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作文指導方法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生作文指導方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生作文指導方法1
一、作文指導的主線之一積累
茍子在《勸學》中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葉圣陶先生也說過:寫東西靠平時的積累,不但著作家、文學家是這樣,練習作文的小學生也是這樣,小學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他今天以前的知識、語言、思想等方面的積累。積累是人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和習慣。從小學生作文來看,沒有一定的積累是不行的。沒有生活積累就沒寫作的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作文將無話可說,無事可敘。沒有語言積累,學生作文將是茶壺里面裝餃子有貨倒不出來,內心不能表達,內心有情有感不能抒發。所以我們在學生作文指導中要樹立大語文觀,帶領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觀察和體驗生活,注重學的生活積累。要求學生廣泛閱讀課外書籍,多讀書、讀好書獲取間接經驗,積累語言。
1.指導學生觀察積累生活。葉圣陶先生說過: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豐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地流個不歇。這段話充分說明了社會生活是學生作文的源泉,只有留心觀察社會生活,才能獲取寫作的素材。在學生課外觀察指導中,我注意引導學生觀察自然注意日月星辰的變化,留心山川河流的形態,觀察風霜雨雪的景象,了解鳥獸蟲魚的習性,注意花草樹木的生長引導學生觀察社會生活了解家鄉日新月異的變化,參觀工廠,訪問農家;觀察學校生活注意學校開展的活動,大到開學典禮、運動會,小到主題班會、同學的課堂發言;觀察家庭生活留心家里今天來了什么客人,爸爸又賣了什么新電器,媽媽又添了什么新衣服,家里人的言談舉止學生觀察前,要提出觀察要求,學生觀察時要進行相應指導,學生觀察后要寫觀察日記。要培養學生在觀察事物的同時分析事物的好習慣,觀察是一種復雜的多側面活動,不能單用眼睛,要耳、口、手、腦并用,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觀察日記是把每天觀察到事、人、景、物選取自己認為重要的、有價值的東西記錄下來。不拘長短,不拘內容形式。事要重點記下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人要重點記下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景要重點記下景物形狀、顏色、大小、動、靜特點;物要重點記下物件的外形和結構,用途與功能每則觀察日記都要寫下觀察的時間、地點,盡可能的記下自己的感受。象我的學生寫的《我找到了秋天》、《我家門前的梧桐樹》、《荷塘春雨》、《茼蒿花》、《游韶山記》、《我愛家鄉的金銀花》、《媽媽的新毛衣》《我們的網絡教室》《從小作坊到集團公司》等公開發表或獲獎的習作都是學生認真觀察之后寫出來的,可以說,沒有觀察就沒有作文。
2指導閱讀積累語言。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積句而成章。積章而成篇。這告訴我們寫好文章必須有豐富的語言積累,只有語言積累豐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筆下生花。所以新頒《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第三學段閱讀要求中規定: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我要求學生課本上的優美詩文必須熟讀成誦。向學生推薦課外書報目錄,激勵學生大量閱讀各種題材、各種體裁的課外作品,讓學生充分感受祖國優美語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悅的'心境中學習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對學生的閱讀范圍進行指導,告訴大家不能一味只讀《作文指導》《優秀作文選》之類的書,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和名家名著。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要瀏覽、精讀相接合。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摘錄好詞好旬好段學寫讀后感。
