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子作文優選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老房子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老房子作文1
一個身處繁華都市的孩子,從小長到大,我從未接觸過真正意義的自然,對我來說,也許最遠不過是郊區山林中與自然接觸的短暫時光,而最深卻是居住在姥姥家的老房子。
老房子,姥姥和姥爺已住了幾近三十年,它不過只是萬千普通居民樓中的一間。有些泛黃的墻壁,有些青苔的階梯,注定,在歲月的流逝中,它漸漸老去。但又正是這不大的空間卻恰好承載了我獨屬于童年的夢。
小時候,我住在姥姥家中,姥爺是愛花中人,在門前的`小院中種下數十種花草,但我多半叫不上名字,只識得純白色的茉莉之花與墻角處的點點薔薇。那是,這兒給予我的,是仿佛置身于百草園的快樂。我常常站在小院之中,仰望天空,四面鱗次櫛比的高樓將這兒團團圍住,只留得頭頂上的一片天藍。繁華都市中也有這樣一片被時光遺忘的空白,那繁華深處,時光靜好。
黃昏之時,落日銜山,姥姥在廚房中忙碌著,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氣和花草的馥郁,夕陽將它最后一縷陽光灑向老房子,伴隨清風,老房子慢慢睡去,做著甜美的夢,夢里有它的回憶。
那時的生活,那樣簡單,那么美好。
“不搖香已亂,無風花自香”,薔薇花瓣飄向遠方,我自輕盈我自香,藍紫色的天空星芒閃爍,那,是我第一次真正體會,原來星空如此迷人,原來大自然如此不可思議。在那深邃星空之上,在那億萬光年之外,想必有一種聲音在向我呼喚,呼喚著我們心底那份簡簡單單的純真。坐竹涼椅上,望繁星璀璨,星月交輝,聽夏夜蟲唱,宿鳥幽鳴……
我又想到了那句話,“老屋是心的歸宿”,以前,我不懂,現在,我終懂得,老房子是心的沉淀盒,在浮華鬧市呆久了,人也會變得浮躁,只求那樣一處地方,那樣一段時光,不受歲月打擾。在接觸自然的日子里,心漸漸沉淀,返璞歸真,回到記憶中最美好的那一刻。
感謝,那段與老房子一起走過的日子。
九月,墻角的薔薇再次盛開,滿墻的花骨朵笑的格外燦爛,已不知這是薔薇幾度開了,伴隨著柔風襲來的清香,我想,我也該再次回去看看老房子了。
老房子作文2
小時候,我和小伙伴玩捉迷藏的游戲。我躲到了我家的三樓上面,忽然看見一張舊房子的照片,雖然已經有些泛黃,但我依然可以瞧見照片上那座房子的模樣:灰頭土臉,黯淡得很,墻是用黃土涂的,房頂蓋的是青瓦,兩層樓,沒有豪華的門面和裝修。這么一間破房子,誰要住呀?
我覺得好奇,就拿著照片立刻跑到奶奶身旁:“奶奶,這是誰家的房子?”奶奶笑笑說:“是我們家以前的老房子。”
接著,奶奶就給我講起了以前的故事:“在舊社會,我們的生活可苦了。吃不飽,穿不暖。每天,我們只吃兩個菜,霉干菜和咸白菜,一年到頭只有過年才吃得上肉。穿的衣服都是一針一針縫出來的.,平時幾乎沒有新衣穿,破了就補補,破了就補補,要到過年才省幾個錢買件新衣服。那時候買不起牙膏,我們就用鹽來代替;買不起洗發水,我們就種一種叫夾皂的植物,取它的樹汁來洗頭;為了省錢,頭發都是在玻璃前照著,自己剪的。人們上班或趕集,都是靠自己的雙腳走出來的。住的呢,更不用說,草房子,一到冬天冷得要命;遇到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就下小雨。”
奶奶講著講著,眼圈紅了。我也覺得那時人們的生活真是苦不堪言哪!
“這照片上的已經是磚瓦房了,是我和你爺爺在82年造的。那時,一間兩層樓的房子可讓人羨慕呀!你知道嗎,那時,走過、路過的人都要往我們的房子多瞧兩眼呢!因為相對于別人家的木質結構和草房子,我們這樣的房子算是別具一格、獨出心裁啦,是現代化的建筑啦!”說到這,奶奶眉毛一揚,有了笑意。我知道那是她老人家暗暗地自豪感與欣喜感涌上心頭啦!
“改革開放就是好,經濟騰飛了,農民也奔小康了,我們家也脫貧致富啦!你爸跟你叔叔都做起了小頭頭,一個開了小工廠,一個承包了魚塘,年收入幾萬,那兩層樓的房子,他們早就嫌落后了,于是造了三層樓。后來呀,覺得三層樓的樓房太土氣,就又舊貌換新顏,建了別墅,搞了精裝修,一進去,感覺像來到了賓館,好闊氣,好派頭!”奶奶越說越高興,我也越聽越來勁,聽奶奶講故事味道真好。
正在興頭上,誰知寵物咪咪跑過來,撞在我的腳上,叼走了那張照片。我和奶奶都急了,拼命地吆喝,追趕,這才救下了這寶貴的照片——要知道,這照片是見證我家歷史的信物啊,是我們一家的珍藏呀!
