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都去哪了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時間都去哪了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時間都去哪了作文1
今年春晚之后,一曲《時間都去哪兒了》紅遍大江南北。人們在歌聲中感嘆時間流逝,也紛紛捫心自問時間都去哪兒了。
是啊,來無影去無蹤的時間都去哪兒了呢?
小時候,時間就蘊藏在我們不斷變化的身高中。每長高一厘米,都是時間帶來的驚喜。而長大后,當身高不再變化,時間就成為了我們思想的奠基石。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在不斷拓展,人生的境界也在不斷提高時間融到了我們的頭腦,在思維之路上綻放朵朵鮮花。
赫爾岑說過:時間是鋪就思維之路的石板。的確,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時間成為了我們成長的沉淀,化作了我們腳下的磚石,使我們站得更高,看得更遠。
時光里發生的每一件事情并未消逝,也沒有流向什么人類無法探知的地方,它常常轉化為生活里實實在在的歷練,使人生境界不斷更上一層樓。
民國著名學者辜鴻銘,正是讓無形的時間轉化為高效的積淀。他精通六門外語,成為將《左傳》等國學經典譯成外文的第一人。他翻譯的文章信、達、雅,極富有東方的.智慧和西方的幽默。他的語言學習,正是在時間積累中不斷獲得提升。他學英語,花了兩年時間,背誦、研讀莎士比亞的所有作品;他學德語,又花了兩年時間,背誦、研讀歌德的《浮士德》其他語種的學習也大都如此。在這里,分分秒秒的時間成為他品讀每一門外語的切身體驗,從而給予他豐厚的文化積淀,使他學貫中西,卓然成為一代語言大師。時間走進了他的知識庫,成為他知識融合發酵的催化劑。
遙想西晉時期,兩位熱血青年祖逖、劉琨,更是讓寶貴的時間跑去長久地陪伴聞雞起舞的英姿,報效國家的壯舉
古往今來,多少志士仁人惜時如金,成為鞭策我們后人的楷模。
一寸光陰一寸金的格言,我們從小聽到大,卻很難真正讓寸寸光陰轉化為堅持不解的行動。對于時間,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它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把它累積成進步的足跡。
時間都去哪兒了?時間要去豐富我們的知識庫,鋪就我們的人生路。
時間都去哪了作文2
最近,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可是日子并沒有變少,每星期還是七天,每天還是二十四小時,每小時還是六十分鐘。我的時間都去哪兒了?
有一天,我遇到了一個自稱是“節約時間先生”的人。他從口袋里拿出一個寫滿了一些古怪文字的小本子,悄悄地對我說:“我知道你的時間都去哪兒了,你想知道嗎?”
我好奇地問:“它們都去哪兒了?我正發愁呢。”
他說:“首先,‘磨蹭’偷走了你很多時間。該睡覺時,你總是不愿意放下手中的玩具,說:‘我還沒玩夠呢,再過三分鐘睡’,結果每天都浪費了十五分鐘。該起床時,你老是會說:‘好困啊,再睡兩分鐘吧’,結果一下又睡了十分鐘。該寫作業時,你經常會說:‘太累了,等一會兒再寫吧’,結果半個小時過去了,你還沒開始動手。動手做的時候,你又多花了五分鐘削筆。”
“其次,‘精力不集中’搶走了你不少時間。吃飯的時候,你不停地和同學講話,結果食堂的燈都快要關了才吃完,每個中午足足浪費了十分鐘。你做作業時聽到爺爺奶奶講話,總要搭個腔兒,每天至少浪費五分鐘。你練字時還總想著找同學去打籃球,每次走神也會浪費三分鐘。”
“還有,‘重復返工’也盜走了你的一些時間。本來今天應該過的課文,背的時候有不少錯誤,被組長要求重背。本來第一個完成的.課堂作業本,由于書寫問題被老師發回重做。本來半個小時就能練好的琴,結果彈錯了好多地方,被媽媽要求重彈。這些都浪費了不少時間。”
……
說完以后,“節約時間先生”拿出隨身攜帶的計算器,又幫我算了一筆賬。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我一天浪費的時間已經足足有兩個小時多了。這樣看來我每天只剩下不到二十二個小時,怪不得,總是感覺時間不夠用呢。
我感到既吃驚又羞愧。看來我一定要改正這些缺點,守護好我的時間!
時間都去哪了作文3
時間都去哪兒了?再稀松平常不過的問句,卻如一粒石子落入潭中,伴隨著清脆的聲響和叩起的浪花,漣漪翻涌蕩滌著我的心事。
小時候,時間是一把蒲扇,我在這頭,奶奶在那頭。
臨山的田間,被落日照得金黃,幾只花腳蚊子在老太的蒲扇間不斷地飛舞又落下。飯飽之際爬上門前的藤椅,奶奶在藤椅旁小心翼翼地用那把蒲扇不緊不慢地為我驅趕著蚊子,每過一會就會問我熱不熱,有沒有被蚊子咬到。燈光下,影子偷摸摸地模仿著我們,我依稀能夠看到蒲扇的影子倒映在墻上悠然的模樣。慢慢地,我就在奶奶和鄰家老太的方言中,沉睡在滿是星光的夏夜中。那把蒲扇不漂亮也不昂貴,僅僅是用幾根枯黃的小竹片編制而成。但它卻包含著一絲鄉愁,那一抹淡得幾乎聞不到的鄉愁。
長大些,時間是一碗粥,我在這頭,奶奶在那頭。
時光荏苒,我去學校住宿了。我腸胃不太好,吃錯東西了,就是上吐下瀉的結果。我每每肚子疼的時候,奶奶就會做上一晚白米粥。奶奶在燃氣灶旁小心翼翼地控制著火候,每過一會就提起蓋子,攪動著砂鍋里的米粒。慢慢地,那一顆顆小米粒就在“咕嚕咕嚕”的沸水中變得粘稠,米粒也不再清晰。撒上幾粒白糖,這也便是我的`主食了。這一碗平淡無奇的粥里,包含著祖孫情,普通卻又濃烈的情誼。
后來啊,時間是一趟列車,我在這頭,奶奶在那頭。
我在異地求學而不得不與奶奶分隔兩城。車站里,一半是相聚的人,一半是分離的人。分離總是難舍的,奶奶總是淡定地和我說拜拜,可是當看著我拿著行李從樓梯間一步一步走下去直至我離開時,奶奶眼里的淚水開始打轉。回到家里時,會默默地走到我的房間,坐在床邊,開始了對下一個相聚的期待。這趟列車,包含著奶奶對我的思念,默默的思念。
時間都去哪兒了?簡單的問句叩擊著心靈。時間都融在奶奶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關心問候里,伴我成長了二十多個年華歲月。
【時間都去哪了作文】相關文章:
時間都去哪了的作文04-20
時間都去哪了作文04-03
征文時間都去哪了05-07
時間都去哪了大學作文10-22
時間都去哪了勵志文章05-12
時間都去哪了初一作文01-24
時間都去哪了作文800字04-14
以時間都去哪了為題的作文05-08
時間都去哪了說明文550字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