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共同記憶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共同記憶的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共同記憶的作文1
不同的交往,會形成不同的“共同記憶”。吳市長說:“共同記憶是城市的根和魂。”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城市,有市民這一共同的角色,共同記憶于我們看來,應該是城市原有的文化底蘊以及其所體現出來的文明。
正如材料中吳市長所說:“我們需要高樓大廈。”一個城市的存在和發展必然需要機器、物質的支持和支撐,社會需要進步,城市需要建構完善,建筑物不斷加高的樓層,機器不停加快的速度,都是我們離不開的。
然而,城市社會的不斷發展固然給我們帶來了方便。新事物不斷的出現,不停的更新。我們緊跟現代化發展的潮流,但若是城市發展只剩下冷冰冰的機器、數據、高樓等等,那么在城市中的我們很有可能會日趨麻木,在精神上變得平庸。
城市中不僅有物的存在,還有情感豐富的人的`存在,作為城市的主體,我們每一個人的記憶以及共同生活的創造,成為了我們的共同的記憶。
有人說:“鄉村世界的一個美好就在于“祖墳依偎著村莊”。”對于我們的城市而言,也應該是這樣的。這個城市中有關于祖先的記憶,關于父母的記憶,世世代代在這里生長,在這里死去。讓我們作為一個市民不舍和留戀的。是“記憶之美”也是“城市之美”。
我們所共同擁有的記憶,是城市的根和魂。世世代代、家家戶戶時間探索得出的經驗,共同的紀念以及扎根于此的情感等等,都構成了我們對城市的熟悉的愛與記憶。作為市民,我們共同生活的城市給我們帶來安全感,究其原因,是這個城市長期發展以來存在著世代創造并保有的文化帶給我們的熟悉與溫暖,這就是我們的共同記憶。
因此,共同記憶對一個城市的重要程度是顯而易見的。我們難以想象,若是每一座城市丟棄共同記憶,全部來發展現代化城市,千篇一律毫無特點,城市都將變得趨同和無趣。每一座城市都沒有了自己該有的標志,也許,城市會變成一個我們不愿意想起的地方。
共同記憶無疑是重要的它滋潤著我們的心靈,陪伴我們的成長。因而,重視共同記憶,將現代文明與文化底蘊相結合,才是城市發展的良策。
共同記憶的作文2
速生速朽的現代世界中,面對拔地而起的萬丈高樓,可曾有人憶起一座城素面朝天的可愛模樣?
恰如市長所言:我們需要高樓大廈,更需要文化底蘊。所謂城市的“共同記憶”,想必便是在歷史長期積累中形成的、帶有鮮明地域特色,并給人們以強烈認同感的“底蘊”罷。作為城市一員,我以為,“共同記憶”的載體不盡相同,但其間皆傾注了人們對于該城市的歸屬與認同感,使得這份記憶最終成為人們尋覓精神原鄉的倚靠。
然而,高歌猛進的城市現代化運動,頗有將這一切拋之腦后的嫌疑。城市的文化底蘊畢竟是形而上的精神遺產,或多或少需要形而下的.物質載體來支持。古色古香的閣樓,飽經滄桑的廟宇,沒有被千年歲月所湮沒,卻在城市化進程中倒下。光怪陸離的高樓取而代之,人們連憑吊過去的物質場所都失卻了,如何喚醒共同記憶?一座摩天大樓鱗次櫛比的城,如何使人寄托傳統情思?倘若西安失去了大雁塔,敦煌沒有了莫高窟,城市的精神內核便有如無根的浮萍,給我們,千千萬萬的市民以“鄉關何處”的困惑。
正如詩人里克爾所言:“這靈魂沒有了廟宇,雨水就會滴在心上”。當城市消解了共同記憶的載體,城市之魂也就了無所依。再看歷史同樣悠久的歐洲大陸,一座座歷久彌新的城,仍然葆有其別具一格的風貌。波光瀲滟的水城威尼斯與被高迪建筑環抱的巴塞羅那,無一不在鮮明的城市外表下,寄寓了豐富幽遠的精神文化內涵。這與當下國內“千城一面”之態恰成鮮明對比。我們不能否認現代化給城市帶來的進步,但現代化不應以消解傳統之魂、抹去共同記憶為代價。畢竟,共同記憶承載了我們市民群體對城市的熱愛。因而不難理解羅馬人對新政府拆除古城黃光燈改用現代白熾燈行為的不滿——這將使城的風貌韻味大打折扣,并淡化“共同記憶”在人們心中留下的痕跡,稀釋市民對城市的依戀感。
因而,市長的言論恰是看到了無原則推倒給城市的底蘊和記憶帶來的傷害。因此他才急切呼喚人們對城市認同感的回歸,所謂解構比建構更加容易,一旦城市發展將其文化底蘊拋之腦后,哪怕重建,也將生硬、刻板。人們失去了對城市的共同記憶,對城的依戀和熱愛也將無處安放。
這便是共同記憶的意義所在——它是城市的根與魂,不論是傳統習俗、傳統建筑亦或是鄉音,都共同引起了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喚醒了他們對城市的熱愛,進而激發他們建設城市、維護城市風貌的熱情。
共同記憶是人們精神原鄉的倚靠,哪怕風雨飄搖,它也歷久彌新,承載著一座城市的靈魂。
共同記憶的作文3
血融于水的親情,是父母“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的潤物無聲的關懷,是子女“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赤子熾烈的情意。