老房子作文3
我家已經搬過四次了,不知道爸爸媽媽在搬家的時候有沒有不舍得呢?
在我第四次搬家的時候,我模模糊糊有點印象;我蹲在椅子上,用胖乎乎的小手掀開日歷,數還有幾天才能去新家,每數完一次,我就要興奮一次,因為每一次都少了一天,我在心里幻想著新房子的豪華與美麗,可真正到了離開舊房子走出院子的時候,我不禁朝那簡陋的陽臺望了一眼,而它,仿佛也在深情地看著我,它是那么寂寞,孤獨的懸掛在空中,它往后還有沒有昔日的活力呢?我的心中莫名涌出一種留戀,我哭了,哭著跑向那座寂寞的老房子,家具已搬走了,整個房子顯得空蕩蕩的,只聽見我隱隱約約的抽泣聲,想了很久很久。我輕輕撫摸墻壁,默默的與它告別。
每當我路過老房子,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朝它看一眼,四周的樹輕輕地晃動,鳥兒唱著歡快的歌,難道它們在向我問好嗎?熟悉的'陽臺,仍然孤寂地懸掛在空中,多了幾分歲月的滄桑,它難道還會記得那次無言的分別嗎?
現在,我們又搬家了。
無論那新房子是多么豪華,無論那新房子是多么美麗,我也不會同意賣掉陪伴六年的老房子。
理由?沒有。大概只是產生了一種依賴吧!
從學校回家,穿過一排密密的林蔭道,它們搖頭搖尾,似乎在歡迎我的到來,爬上一級級臺階,盡管是在七樓,仍不費勁,從樓梯口還可以看見那洶涌澎湃的大海,那一層層浪花,那太陽的余暉,那如火的晚霞,它們仿佛是在與我做當天的分別。
到家后,我便撲向了那永遠站得筆直筆直的寫字臺,在臺燈與它的陪伴下,伴我寫完了當天的全部作業,對于它,我感到很自責:昔日花容月貌的你已變得面目全非,我在你身上用鉛筆畫,用擦子涂,用小刀刮,你現在已是傷痕累累,那一條條印記深深地刺著我的心,我向你致上最深刻的歉意,希望你別恨我,好嗎?還有那遍體鱗傷的搖控器,你也會恨我嗎?你已缺了一個角,你會為你優美的姿容而感到惋惜嗎?攜帶著你的憤怒記住我吧!別忘記……
還有這偌大的房子,感謝你用寬闊的胸懷容納了我們,用強健的臂膀撐起這個家,你平滑的墻面依舊未變,只是增添了幾條衰老的皺紋。
各位,我們即將分別,有什么話要說嗎?記住吧,記住往日美好的點點滴滴,新主人不會讓你們寂寞,有空,就想想我吧,我會想你們的。
那么,再見,親愛的朋友們。
不曉得我現在的心情是不是與三峽移民的人們的心情相似呢?
可能吧。
淚水再一次襲擊了我的眼睛……
老房子作文4
風徐徐吹過發稍,輕輕一點便推開了回憶的窗戶,從窗戶中向里面窺視,一幅幅溫馨的畫面流過心尖,想起童年的每個夏夜,才發覺自己的記憶總會在那里定格,童年記憶中的老房子,載滿了兒時所有的回憶,如今想起那簡易的小院,心中暖暖的,也泛起點點的漣漪。
小時候,總是和妹妹在老房子前玩耍。自制的網在空中飛舞,捕捉那空中白色的“小精靈”。然后裝入早已準備好的瓶子,饒有興趣把它玩一下午然后在夕陽西下時,戀戀不舍的放掉它,看著它扇動翅膀飛向大自然的回報。這時,姥姥溫和的聲音會在我們耳邊響起:“寶貝們,吃飯了。”我和妹妹就爭先恐后的跑向老房子,坐在那古樸的圓桌前,吃那熱氣騰騰的飯,姥姥不停的給我們夾菜,姥爺總會樂呵呵的看著我們輕聲說:“你看你們狼吞虎咽的,就像幾天沒吃飯的狼崽一樣。”說罷還會用帶著厚繭的手滑過我們的臉頰,抹去我們粘在嘴角的米粒,在這個時候,老房子中充滿了溫暖的氣息。
飯后,若是天氣不錯,姥姥就特批我倆搬著小板凳坐在院子中,看星星,這時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候,裝著抬頭數星星,而私下早已開始密謀,等姥姥回去收拾房子,我們就開心的從板凳上跳起來,上演夜間尋寶的戲碼,在院子里的菜地里,左翻翻、右翻翻,把自己搞的灰頭土臉,正玩的'起興,忽然看到了兩個人影,趕快召回妹妹假裝一直在看星星,姥姥姥爺走到我們的身邊,姥姥摸了摸妹妹的頭,問道:“剛才干了什么呀?”妹妹看見我使的眼色,搖了搖頭說:“我們一直在看星星,沒去菜地里玩。”妹妹一句話逗樂了姥姥姥爺,而我則無奈的搖搖頭。姥爺會象魔術師一樣變出一個手帕,細細的擦去我們臉上的土,姥姥也會輕輕拍去我們衣服上的灰塵,抱起我們,給我們講故事,這時,老房子中彌漫著快樂。
