這該怎么辦呢?”
按照蔣老師“寫想不用想”的技巧,去掉:“我心想”三個字如何?“數學老師出了一道難題要帶回家寫的。天哪!這該怎么辦呢?”是不是更簡潔精練?別忘了提醒孩子要給心理描寫加上適當感嘆詞。
四、要動連著動
文章要一波三折才好看,但現在的孩子生活都很平淡,你不能強求他們寫出一波三折的內容,那就讓他們學會一波三折地使用動詞,就這是要動連著動——學會連續使用動詞。某學生寫一場乒乓球球賽:“他發了一個旋轉球,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句話把文章就給寫完了)
學會動詞技巧后將修改成:“只見他高高地將球拋起,眼睛死死盯著,球接觸球板的一瞬間,他手腕輕輕一抖,腳一跺,球高速旋轉著,向這邊飛來,讓人看得眼花繚亂。”一個動詞轉瞬變成六七個,文字即刻靈動豐富起來。
五、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對于文章寫不長的孩子,可以訓練的另一個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看過無數學生習作,蔣老師發現出現頻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請家長提醒孩子,遇到要寫這幾個字時不要輕易下筆,停下來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現這個字眼?
比如寫熱,別出現“很熱”兩個字,學會用其他的描寫來體現熱:驕陽似火,沒有一絲風,樹葉低垂毫無生氣……文章自然就能寫長。
六、環境里面有“真”“情”
到了五六年級孩子都要學習環境描寫。如有的孩子會寫:“早上天氣還挺好的,放學回家時,卻嘩嘩下起雨來。雨珠在下,淚珠在滴,老天也好像在為我哭泣。”
孩子能用環境襯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揚。但是很多孩子只要一寫環境,肯定就是小花微笑,小草點頭、小鳥歌唱、小雨哭泣,成了套路,難道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鳥、小花嗎?為什么不能寫身邊更真實的東西呢?云、霧、桌子,哪怕是電線桿都可以寫,這個技巧是提醒孩子不僅要讓人活在環境里,還要讓人活在真實的環境里。
七、不用成語
作文為什么寫不長?都是成語惹的禍!蔣老師此言一出震驚四座。不是說多用成語才顯得有文采嗎?其實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語”寫作技巧中,蔣老師指出:當作文中只會按照套路使用成語時,文章細節就沒了,還不如讓孩子老老實實把自己看到的感受都寫出來。什么天高云淡、風和日麗、桃紅柳綠、炯炯有神、心曠神怡……這些被用濫的成語還是少出現為妙。
比如,寫春天別用“風和日麗”,而是這樣寫:“風兒拂過林梢,原本平靜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漣漪,湖邊的柳樹輕搖著身姿,我也忍不住張開雙臂,任風撫過我的每一寸肌膚,暖暖的,癢癢的。”想辦法用具體的句子替換掉別人用濫的成語,解決孩子作文寫不長寫不細的難題。
八、寫說不單寫“說”
讓孩子比較以下三句話。
張三說:“……”;
張三無可奈何地說:“……”;
張三攤了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
顯然,讓人物說話有多種方式,寫語言可以不用出現“說”而是在語言前面加上動作和神態,通過一定的訓練掌握這樣的技巧讓孩子的寫作水平切實得到提升,讓他們學會細節描寫,不會僅干巴巴的地寫“某某說”。
九、一段話里至少出現6個標點
很多孩子不會用標點,習作中常只有逗號句號逗號句號,甚至逗號都沒有,把老師讀到斷氣為止。針對這個現象,可以讓孩子進行“一段話至少出現6種標點”的技巧訓練。比如,。?!……:“”
這些標點你的作文中都有嗎?沒有的話請嘗試用起來。經過幾次訓練后,你會發現孩子的驚人變化:意味深長的句子會寫了、人物語言會加進去了,心理活動結合進去了,還會用反問句了,這些句子加進去后,文章當然生動起來。一位作家就曾用這種方法對自己作文寫不好的孩子進行訓練,收效明顯,進步很快。
十、寫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寫外貌?孩子的作文里總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名子:“XX可漂亮了,她有一頭卷卷的黃頭發,有一雙烏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個高高的鼻子,還有一張櫻桃小嘴。”
如果你試著讓他們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聯一遍,會發現作文順了很多。寫上段文字的同學經蔣老師指導后修改如下:“XX可漂亮啦。一頭卷卷的黃頭發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烏黑烏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櫻桃小嘴配合起來,有點混血的味道,同學們可喜歡她啦。”是不是讀起來舒服多了?
【如何寫出空靈的好作文】相關文章:
如何寫出好作文?05-11
教你如何寫出好作文05-11
如何才能寫出好作文05-11
如何寫出一篇好作文05-11
空靈05-11
如何寫出高分英語作文05-08
如何寫出“抓人”的求職信05-09
如何寫出富有新意的作文方法指導05-03
如何指導小學生寫出真情作文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