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遙遠的距離作文參考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明明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碧└隊栠@樣寫道。其實不獨愛情如此,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便是心靈間的距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最遙遠的距離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遙遠的距離作文一:
什么是最遙遠的距離?天文學家說,無邊的宇宙,是最遙遠的距離;社會學家說,生離與死別,是最遙遠的距離;心理學家說,對面不相識,是最遙遠的距離。
宇宙是浩瀚無邊的,但是只要肯去探索,宇宙的距離就不會遙遠。古人說天圓地自方,那只是窺得地球的一隅;哥白尼的日心說告訴人們地球是圓的,宇宙才揭開了神秘的面紗;然后是太陽系、銀河系……雖然宇宙還在不斷擴大、無邊無際,但是人們探索的.腳步從未停止。我們就在宇宙當中,宇宙并不遙遠。
離別是撕心裂肺的,但是只要學會牽掛,離別的距離就不會遙遠。就像余光中的那首《鄉愁》,不管是郵票還是船票,不管是墳墓還是海峽,離別的距離,就是這頭到那頭的距離。牽掛的人就在心底,不論千山萬水。離別阻隔不了我們的牽掛,離別并不遙遠。
孤獨是無處訴說的,但是只要懂得豁達,孤獨的距離就不會遙遠!白蛞刮黠L雕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标淌馐枪陋毜模墒撬⒉煌A粼凇靶氖抡l人知”的怨艾中,而是吟詠出“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千古名篇。不是眼前的人不懂你的心思,把心思說出來,總會有人傾聽。孤獨,其實并不遙遠。
那么什么才是最遙遠的距離呢?其實距離只不過是一個客觀的存在,沒有遠近的區別,遙遠的只是人心。
浩渺的宇宙,深邃的空間,讓人望而卻步,所以宇宙是遙遠的。然而,每個人都曾有過遨游太空的夢想,于是,阿波羅11號載著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邁出了第一步,從此,我們的腳步從未停歇。心有多大,宇宙就有多大。所以,宇宙從來不曾遙遠。
痛苦的離別,長久的思念,讓人難以釋懷,所以離別是遙遠的。然而,即使是少小離家老大回,也仍然帶著那不改的鄉音,這樣的生離又怎么會遙遠;不必上窮碧落下黃泉,只需舉杯邀影共此月,雖是死別,遑論遙遠。相聚之后才會有離別,離別之后才會有重逢。所以,離別從來不曾遙遠。
對面不相識,心事無人知,讓人無所適從,所以孤獨是遙遠的。然而,“有什么比和自己的思想進行交流,與上帝溝通更有意思呢?”魯賓遜就是這樣在孤島生活了十年,心有所依,所以他并不孤獨。用心去交流,你就會發現遠方關心你的眼睛。打開心扉,不愁別人不懂你的心思。所以,孤獨從來不曾遙遠。
什么是最遙遠的距離?沒有什么最遙遠的距離。山不過來,我就過去,路是用腳走出來的,邁開大步向前走去,距離就近在咫尺。
最遙遠的距離作文二:
看到這個題目,我就想到了劉義慶的《世說新語·夙慧篇》中的一則故事:
當初晉元帝突發奇想,想要考一考身為太子的晉明帝司馬紹。于是,他把司馬紹叫到榻前,問他:“長安、太陽哪個更遠?”他想了想,答道:“太陽。我聽說過有人從長安來,卻沒聽說有人從太陽來!睍x元帝大為詫異:“這個孩子的回答真是出人意料地與眾不同。”后來,晉元帝在朝廷上和大臣們提到了此事,又問司馬紹:“太陽、長安哪個更遠?”司馬紹不加思索地說:“長安。我抬頭就可以看見太陽,環顧四周卻看不見長安!