至今,也不會忘掉那個小院,那兩的微微蒼老的背影,和懷中那兩個不安分的小家伙,月下,說著童言稚語的我們和姥姥姥爺的大笑聲,始終在腦海中揮之不去,老房子承擔了我們太多太多的回憶,保存了太多太多的歡笑,以至于讓那個小小的我不敢忘記。回到老房子曾經存在的土地上,看著那聳立起的一棟棟樓房,腦海中卻是那簡易的老房子,那個小小的院子,那片平平的菜地,和那些美麗的記憶。
老房子作文5
這座房子,真的很老了。
它從我記事起就是這樣子,灰瓦白墻,水泥撲路,院子里種著蔥姜蔬菜,后來又移了一棵柿子樹。還記得幼時,夏夜里大人們手持蒲扇,談些家長里短的舊話,而孩子們則嬉戲打鬧,完全不顧身上的炎熱。
真正記憶猶新的是那一年夏天,經常下雨,我總擔心老房子會漏雨,卻沒想到來得那么快。那一天夜里,風馳電掣,雷雨交加,我被大人們匆匆忙忙的腳步聲驚醒,迷迷糊糊的睜開睡眼,被眼前所見嚇了一跳,老房子漏雨了!雨水順著四周墻壁緩緩地往下流,我頓無睡意,再往天花板上一瞧,幾顆豆大的雨珠正搖搖欲墜,見此情景,我趕緊穿上外衣,幫家人找來各種大大小小的盆,床上,地上,墻角。經過兩個小時的奮戰,我們終于疲倦地縮在床角,卻不敢入睡,生怕又漏了雨,就這樣半夢半醒地過了一宿。第二天天一亮,奶奶立即曬了被子,洗了床單,并請了人來家重新裝修一下。
沒過多久,老房子煥然一新,青磚與白瓦相互映襯,素雅之中流露出專屬于老房子的滄桑,我心里默默的對老房子說,一定要堅強如昨天般地勇氣。
后來,我到了泰州,從此長大。
偶爾心中閃過老房子的蹤影,明明很想抓住它,卻又如嬰孩般束手無策,只能讓它默默地呆在心中的角落,卻又靜靜地在內心深處留下老房子的位置。只有逢年過節才會回去,許多人的名字我已經記不得了,感覺名字虛虛實實,毫無頭緒。曾祖父母育有四子兩女,代代相傳,祖孫四代數十人同堂相見,沒有生疏,是時間淡忘了名字,卻沒有淡忘了親情。
20xx年秋,一個如炸彈般的消息傳開了,老家要拆遷!心里很難過,我帶上相機,喊上父親,一起回家,和老房子作最后的告別。我拍了很多照片,幼時奔跑的'院子,只有一扇小窗卻透滿陽光的臥室,廚房上的一塊平臺,爬滿了我種的絲瓜。
后來,老房子沒了,可是在我心里卻時常想起它,我不懂,為何要用一代人的靜好歲月來換取另一代人的時代潮流?很久以前,這些老房子就在了,一代代的人是它們的守望者,卻在我們這一代灰飛煙滅。
因為珍惜,所以懷念;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這座老房子,真的很老了!
老房子作文6
家,這個內容豐富的名詞,人們可以親切地把它比作幸福的港灣,成長的搖籃。那我的家是什么?我不知道,不知道未來的家會如何如何,但我可以回憶從前的家,回憶到夢開始的地方。于是我開始尋找,一磚一瓦,一角一處,那些屬于我的殘留的痕跡。
坐落在街上較偏僻的村子,26幢最后一樓最后一間房的房子,便是我的第一個家。有時我會不經意地想起門牌號,心里暗暗念叨,為什么要在最后一間房呀!害得我每天爬五樓,還要過往每天用恐怖眼神震射我的鄰居家的貓,哎,為什么呢?我曾一本正經地向奶奶提問,奶奶取下眼睛,語重心長地說:“我們是無奈地收下這房子的呀!當時沒有地方住,又緊需房子,所以只得分配到風水不好的地方了。哎,乖乖以后一定要努力讀書呀!”“恩!”我果斷而堅決地答應了。老房子的門牌號成了我學習的警示標,用它來制造學習的壓力。
進入房間,兩間臥室,中間隔著門一扇,客廳包含在臥室里,各種家具不是高科技,而且都像是淘汰的舊貨。白墻在“脫皮”,晾衣只能在窗外搭桿晾曬。房子里彌漫著那熟悉的味道,不清香,但卻充滿了幸福的甜蜜。面對這可能即將拆除的老房子,我卻能時刻回憶起它,事情就有這么奇怪。
或許忘不了它,是它承載了太多的童年記憶,記錄了我太多的思想情感,觀看了家里太多的矛盾和幸福。仔細去尋找家里的刻印,我會發現許多:在門上的`撕不去的貼畫,那是我喜歡《環珠格格》留下的;在地板上深深的撩痕,那是爸爸為我答不出題而憤怒扔筆留下的;沙發下的痕跡,那是每年春節要踩氣球而移動留下的……屋子里太多的痕跡,刻畫了家里的點點滴滴,引起了我無限的回憶和遐想。
現在住在那里的是奶奶,她不愿離開那里,我想是因為那里見證了三代人的成長。爺爺的去世,自己的兒女、孫兒、孫女的成長,那是奶奶永遠最珍貴的記憶,換掉老房子就是要奶奶失憶啊!我也不愿失憶啊!老房子是陪我走下去的永遠的記憶,埋在腦海深處,會偶爾拿出來翻翻,老房子即將拆去的一磚一瓦,不會消失,它們回重組,筑成我心中的美妙田園!