3指導單項訓練積累技巧。小學生作文要求內容具體,情感真實。滿足自我表達的需要。但是小學生作文還有一個生要的作用就是與人交流,這就要求作者有讀者意識。語言必須流暢,言之有序,有感染力。因此我們必須在各種單項作文訓練中指導學生積累語言的表達技巧。所謂積累技巧就是通過與閱讀教學相結合的各種作文單項訓練,讓學生掌握一些表達思想的方法,它包括語言表達的技巧,篇章結構的技巧,選材立意的技巧。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學習的內容,進行片斷訓練,如進行總分式、并列式的語序結構訓練;進行仿寫擬人句、排比句、比喻句的語言感染力訓練;借鑒課文的表達方式進行人物的動作、語言、外貌、神態的描寫訓練;還可以對課文進行擴寫、縮寫、續寫、改寫。可以練習各種形式的開頭結尾,可以結合相關課文練習寫景、狀物的寫作順序,可以聯系課文的題目分析作者的選材,立意的目的。在進行片斷訓練的同時還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進行多向思維、逆向思維等思維技巧的訓練,鼓勵學生寫童話式、暢想式、科幻式作文,提高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識水平。
二、作文指導的主線之二激勵
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寫文章是一件苦差事,學生的每一篇作文都是他們心血的結晶,是他們努力的結果。寫作文艱苦,作文是靠苦練出來的,不是讀作文書或者老師指導出來的。要把積累的知識、信息變成自己的表達能力就必須多寫,因此,它沒有任何的秘訣。小學中高年級作文指導中我要求學生除每周寫觀察日記或讀書筆記外,還要寫一篇課外小作文,但是學習寫作有一個過程,不可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當學生進行一段時問的艱苦練習之后,如果看不到什么成績,得不到老師的肯定與鼓勵,就會逐漸喪失信心,變得把每周的小作文練習當成一種沉重的包袱。為了保護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我采取多種形式激勵他們,讓學生感受成功。
1正面評價。培養興趣。新頒《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中高年級的作文要求是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特別是有新鮮感的詞語。小學畢業生的要求是:能寫簡單的記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情感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40分鐘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習作。這就是小學生作文要達到的國家標準。我們不能人為的拔高小學作文的要求,為學生作文取得成功人為設置障礙,在平時的作文中,只要學生習作達到了學段的要求,我就給高分,甚至給滿分。盡量捕捉學生習作中的閃光點,給予充分肯定的評價。促使學生朝著成功的方向發展,還從學生的認知水平、語言表達能力和班級基礎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作文教學目標,在給學生評分時對學生作文水平進行具體分析,評價標準因人而異,對每個學生進行前后對比,進步了我給予表揚、鼓勵,讓每個人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因為今天的教育是為了明天的社會,而明天的社會是一個以知識創新為主導的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必須通過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使每個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能夠善于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方法,掌握其中蘊含的規律,并且具備相應的能力,為將來成為創新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質基礎,而作文是學生將自己所發現和認識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方法通過語言文字的表達,外化到書面的一種綜合體現,具有獨創性。這就要求教師對不同的個體,或同一個體在不同發展階段所表現的不同個性有充分的認識,對學生作文的評價不搞一刀切,讓每個個體的寫作能力都得到充分發展。對于一部分處于饑餓狀態,學有余力的同學要適當提高要求。對少數力不從心、作文能力較差的同學要降低難度,積極評價,多鼓勵,少批評。