正如張爸爸所言,共同記憶是親情的紐帶,他愿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陪伴孩子,見證他的成長。而作為子女的我們,也應當陪伴父母,一起書寫屬于彼此的共同記憶……
共同記憶記錄了我們從牙牙學語到長大成人的每一個片段,也見證了父母俊秀稚嫩的臉龐慢慢布滿皺紋。這段共同營造的記憶,猶如珍貴的'寶藏,散落在彼此成長的路途。
共同記憶于我們的意義之一便是維系親情。每當回憶起與父母共度的時光,我們總能從生活中那些瑣碎的細節里讀懂他們或沉重、或細膩的愛,而這些難以言表的愛如同一條堅韌的紐帶,將父母與我們緊緊相連。當我們真真切切感受到這份難以割舍的親情時,我們與父母之間的距離又近了幾分,而這份共同記憶,似乎也變得更有份量。
共同記憶之于我們,更是陪伴彼此共同成長的有力見證。父母在照顧我們的同時,逐漸習得為人父母的奧義。而我們,也不斷從父母身上獲得為人處世的道理。父母用一言一行,向我們傳授價值觀、世界觀,做我們的第一任老師,陪伴我們在人生的課堂上收獲累累碩果。于子女而言,這份共同記憶滿載豐厚的人生知識,獨一無二,是無價之寶,值得被永遠珍藏在記憶宮殿中。
共同記憶讓我們品嘗父母偉大無私的愛,更讓我們學會感恩。每當回頭品味這十數年來父母為我們付出的點滴,都能感受到他們從未表達出口的辛勞,也更讓我們堅定內心應對父母表達的感激之情。正是他們的良苦用心與甘之如飴的真情,才撫育了我們的成長。因而,我們更應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在品味共同記憶之時,毫不吝惜地向他們表達我們內心那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謝他們的辛勞付出,感謝他們的無私陪伴。
正如張爸爸所說,他愿意陪伴,見證孩子的成長。作為子女,我們也應當給予父母陪伴。古時有流傳已久的“二十四孝”,而如今,我們也應用實際行動來表達我們對父母的愛,表達我們那顆孝順的心。
村上春樹曾經說過:“總之歲月漫長,然而值得等待。”所謂父母子女一場,便是相互陪伴。未來歲月依然漫長,然而我們書寫的共同記憶定值得期待,定精彩如初。
共同記憶的作文4
時光荏苒,幾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我已離開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數幾載。把往事輕輕訴說,卻在春去秋來中褪去了顏色。幸好,那段日子,我都記得……
信步漫走在古鎮的青石板路上,聽那流水的叮咚聲,看那小橋的蜿蜒,心平靜得像一潭湖水。恍惚間,遠處傳來陣陣叫賣聲,心中蕩起陣陣漣漪。記憶仿佛那條漏網之魚,飛逝遠去間,總留下浮萍一道開,在心中留下一道不可磨滅的痕跡……
彼時年幼的我生活在微不足道的小鎮上,過著微不足道卻又滿是樂趣的生活。那時的我,心中全無煩惱與雜念,每天最大的樂事便是看那賣糖畫的老奶奶制作糖畫,聽她講述過去的事。每天黃昏日落時,她那慈祥的臉龐,溫柔的聲音定會準時出現。每當這時,原本并不繁華熱鬧的.小鎮便會喧鬧起來,耳邊充斥著陣陣笑聲。四面八方的小伙伴立即聚集起來,用期待的眼神望向老奶奶。老奶奶便會笑笑,著手制作糖畫。麥芽糖那甜甜的香味立即蔓延開來,一幅幅美妙的畫作在那歷經歲月洗禮的手下呈現出來。小伙伴們爭著搶著要糖畫。老奶奶并不要錢,只用歌聲就能換得糖畫。那一群孩子圍在一起共享甜蜜時光的場景,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忘記的。邊吃糖畫,老奶奶就邊講故事,那些故事充滿了歲月的痕跡。大家一起共享故事中的或悲傷,或激動,心情也跟著跌宕起伏。現在我才知道,我們共享的不僅僅是老奶奶的糖畫或故事,還有她對過去的記憶,對生活的態度,只是彼時年幼的我們,不懂。
忽地飄來一陣麥芽糖的香氣,將我的思緒從過去,拉回到現在。面前是一位叔叔,正在認真地制作糖畫。我沒有打擾他,取下一幅糖畫,付過錢,便離開了。嘗了一口,不變的是麥芽糖的香味,可總還是感覺少了點什么。
今年暑假,我又回到了那個小鎮,可它卻變得我不認識了。沒有了當年的寧靜,沒有了當年的小伙伴,也沒有了,麥芽糖的香味。我想尋回當年的記憶,可老奶奶,怎么不見了?
又至黃昏,驀然回首,是那熟悉的身影,還有熟悉的香味。這才是我熟悉的糖畫的味道,帶有我的思念,我的記憶。
身處在共享時代,可我依然懷念從前,一起共享的甜蜜,一起共享的故事,一起共享的情感,一起共享的溫暖,一起共享的生活……那對于我來說,才是真正的共享時代。那時并沒有那么多的共享資源,但有我記憶中與小伙伴們共同享受過的甜蜜。
【共同記憶的作文】相關文章:
共同的地球作文11-21
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作文12-09
保護這個共同的家-作文12-09
為了我們共同的家園作文12-02
記憶作文03-12
共同創造美好家園的作文11-29
保護我們共同的大家園作文12-09
共同保護我們美好的家園作文12-09
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初中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