老房子作文7
夢,如影隨形。老房子,成了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記憶……
推開滿是銹跡的大門,空曠的大院映入我的眼簾。那擠滿鄰居、熱熱鬧鬧的院子如今已空空如也。墻頭邊長滿了野草,水泥壁上也冒出了一塊又一塊的青苔。那綠雖說也算深,可再也無法感受到往日的生機。進入大堂,一股潮氣與霉味立刻撲面而來,墻角到處是蜘蛛網,以前的那些桌桌椅椅也褪去了往日的`艷裝,一看便能感覺到,老宅的“老”是經歷了歲月的打磨。
來到了記憶中的“金色大廳”——廚房。那裂縫的大灶又喚醒了我兒時的記憶……
那天正午,奶奶正忙著燒飯。她一邊在灶洞口加干草,一邊顧著灶頭上的鍋-我怕奶奶把飯菜燒糊了,便對奶奶說:“奶奶,我幫你燒火,你看著鍋吧。”奶奶摸了摸我的額頭,笑著說:“乖孩子,早學燒飯也好,就這樣辦吧。你可要做好了。”
我坐在灶口前,不停地向灶里塞干草望著大灶里的熊熊大火,我心血來潮,這么好的機會加上這么旺的火。不烤點什么太可惜了:我環顧四周,突然發現地上一個塑料袋里裝著幾個紅紅的東西,走近一瞧,嘿,是山芋!我悄悄地挑了一個最大的山芋,帶到了灶前。
我輕輕地把山芋放在灶口,用鉗子慢慢地向里推。為了方便找到,我把它推到了角落。好種子需要人來澆灌,我不停地放干草,不停地滾動著山芋,生怕燒焦了。
望著紅撲撲的大火,我的心別提多甜了。我把頭伸到灶口,任那高溫與煙火味刺激我。隨著陣陣干草斷裂的吱吱聲,一陣陣香味彌漫開來。
“奶奶,我要給你一個驚喜!”我幾乎在歡呼。
“什么事啊,”奶奶一邊炒菜一邊問道,“讓你這么開心!”
我做個鬼臉:“閉上雙眼,準備接受驚喜肥!”
奶奶聽我的話,乖乖地閉起眼睛。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鉗子,慢慢地伸進去,找到了角落里的山芋,又輕輕地往外鉤。移到灶口時,我拿起一塊布,細心地把山芋包了起來。因為剛烤好,山芋特別燙,我不得不兩只手顛來倒去,急切地吹著氣。
滿面春風的我興沖沖地跑到奶奶面前:“當當當,山芋來了! ”
奶奶又驚又喜,高興地把我抱了起來,用粗糙的手指輕輕點了我的鼻子:“小鬼頭,真有你的!”我望著手里的烤山芋,幸福地笑了。
如今的大灶換了一副模樣。灶洞里剩余著一些干草的殘骸,臺面上全是裂縫,草堆也消失了蹤影。整個廚房變得冷冷清清;奶奶也失去了以前的活力,背駝了,再也抱不動我了。她和老房子一樣,老了。
時代的變遷使老房子換了模樣,可孩時的點點滴滴卻銘刻在我的心底……
老房子作文8
我又一次站在了老家門前的杏樹下,它依舊安詳的佇立在那兒,和兒時記憶里的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它周圍的鄉間小路變成了旅游區鋪滿鵝卵石的觀光小徑。
我的老家在陳靳鄉新和村,前幾年因為實施移民搬遷工程,老家的人都搬到城里面紅崖社區了,村子里的老房子也被拆掉了,開發成了旅游觀光區。從縣城往老家走,沿途會經過沒有搬遷的村子,看著統一規劃建設的新農村,那一排排整齊的房子,白色的圍墻,紅色的屋頂,成了去往老家的路上一道美麗的風景,我一直在想,老家要是沒有搬遷的話,現在也應該這么漂亮吧!