2尊重學生的勞動。把作文批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必須把批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改變單一的教師批改模式,變為教師與學生面評面改,選取某個學生一篇有代表性的習作,師生當面互相討論、修改,在修改中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勞動,為他們的一點一滴的進步喝采,對于文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和學生互相討論、耐心啟發讓學生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蛘邔W生自評自改,同學互評,全班評講;蛘吲e行佳作賞評會,每個學生自選一個時期以來最優秀的代表作文,朗讀給全班同學聽,由大家來做賞析評價?傊谡麄評講過程中,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堅持體現激勵原則。
3.種好實驗田,滿足學生表達的欲望。當前我國現行小學語文教材中的作文訓練項目陳舊,作文要求偏高,成人化傾向嚴重。教材作文定題材,定范圍,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表達,從而導至教學中不顧小學生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的局限性,要求偏高、偏難,過分追求思想性、藝術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作文指導中語文教師種一些試驗田,在這里教師可以引進一些作文新思維介紹一些新的人文評價標準。我組織學生在班上成立了許多手抄報編輯部,辦有《小作家》《我的家園》《科技之光》《語文知識》《閱讀之友》《數學報》等手抄小報,這些手抄小報均由學生組稿編輯。修改抄寫。學生寫得好的文章可以推薦在這些報紙上登載。一個學期內登載若干篇文章可獲得小作家稱號?梢酝扑]參加學校的小星星文學社。
4.榜樣激勵,讓學生追求成功。首先把學生的優秀作文送到學校紅領巾廣播站廣播,或者向校刊《小星星》推薦發表。其次,認真組織學生參加各種作文競賽,賽前認真指導,賽后總結經驗、教訓。第三,選出最優秀的作品向各地報刊推薦發表,凡有學生在報刊上發表作文,老師必定大力宜傳,鼓勵同學們向他學習。這樣做學生有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心里充滿了成功的喜悅,在老師、家長、同學的贊揚聲巾獲得了力量,也給全班同學樹立了榜樣。其它同學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成功的希望。這樣,大家就不會以作文為難事,學生作文積極性空前高漲。
5激勵學生求真求實,表達真情實感。故情者文之徑,辭者理之緯,經正而后緯成,理定而后辭暢,此文之本源也。所謂情感,是人們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對客觀世界的反映,學生只有對社會生活產生了情感才能引發出寫作的動機。常言說:文章不是無情物。學生對一些社會生活現象并不是沒有自己的看法的,一篇文章,不管是寫人記事還是寫景狀物,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表揚什么,批評什么,喜歡什么,厭惡什么。無不在作文的字里行問表現出來。受成人化和泛政治化的影響,學生作文中有意無意的說假話,抒假情的現象大量存在,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鼓勵學生作文直抒胸臆,。堅持求真求實的寫作態度,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鼓勵學生說真話,訴真情,求真知,做真人。還對學生進行情感的審美指導,讓學生尊重自己內心的真實體驗,追求真善美,摒棄假丑惡。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在文章中體現自尊和他尊,理解與信人,同情與人道,平等與博愛。這樣學生對生活、人生的情感態度就會自然而然地在自己的文章中表現出來,有了健康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學生的作文才能真正做到求真求實,寫出真情實感。
三、效果與結論。
實踐證明,在學生作文指導中堅持以積累與激勵為主線,是解決學生作文難這一問題行之有效的方法,對于培養學生語文素質,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發展學生個性很有幫助。僅以本校20xx屆一個班的畢業生為例,全班60人,學生在?习l表習作六卜余篇,八名同學在省內外報刊公開發表習作。十多人次在各級作文競賽中獲獎,其中一人獲國家級二等獎。學生畢業考試作文篇幅長度、語匯量、選材廣度均明顯優于對比班級。
小學生作文指導方法2
“作文、作文,難死小人!”“作文難,作文難,提起作文心就煩。”這些成了某些學生的口頭禪。其實啊,作文是件非常容易的事。為什么這樣說呢?
作文與說話本是一回事。人,每天都要說話。人們平常說話時,何曾有為難、發愁或勞累的感覺呀?作文呢,其實就是說話,只是不用口而用筆罷了。對此,我國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早就說過:
“作文就是用筆說話。”換句話講,把嘴說的話用筆記錄下來,就是作文。也可以說,凡是會說話、會寫字的人,就會寫作文。因為:平日說什么,就可以寫什么;想說什么,就可以寫什么;想怎么說,就可以怎么寫。
1、說什么就寫什么