作為一個有科學常識的人當然知道:太陽離他的距離要遠遠大于長安理他的距離。所以他在第一次回答時答了“太陽”。但他的第二次回答的答語更富哲理——長安看似比太陽離他更近,實際上在他的心里,長安是重要城市,地位比太陽要重得多,可望而不可即,因此他才會說太陽近而長安遠。
其實,沒有所謂的“最遙遠的距離”。最遙遠的距離是物與心的隔閡(當然也包括心與心的隔閡)。
《莊子·齊物論》中有這么個故事:有一次莊子睡覺,忽然做了個怪夢。在夢中,莊子變成了一只漂亮的蝴蝶。它一忽兒飛東,一忽兒飛西,在草叢花枝間翩翩起舞。要說快樂呀,那真是快樂極了!莊子所變成的這只蝴蝶,只是一個勁兒地飛來飛去,完全忘了自己是莊子。它玩得正起勁,忽然醒了。莊子一看自己還躺在床上,這才明白原來那只蝴蝶不是自己,自己是人,是莊子?墒乔f子忽而又感覺到這未必對:自己或許本來就是一只蝴蝶!是做夢,夢中才變成莊子的!接而又想,這恐怕是錯了:自己明明是莊子,剛剛肯定是在做夢!就這樣,莊子一會兒這樣想,一會兒那樣想,想來想去,總是搞不清自己究竟是莊子還蝴蝶。就像莊周夢蝶一樣,人與蝴蝶本是毫無瓜葛的兩樣事物,它們看上去相差甚遠。但在莊周心里,物我之間,已經到了相互依存的地步了。正如道家所言:“萬物即我,我即萬物”。這樣,遙不可及的兩件事物通過心與心的交通,最終劃上等號了。而就連莊周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莊周還是蝴蝶了。其實在這時,莊周與蝴蝶之間毫無差別,他們之間的距離不存在了。
有人說:“還在不斷擴大,無從探測邊界的宇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就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更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的心思。”我要說:“都不是!”倘若你心系宇宙,無垠的宇宙就在你心里;倘若你心系逝者,你就可能幻想他/她就在你身邊,哪還有什么距離可言呢?抑或你能夠理解一個人,即使他/她不理解你,早晚有一天,他/她也會明白的,又怎能成為最遙遠的距離?我覺得: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心與心的隔閡。
心與心的隔閡,并不是指某一方不理解另一方,而是指彼此之間的不理解。比方說:你的心里想著一個人,你能夠理解他/她的心,但他/她卻不能理解你的心,這不是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我不能理解你,你也不能理解我,兩個人沒有絲毫的共同語言(或者說兩個人剛認識,對對方什么都不知道),這樣的兩個人就算面對面的站著,心中也充滿著冷漠。假如這兩個人在聊天中不知不覺地產生了一個共同的話題(或者說心靈逐漸相通),距離也就逐漸縮短。最后,距離有可能就消失了。其實,自然本身并沒有所謂的“最遙遠的距離”,距離就在你的心中。
當年,蔡邕哭董卓得罪了司徒王允,被捕入獄。蔡邕知道這次幸存的可能性很小了。他捧出了寶貴的焦尾琴,彈了起來。蔡文姬從琴聲中聽到了父親有死難當頭,傷慟五內,五臟欲裂。蔡邕事先并未告知文姬其死難,但憑借著父女之間特有的心靈感應,她還是聽出來了。她們之間沒有距離,心靈相通,所以沒有什么秘密瞞得住。
總之,距離是具有可變性的。沒有最遙遠的距離,只有心與心的隔閡。最遙遠的距離就是物與心的距離。只要心靈相通,距離自然也就消失了。
最遙遠的距離作文三:
最遙遠的距離,是活在同一個屋檐下,卻隔著一堵厚厚的心墻!}記
什么是最遙遠的距離?航海者說:“最遙遠的距離是在海洋里看不見海岸,找不到歸途的方向!迸实钦哒f:“最遙遠的距離是山頂到山腳的距離,因為這一路的攀登是艱辛困苦的!,面對親人的別離,有人會說:“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生與死的永別。”但是,我認為,最遙遠的距離是心靈間的距離,是人心隔著一堵厚厚的墻。
古今往來,有多少像這樣的例子。你看,著名作家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一個活生生的科舉制度下的知識分子,就是在那樣的社會環境和人文環境下,像孔乙己這樣的讀書人也不免成為窮困潦倒的下等人。生活在孔乙己周圍的那些人,缺乏同情心,漠視他人,不同情可憐之人。當孔乙己偷盜別人財物而被追打時,周圍群眾只是冷冷地站著笑,不時又指手畫腳地對孔乙己冷嘲熱諷。這種麻木不仁、冷漠無情、入木三分的人際形態便劃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想,如果當時的人能多一點同情心,多一點憐憫之心,多幾句關懷安慰的言語去關心孔乙己,那么,也不至于他后來無故的離開人世?滓壹汉椭車罕姷木嚯x便是最遙遠的距離,是一道劃開人與人之間互愛互助的距離。
2008年的那場汶川大地震的災難中,便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茧y見真情,當巨大的石塊壓在受難者的身上,我們國人的.心如刀絞,解放軍展示也義不容辭的站在抗震救災的第一線上,幫助無數受難群眾脫離苦海。此刻,人們血溶于水,用團結友愛的力量鑄就鋼鐵般的長城,距離近了,陌生的面孔不再陌生,不同的言語不再是障礙,只因你我心連心。
說到這里,我便想高聲的贊揚那駐扎在災情第一線的解放軍和志愿者,是他們挽救了一條條可愛的生命,是他們眾志成城的勇氣緩解了災情。然而,該批評的是那群封建科舉制度下的人們,是他們腐朽的心靈拉開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最遙遠的距離,莫過于孔乙己和他周圍的人們。最親近的距離,莫過于災難下人們團結一心的精神。
最遙遠的距離,是一條劃不開的隔膜,是一道隱形的線條,是一根連接愛心、同情心和友愛之心的繩索。讓我們打破這遙遠的距離,用雙手送給他人溫暖,用行動去拉近彼此間的距離,讓人與人之間形成一種和諧友善的情感!
【最遙遠的距離作文參考】相關文章:
作文精選最遙遠的距離04-04
最遙遠的距離精選作文04-17
最遙遠的距離作文06-05
以最遙遠的距離的作文05-11
談最遙遠的距離作文10-27
(熱)最遙遠的距離作文10-28
最遙遠的距離作文范例05-11
世界最遙遠的距離作文05-11
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作文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