站在杏樹下,爺爺開拖拉機碾麥子的場景歷歷在目。一大早,老屋前的大場里,奶奶和親房鄰居家的男女老少們,攤了一場的小麥。就像個巨大的靜寧鍋盔。爺爺開動著拖拉機鄭重登場,他小心翼翼的有講究的轉圈碾壓。這時候,各家的煙囪里冒起了縷縷炊煙,奶奶也要給幫忙的人準備早餐了。看著我家屋頂冒出的炊煙,我小小的腦海里浮現各種幻想。小孩子們也忙著嬉耍……
這樣的場景再也不可能重現了,只能成為永遠的回憶。突然間,我回想起了兒時和小伙伴們一起嬉戲的情景,那時候,我們總喜歡在夏天的午后,卷起褲腿,站在杏樹旁的'小溪里,抓里面的泥鰍,河水很清,能看到河底的細沙和游來游去的泥鰍。玩累了,我們就躺在杏樹下,邊乘涼邊吃杏子,讓香甜的杏子浸入我們的心田。
現在的老家早已被拆的面目全非,只能大概找出原來的位置,還沒有拆遷的兩戶人家,早已沒有了往日的熱鬧和喧囂,在一大片空地的襯托下,顯得那么凄涼、悲傷。
是啊,老房子早已不在了,唯一能看到的,只有這課杏樹了,看到它,我仿佛又看到了老家的房子,那個陪伴著我度過兒時快樂時光的地方。
其實,杏樹就是老房子,它安靜的在那兒,看著時光流逝,歲月滄桑,看見了它,就看見了老房子,就勾起了兒時的回憶。藍色的瓦房結著青苔,泥濘的小路上我不知摔過多少次,還有那一個個座落不同的人家。雖然這里已經被規劃的很整齊,但我還是覺得少了些什么。對,是那縷縷炊煙的香氣,牛兒的哞哞聲,可以讓我放眼望去便是金色海洋的麥田……總之,是那種城市所未有的農樸風光。
回去的時候,我又望了一眼杏樹,它婆娑的身影在風中搖曳,在夕陽余暉的照射下,我仿佛看到它在向我招手,向我微笑。
老房子作文9
澄澈的藍色天空點綴著朵朵潔白無瑕的云,同樣干凈的陽光向大地輕灑而下,老屋房頂上的瓦片熠熠生輝,折射出無限光華。
老屋與旁邊兩棟二層樓房用兩扇小門連通在一起,屬于我們家族。而三棟房子并排兩側嶄新,中間陳舊,卻總顯得格格不入。
先前幾個月聽父親說家里的老房子在裝修,完事之后,過年回家住得就舒服多了。可是為什么只專門裝修了旁邊的呢?
父親在忙,我只好將內心的疑惑向奶奶詢問。而她一回憶起來,就滔滔不絕了。
原來中間的老房子是曾爺爺那一輩蓋起來的,用的是土磚與黃泥,地方開闊。尤其特別的是正堂呈凸字形,像是族嗣,又在中間挖了一個槽,安裝了一個打井水的水泵,好方便打水,別有一番野趣。“那時吃大鍋飯,他們還在這里聚過一次哩!”奶奶語氣中滿是驕傲,“這可是天大的榮耀!”
后來人多,地皮就那點,爺爺他們又在老房子各加蓋了一棟二層樓房,用的是紅磚。“那時候啊,沒錢買好磚建房,又不想用回土磚,就去四處打聽有誰裝修好,有磚剩的……”奶奶講的起勁,“后來聽說鎮上有家酒店門口多了很多磚可以用,可是很遠,叫人幫忙用車拉要出幾百塊錢。那時男的都很忙,家里又沒車,我就叫了幾個姐妹來幫忙……”
她們用籮筐裝了磚,用扁擔挑著走了十多里地回來,中途休息了好多次,從早到晚一天來回最多搬三趟。幾天后奶奶的姐妹都不來搬了,不過只剩下一半的磚,奶奶自己搬了一個多星期才完全搬完。之后她又幫著裝修,太過勞累,當時倒沒什么,現在卻落下了腰疼的毛病。
到了父親這一輩,旁邊兩棟房因主人經濟與居住條件的提高而抹上了水泥,貼上了瓷片,里里外外都全面翻新了。而老房子仍保留著原有的瓦片與土磚,是由于它的主人——我的.曾爺爺,因高齡被接進城而荒廢著,不過旁邊兩棟房子沒有水泵,它就只起連通和打水的作用了。因此沒有必要重新裝修。
我走進它,沉重的木門敞開著,上面的紅漆布滿了灰塵,見證了歷史的進程;一陣陳朽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在說,它是時間的證人。
老房子作文10
說到家鄉,誰都不由得發出由衷地感嘆,家鄉是一個令人魂牽夢繞的地方,我的家鄉也不例外,有著它獨特的韻味。
且不說我的家鄉山清水秀,風光綺麗,就是那看起來普普通通的老屋老房子,也頗耐人尋味的。爬上較為陡峭的小山峰,從高空向下俯瞰,家鄉盡收眼底,家鄉的房屋排列很緊湊,你挨著我,我挨著你,乍看似乎沒有什么規律,但駐足觀賞,也別有一番風味融入在內。瞧,那房子左一間,右一排,縱橫交叉……乍一看,烏瓦白墻,偶爾有幾個小黑點,家鄉的墻是有石頭一塊一塊壘出來的,排列有序;屋頂上的瓦,是人工一塊一塊蓋出來的。徘徊在家鄉古老的小巷中,安靜得令人思緒萬千,雖說沒有城里高樓大廈的鱗次櫛比,高大壯觀,但也有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的感覺,甚至穿梭于長長的、窄窄的小巷,兩旁的老屋挨著你,你會禁不住迷失了自己,沉醉于其中……