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像百花筒,像七彩陽光。校內、校外,同學們聚集一起,有說不完的話。說話,都說一些什么內容呢?無非是向別人講述自己每天或每時每刻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容或親身經歷的事情,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把自己用口說的這些內容,改用文字原原本本地寫下來,就是作文,就是文章。換句話說,同學們作的哪一篇文章,能離得開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做呢?例如:
自畫像
我姓王,名鑫!巴酢本筒挥谜f了,是爸爸傳下來的姓。“鑫”呢,從字體上看是三個“金”字落在一起,也許是爸爸媽媽希望我長大了當“大款”。
我現在已經度過了12個春秋了。我長得不算好看,大臉盤,一雙不大的眼睛,高鼻梁。我的優點很多,但最大的優點就是爭強好勝。記得那是在上學期,我參加了中心校舉辦的作文選拔賽。那時,我滿有把握,心里想:肯定能被選上。可是,事實卻與我想的相反,我落選了。當消息傳來的時候,猶如晴天霹靂,在我的頭上炸響。我放學回家,實在是控制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哭了起來。媽媽見我哭得如
此傷心,問明了原因,說:“這說明你作文水平不高。沒關系,失敗乃成功之母嘛!這次失敗了,我們還有下一次的機會。以后的機會還多著呢!”我聽了哭著說:“失去了這次機會,恐怕小學就再也沒有機會了!闭f著,我又哭了起來,我的缺點也不少。上課的時候,我經常搞小動作、說話。就因為這個,老師時不時地盯著我所在的這一片。有時候,我上課說話,老師還把我叫起來。因為有這個毛病,我感到很煩惱。我有意克制自己上課不說話,可就是管不住自己,嘴巴老想說。
同學們,你們對我有些了解了吧!對我有什么看法,請快告訴我。
這篇短文就是小作者在課堂上,向全班同學、向新任課教師介紹自己時說的話。課下,她把自己說的內容用文字詳細記錄下來了。瞧,這不是一篇十分優秀的文章嗎?同學們不妨也試一試,先向伙伴介紹一下自己,然后拿起筆來把自己的“像”畫下來。
2、怎么說就怎么寫
人在平常說話時,除要有意模仿他人之外,一般都是想怎么說就怎么說,愛怎么說就怎么說。因此,由于性別、年齡、性格、生活環境和生活經歷等方面的差異所致,所有人說話的特點是各不相同的,每個人都會有自己說話的個性和“棱角”。這就好比人的長相,是各有特別之處的。個性、特點,這就是美,是不分優劣的。作文呢,也是如此,提倡:嘴上怎么說,手就怎么寫,即“我手寫我口”;寫自己想說的話、愛說的話,不說空話、套話,不刻意追求、模仿他人說話的腔調兒。這樣,由于寫了自己想寫的情景,說了自己喜愛說的話,貼緊了現實生活,抒發了真情實感,因此寫出來的文章,就容易做到內容具體;生活氣息濃厚,語句表達順暢,有特色。可以這樣講:“解放”自己的.口和手,著眼于現實生活,緊緊貼近生活的脈搏,隨心所欲,怎么說就怎么寫,平日愛怎么說就怎么寫,充分體現自己的語言個性,這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個“秘訣”。例如:
愛嘮叨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個40多歲的中年婦女。她什么都好,就是有一條:愛嘮叨。這也是
我和爸爸最受不了的。
“何揚!”媽媽看到閑極無聊的我大聲說道,“我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有空兒多讀會兒英語,放假多少天了,英語書連摸都不摸,開學以后?”“又來了,真煩,我去還不行嗎!”我小聲嘟囔著,不情愿地走進了小屋!斑有你,何新,星期日一大堆衣服不洗還看電視!去,快去!”“哎呀!知道了!知道了!”爸爸也放下遙控器急忙朝洗衣機走去。
我們家就是這樣,我和爸爸總是受“老媽”的壓制。可又有什么辦法呢?我們只好默默地忍受她那喋喋不休的嘮叨。
有一次,我正在玩游戲機,媽媽干完了活,走進了大屋。“又玩上了”我感到勢頭不對,回頭一看媽媽的臉:這張臉拉得老長,眉毛也由“10點10分”變成了“11點5分”!皠傞_始玩,不過10分鐘,再說,作業也做完了!蔽以囂降馈!拔易罘磳δ阃嬗螒驒C了!玩游戲最費眼睛,你的視力是5.3,應該好好保護。再說你有空干點什么不好,看書、畫畫、打球,非要”我雖然有自己的一大套反駁媽媽的話,只是不想聽她那無休止的嘮叨,無奈只好將游戲機關上。
媽媽平時還非常愛干凈。只要她回家時看到家里的“臟、亂、差”現象后,就一下子變臉且把矛頭指向我和爸爸:“我一不在家,你們就把家里折騰得亂七八糟,還得我來收拾”我們立即放下手中的事,一邊忙著答應,一邊以“每秒120個動作”的速度收拾家務。
說起來也怪,嘮叨是不愛聽,可是聽慣了不聽還不行。長時間的家庭生活已經把“媽媽”和“嘮叨”融為一體了。如果沒有“嘮叨”就沒有媽媽,如果沒有“媽媽”就沒有“我們這個家”。看來嘮叨也是一種愛的表達方式,嘮叨也是一種情感的交流。
我愛我的媽媽,我愛她那喋喋不休的嘮叨。
讀了這篇習作,我們不難感受到:作者的語言非常隨便,充分體現出自己的個性特點。如:“我和爸爸總是受老媽的壓制?捎钟惺裁崔k法呢?”“這張臉拉得老長,眉毛也由10點10分,變成了11點5分!薄拔覀兞⒓捶畔率种械氖拢贿吤χ饝,一邊以每秒120個動作的速度收拾家務!薄罢f起來也怪,嘮叨是不愛聽,可
是聽慣了不聽還不行!币舱且驗檎Z言這樣隨便,文章才顯得這么生動,耐人尋味。