茶園更是令人難忘。正值四月,家鄉的`茶園有煥然一新之勢,一切是那么生機勃勃。家鄉的茶園是我記憶中最美好的地方,因為我寶貴的童年也是在那里度過的。每當奶奶以及采茶女上山采茶時,我就跟隨他們一起上山,茶樹矮矮的,但齊刷刷地排列著,一道一道,整片山都是這樣,可壯觀哩。當奶奶到茶葉從中有條不紊地采茶時,我便一蹦一跳地來到一旁,時而捉蟋蟀,時而捕蝴蝶,時而覓蚯蚓。最有意思的是,用石頭刨一個小坑,往里面買一些茶葉樹上的花苞,兒時的我一直認為它這樣就能茁壯成長,因此,我會每天不忘去觀察,澆水施肥,直至后來,看它沒什么動靜,也興趣索然,就不去管它了,卻并不為它而傷感。有時候玩累了,就去奶奶那喝口水,采一些小野果,有時我還要給奶奶采茶,因為人太矮,很少采到苗子,就把大把大把的雜葉硬往籃子里塞,奶奶又好氣又好笑,會打發我去一旁玩,我便聽話地來到小溪邊翻小螃蟹,采小花,天色暗下來了,我的快樂一天又結束了,有一蹦一跳地下山去了……
“家鄉的茶園開滿了花……”如今每當我聽到這首歌的時候,不禁想起了當年家鄉那彼此緊挨的老屋古樸的白墻,幽靜的小巷,美麗的茶園,無不勾起我對童年的無限遐想,對家鄉的無盡懷念……
老房子作文11
蔚藍無垠的地球上,漂浮著一棵根系復雜的大樹,帶著滿枝翠綠的葉子和半座與根枝緊緊相連的圓頂房子。老房子,老樹,是爺爺守護了一輩子的東西。很小很小的時候,爺爺對我說,那棵樹是他最好的朋友。我總是很淘氣地坐在枝頭,聽爺爺說過去的事。忠誠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能力。爺爺說李干成是位好同志。因為他曾說:“一個領導者的真正價值,不在于擁有多么大的權利,多么顯赫的地位,多么富裕的財產,而在于以德行政,律己育人,在于當好社會公仆。”正是這樣,他依然堅持自己的信仰,對社會主義道路充滿信心。
李干成從點滴之處嚴格要求子女,防微杜漸,經常提醒不能在思想上有干部子女的任何優越感。爺爺時刻遵循李干成原則,盡管在這科學發達的當代,他總是要求我記住,你就是你,只有通過努力的道德才是你的。長大后,那枝頭依然彎下腰撐起我的身子,年邁的爺爺在樹下抬頭看著我,眉宇間迸發出一種堅持。十幾年了,他從未離開?這間老房子,老房子緊緊相連的大樹。那一次,爺爺手里攥著一張公交車票,他靠著那棵古樹,語重心長地說:“像李素麗那樣的人越來越多了。”爺爺說,時代需要發揚李素麗精神。李素麗是一位平凡的售票員,十多年來,她用自己日復一日的勞動給人們帶來真誠的'笑容,熱情的叮嚀,周到的服務,細致的關懷。她總是說:“辛苦我一個,方便眾乘客。”她為她的崗位而滿足,她還說:“是它給了我每一天都能向他人奉獻真情的機會,即使自己有點煩心事,只要一上車,一見到乘客,就不煩了。”爺爺總會輕聲叫我從枝頭下來,也不忘嚴肅且沉重地勸告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爺爺還鄭重地說,這種精神是需要一代一代人傳承的。
到現在,每每望見爺爺那深邃的眼神,總讓我想起與那老房子緊緊相連的古樹。因為那棵古樹見證了爺爺的奉獻,爺爺的心意,還有我的無知和成長。老樹,它的腰挺得很直很直,因為它說過要帶我聽爺爺說好多好多的故事,看爺爺每一天的青春。或許,老樹的枝頭再也撐不起爺爺那永遠也講不完的故事,而我卻站在一個更大更強壯的大陸的某塊土地上回首那些美好,眺望那真實的紅色。
老房子作文12
翻開記憶的相冊,有歡笑也有淚水。回到故鄉,走進兒時生活的房子,不禁感慨萬千。它老了,它徹徹底底的老了,永久的沉默著,歲月將它早已侵蝕得“面目全非”。
撫摸墻上斑駁的痕跡,像一條條皺紋逐漸爬上他的額頭。多少次,我就是這樣拿著油畫棒,在墻上隨心所欲的“創作”,然后拽來正在廚房忙著做飯的奶奶來欣賞。物是人非!模糊的畫還在,可是,疼我的姥姥呢?一定在廚房吧!
不由得向廚房望去,水泥鍋臺上蓋著一層薄薄的灰和墻土,小時候我最愛幫奶奶拉的風箱仍在,只是上面纏上了許多的蛛網灰塵。
屋檐下,還墜著幾個大大的蜂巢。小時候,我最愛捅蜂窩了,每當看見蜜蜂在蜂巢旁嗡嗡的飛來飛去,我心里總是癢癢的,想看個究竟,到底有多少蜂蜜?這時我總會找一根長長的棍子,將蜂窩毫不留情的捅下來,那些蜜蜂也氣急敗壞的追著我跑,每當這時候,姥姥總是系著圍裙跑出來一邊護著我,一邊埋怨我:“小兔崽子,不聽話,這不,闖禍了吧!”
于是,院子里留下了我一串串的笑聲……
走進后院,那曾經盛開著鮮花的后園,如今竟也雜草叢生,成了昆蟲的樂園。干枯的草莖,在瑟瑟的秋風中肆意搖擺。昔日的紅瓦白墻,如今也被一條條裂縫包圍,如歲月流淌的印記。
走出小巷子,碰到一根電桿,頓時,兒時的記憶如潮水般涌來。那是2008年5月12日,我正在午睡,隱隱約約聽到一陣碗筷的搖晃聲,還沒有反應過來,就被慈愛的外婆一把抱起,“快走,彤兒,地震了!”迷迷糊糊的我就被姥姥抱到這根電線桿下,盤腿坐了下來。匆忙之中,姥姥連鞋襪也沒穿,光著腳丫子就跑出來了,等地震平息后,周圍的人都沖著奶奶大笑起來,那時四歲的我,并不知道他們為什么要笑,可奶奶什么也沒說,抱著我一步步回到老房子中……那時,奶奶還是那么精神,如今,奶奶也同這老房子一樣,失去了光華,房子老了,奶奶也老了,只給我留下沉甸甸的思念……
走進外婆的`小菜園,那曾經肥沃的土地,被各種蔬菜覆蓋。如今也荒蕪了。小時候,我最愛在地里用濕泥巴捏泥人,雖然捏的是“四不像”,但在外婆看來,我是那么聰明靈巧,常常情不自禁的夸我。如今,干巴巴的泥土和雜草為伴,再也吸引不了人們的眼球了。
凝視這座老房子,我思緒萬千,種種往事浮現在我眼前。不禁想起冰心奶奶說的一句話:“童年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老房子作文13
抬起頭,如同被粉筆涂擦過的蒼白的天空下面,滿是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投來了如同針扎的強光,刺得人睜不開眼。在一聲唏噓中,心頭不禁勾起了一個陌生而又熟悉的情景:那是一座孤獨的屋子,歷經風霜已經讓它破爛不堪,但它敦厚的墻,青色的瓦,讓人倍感親切,那里……不就是我故鄉的老房子嗎……
小時候剛學會走路,在屋前那塊泥土的田埂上摔了多少次?我趴在地上,哭著,等大人來扶,卻看見一些蟲兒排著隊趕來參觀,還有的趁熱研究我摔在地上的眼淚的化學成分,我撲哧一笑,被它們逗樂了。
老屋子前有一片菜地,地里的蔥一行一行的,排列得很整齊很好看。到了晚上,它們就把月光排成一行一行;到了早晨,它們就把露珠排成一行一行;到了冬天,它們就把雪排成一行一行。后來,我那種地的父親看見書上的一行一行的字,問我:“這寫的是什么呢?為啥不連在一起寫呢?多浪費紙呀?”我說:“這是詩,詩就是一行一行的。”我父親說:“原來,你們在紙上學我種菜哩,一行一行的。”就在那天下午,因父親的那句話我坐在老屋子的臺階上望著那些一行一行的蔥樂了一下午。
你聽過豆莢炸裂的聲音嗎?那是世界上最飽滿、最幸福、最美好的炸裂聲。如果我覺得有值得慶祝的時刻,我的秘密方法是:摘幾把豆莢,放在老屋子向陽面的.臺階上,安靜而又期待地聽它們被那太陽的一句笑話逗得突然炸響的“噼噼啪啪”的笑聲,那狂喜、幸福的炸裂!美好的靈感,炸得滿地都是。文章,還用得看你去冥思苦想嗎?面朝土地,謙恭的低下頭來,拾過籃子里的,全是好文章。
老屋子寂寞嗎?有時候是有一點兒。雜亂的蛙聲填補了老屋子傍晚的寂寞,喧鬧的犬吠聲填補了老屋子夜幕降臨的寂寞。叮當的雨聲填補了老屋子夜晚的寂寞,輕快的鳥鳴聲填補了老屋子黎明的寂寞,我與伙伴的笑聲,大人們的言談聲填補了老屋子白天的寂寞,所以老屋子很快樂。
“物是人非事事休。”我不得不發出感嘆,如今已離開老屋子已久,不知他是否安好,會不會寂寞……
老房子作文14
曾經的夢已碎,如今的我已累,我該去往何處?哪里才是我的歸宿?