3、學會留心周圍事物
“內容”(寫什么)決定“形式”(怎么寫),作文材料是排在第一位的,是壓倒一切的。作文時,無話可說,沒的可寫,這是最讓人犯愁的事。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那么,怎樣才能使作文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呢?出路有若干條,其中學會觀察,養成留心周圍事物、留心生活的習慣,是最為重要的途徑。法國大作家巴爾扎克曾說:“生活,無非是一堆細小情況,而最偉大的熱情就受這些情況管制!庇腥丝赡軙г拐f,現在的生活很單調,自己生活的周圍更是枯燥、乏味,沒有什么可觀察、留心的。事實果真如此嗎?生活本身就是一個百花筒,今日的生活更是豐富多彩,充滿七彩陽光。只要我們注意觀察、感受一番,就會發現周圍有許許多多的事物可以入文;只要我們熱愛生活,留心周圍的生活,認真地想一想,就會發現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看似很不起眼兒的小事,但確確實實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簡而言之,生活中有寫不盡的內容。可以說,生活處處皆文章。就怕蒙住自己的眼睛,塞緊自己的耳孔,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學會留心周圍事物,不是一件太容易做到的事,需要邁好“三步”:第一步,學會跟蹤觀察;第二步,學會定向觀察;第三步,學會隨機觀察。
4、學會跟蹤觀察
跟蹤觀察(也可以叫做追蹤觀察),就是對生活中的某一個事物或者自己周圍的某一個人物,進行連續的、多次的、反復的觀察(這種觀察,一般不是一次兩次能夠完成的),從而獲取具體、詳實的作文素材。
這是學會觀察、養成留心生活習慣的最初始的階段。比如,同學們經常吃某種蔬菜(或水果),但不見得就能很好地把它寫出來。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這種蔬菜(水或果)不是真正了解、熟悉。要想寫好這種蔬菜(或水果),就需要對它的生長過程進行跟蹤觀察,同時做到觀察一次就及時地如實記載一次。若生長過
程太長,要作好計劃,定期觀察,并一一記下這種蔬菜(或水果)不同階段的外形、顏色等。這樣,就為寫好這種蔬菜(或水果)做了充分的準備。又如,同學們從小就生活在媽媽身旁,終日享受著媽媽無微不至的關懷,但不見得就能出色地把《我的媽媽》、《媽媽的一天》、《媽媽的星期天》這些文章寫出來。其中根本原因還是對媽媽所付出的一切,不十分地了解、清楚。這就需要對媽媽進行跟蹤觀察,捕捉更多、更為感人的作文素材。大家再讀讀下面這篇習作,想想文章為什么寫得這樣具體、引人。
金絲熊
我家養了一只金絲熊,它既是一個小笨笨,又是一個機靈鬼。
金絲熊披著一件淡粉色的“絨毛大衣”,摸上去,非常柔軟光滑。它的腦袋尖尖的,是小三角形。它的兩只眼睛又黑又亮,宛如兩顆黑色的瑪瑙。它的耳朵很小,但是很靈敏,不然,怎會有一聲風吹草動就嚇得它躲在墻角里呢?它的鼻子真是小巧玲瓏,綠豆般大小的黑鼻頭上有兩個小洞洞,那就是它的鼻孔啦。它的嘴巴翹翹著,仿佛在跟誰賭氣。它的四肢下,長著五趾叉開的小爪。它的尾巴很短,還微微翹起,走起路來還左右搖擺。
有一天晚上,金絲熊趁我在看電視,把它的“小屋”咬了一個大洞,跑出去玩了。第二天清早,我被一陣“撲撲”的聲音吵醒。原來,金絲熊玩了一個晚上,玩累了,想回自己的“小屋”去睡覺,可是怎么也找不著洞口了。真是個小笨笨。
一個暑假的中午,我切了一些蘿卜條喂它,它用小爪捧起蘿卜條的一端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隨后,一條、二條,幾分鐘就吃光了。我正想稱贊它吃得快,忽然發現,它那尖尖的頭變扁了,太奇怪了!我想仔細看看這是怎么回事。這時,它正背對著我津津有味地品嘗蘿卜條。我看了它一眼,心想:這又是哪里來的蘿卜條?我一定要解開這個謎。于是,我便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走回屋,又馬上躲到離金絲熊比較近的一個衣柜后,靜靜地看著它的一舉一動。金絲熊身體使勁地蠕動。突然間,它嘴里涌出了一根蘿卜條,接著,兩根、三根,不一會兒,就堆起了一座“小山”。然后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想起《十萬個為什么》里給我們的解答是,金絲熊嘴的兩側有兩個囊,為了讓自己吃得多些,便把食物藏在囊中,當想吃的時候,便把食物弄出來,獨自享用。
小小的金絲熊,卻有那么多鬼點子,真是個機靈鬼。金絲熊,我真喜歡你。這篇習作寫得很出色。文章中,詳實而生動地描述了金絲熊可愛的外形,趁小主人不注意逃出“小屋”卻迷途難返的情景,為吃得多些而把蘿卜條藏在囊中的秘密。文章之所以寫得如此具體、引人,這全是小作者跟蹤觀察的結果。
【小學生作文指導方法】相關文章:
高中作文方法指導02-17
寫作文的方法指導05-17
寫作文的指導方法03-19
小升初作文指導:審題方法總結06-03
關于小學作文的寫作方法指導02-07
老師給出作文的指導方法07-21
難忘的小學生活作文及寫作指導07-08
小學寫作指導:如何寫好作文的方法和技巧02-19
高考中作文指導:材料作文的分類指導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