——題記
冬日雪花飛舞,我用心觸摸那些個新建成的房屋,可那種溫暖的感覺早已逝去,指尖徒留一片冰涼。白色華麗的衣柜,舒適的英倫風格沙發,大得不能再大的床,雖然新潮,極美,但卻依怕不及那溫暖的土炕,媽媽那輩的木沙發以及帶著木紋的柜子。房頂上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璀璨的光,但是我懷戀的是那樸素的青瓦。
不知什么時候,家中的老房子逐漸消失了,可我感覺昨天的記憶猶在,歡聲笑語仍在我耳邊徘徊。
記得啊!老房子的糧食房中,爸爸買了幾個好大好大的糧倉,小小的我躲在后面玩躲藏貓貓時誰也發現不了,其他小伙伴都陸續被找到,我卻依舊安全地藏著,最后無可奈何時,還裝摸做樣地喊:出來吧,我們看見你了。嘻嘻,她們可真會編瞎話。也有人問我,藏在哪兒了?我才不告訴她,我在糧倉的懷里哩!
記得啊,老房子里還有一個小花園,爺爺喜愛的牡丹花,媽媽種的嗽叭花,奶奶的小雛菊……花花綠綠,十分養眼。我呢,就拿著從爺爺那兒順來的小鏟子,媽媽那兒牽來的白菜種子,小心翼翼地播種著。夏末,當我發現長出來的是生菜而不是白菜時,小哭了一場,可當大家夸我種的菜好吃時,轉眼又破涕而笑。
記得啊,老房子后院還有一棵櫻桃樹,一棵杏樹,以及我至今叫不出名字的`果樹。春天時,開滿了大大小小,顏色不一的小花,摘一支別在耳邊,突然覺得自己長得蠻不錯,夏天時,果樹結出了青澀的小果子,能湊合“孵小雞”(游戲的一種,把青澀的果子塞在耳朵里)。秋天時,果子成熟了,只見老爸把果子一包一包裝好,東一家西一家地送,都不給我留點,滿臉不開心,直到奶奶遞給我一包果子時,心情才變得雀躍起來。
老房子載著我滿滿的回憶,那房里仍似有往日的歡聲笑語,那花園里,仍似有我幼小的身影,那樹仍似有碩果累累,可如今卻……
“老房子,新房子,新房子不如老房子……”
——以此致我逝去的童年以及老房子
老房子作文15
父若老屋,老屋若父。
——題記
記憶中的我生在哪兒,住在哪兒,我的根在那兒。它沒有樓房的高大洋氣,也沒有別墅的豪華氣派,但它卻是我童年美好記憶的樂窩,以及我對父愛含義的更深詮釋。
聽母親說,她嫁進我們家之前,我們家非常窮,一家人擠在太爺爺留下來的一間簡陋矮小的老房子里。我出生后,爺爺分了家,二叔一家搬了出去住上了新房子,而我們一家依舊住在老房子里。老房子雖然簡陋、矮小,但因母親勤快,把家中收拾的井井有條,倒給這老房子增添了一絲別樣的韻味。
小時后的我,總喜歡纏著父親去老房子后面蕩秋千。我坐在秋千上面,父親用手輕輕一推,我便“飛”了出去,那時的我總覺得時間真好啊,真希望時間可以永遠定格在那一刻。漸漸地,我長大了,上學了,與父親之間的話越來越少了,再也找不到以前那般親昵的感覺。老房子也在經歷了幾十年的風吹雨打之后,變得破舊,陰冷……終于,父親決定拆了老房子,蓋一座新房子。當面前那座陪伴了我十二年的老房子轟然倒塌時,我的`心猛地一涼,感覺好像有什么東西丟失了,空落落的。
上了初中,住進了學校,與父親見面的次數更少了。父親本身就比較嚴肅,我們待在一起時,他除了問我一些與學習有關的問題,其余就只剩下漫長的沉默,乏味的很。我以為,我長大了,父親就不愛我了,就如同老房子一樣,消失了,就再也找不回來了……上周星期五中午,我原本以為星期六早上的補課要取消了,便打了個電話給父親:“爸,我今天晚上要回來,不補課了!”“哦,你想吃什么告訴我,我讓你媽給你做……”他說。“嗯,隨便吧!”不到兩分鐘的通話,乏味極了。回到家后,與母親閑聊時,母親偶然問起:“你星期五是不是給你爸打電話了,他可高興了,老是對我說“鳳兒給我打電話了“。”聽著母親的話,我不禁熱淚盈眶。我原本以為父親不愛我了,沒想到我給他打了一個電話竟讓他高興了好幾個小時。我猛然發現,原來父親真的老了,腰不似以前直了,頭發不似以前黝黑了。那一瞬間我才明白,原來父親對我的愛是那么深……眼前突然就浮現出了他曾經對我的諄諄教誨,以及生病時他送我去醫院的溫暖懷抱……
父若老屋,老屋如父。老房子的溫暖會永遠留在我心中,父愛會伴我走得更遠!
【老房子作文】相關文章:
老房子作文10-03
老房子的作文05-11
老房子的故事作文05-07
我家的老房子作文10-27
老房子的作文范文05-11
老房子作文800字03-23
老房子里的故事作文06-06
老房子作文15篇[熱門]11-01
[優選]老房子作文15篇10-14
老房子作文實用【9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