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發展作文7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發展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發展作文 篇1
“共享”這個詞眼隨著現代化生活的發展,逐漸廣泛地被人們所熟知。作為一種新興的資源利用方式,它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何種影響?
“嘀嗒”隨著車鎖在二維碼的掃描下滑開,“共享經濟”籠罩下的一天隨之打開序幕。踏著一抹穿過清晨灰暗茫茫的人流,鮮艷的色彩給人帶來的是便利生活的愉悅。下午放學,隨手拈來路邊另一輛閑置的共享單車,在落葉小道中來到一家不起眼的小書店,靜靜逛上三五分鐘,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借閱幾本好書。出門才發現雨點已漸漸落下,轉頭借來一把厚實的大傘,在欣賞雨景的同時,向家中不緊不慢地走去……
在如今現代化的生活中,人們對觸手可得的便利有著越來越發強烈的渴望。改變是因需求而生的,快節奏生活是“共享時代”到來的催化劑。共享時代的的確確從每個方面簡化我們的生活,便利我們的生活。“共享時代”從資源角度來看,也是一種多次利用的'過程。一本書讀過一次可能將永遠無聲無息地躺在書架上,而“共享”大大提升了每一件物品的利用價值。這樣看來共享經濟和資源可持續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人們的生活理念總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改變,“共享時代”則社會理念的一次新的轉折點。共享單車的出現緩解了高峰時黑壓壓的車流,共享書店讓更多人重新關注閱讀,共享籃球讓體育運動重回人們生活。“共享”有著不可忽視的社會引導價值。
在信息觀念碰撞的如今,質疑是不可消滅的聲音。破損的單車雜亂無章地堆放在城市一角,錯雜的色彩,灼得眼簾越發生疼。共享單車大大影響了市容,是否應該被取消?問題的暴露如同警鐘,塞起耳朵只是掩耳盜鈴,問題不會因此消失。“共享經濟”如同國民素質的“照妖鏡”,反應的是如今最急需解決的問題。如何對待公物,如何為自己造成的后果負責,這些意識是部分公民所缺失的。隨之而暴露的便是社會管理力度的缺失。無法要求每個公民自覺守法,那就用管理手段來填補空白,加強公民意識。派專人維護共享用品,加以一定懲罰,這些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加大宣傳呼吁,這才是從本質上提升。“共享時代”并不是催化了問題,而是一種考驗,為未來的社會發展必要因素奠下一塊基石。
當然如今大量涌現的共享經濟初衷卻發生了微妙改變,社會公益變成了商家的噱頭競爭,這不僅有擾了社會秩序,也埋下了不良風氣的種子,這才是真正應該杜絕的。
共享時代既順應了現代化的快節奏生活,又為日后發展打下基礎是值得提倡值得利用的。抓住“共享”之機,改變生活,刷新觀念,提升素質正是我們所應該做的。
發展作文 篇2
60年光輝歲月彈指一瞬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看,青藏高原脈動的祖國;看,黃土高原起伏的祖國;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祖國;看,群峰騰躍、平原奔馳的祖國。
作為90后的我們,沒有經歷過戰爭的硝煙,沒有體會過艱苦的味道,沒有感受到饑寒交迫。爸媽總說,我們是生活在溫室中,不食人間煙火。爺爺奶奶說,我們是趕上了好時代,趕上了改革開放的好政策。雖然新中國的建設及改革開放時的艱難歲月我們沒有經歷,但是我是知道那時的中國民不聊生,滿野戰亂。媽媽說,其實我們這代90后就是中國建設改革開放大業的'成果,中國發展變化的見證。因為我們真正的見證了祖國的成長,同時我們自己也在和祖國一起成長。
媽媽說,她們小時候只有一身新衣服,就是過年的時候外婆買點新的布料,給她們做身新衣服,就幸福得不行了。平日里總是穿的大人們穿過的舊衣服,有時候甚至連尺寸都不改,就那么穿。還說最幸福的一次,就是在上了中學以后,外公從西安回來買了一種叫“尼龍”的衣服回來,媽媽說,那是第一次穿到買的新衣服。
而我們,穿棉衣棉褲白網鞋,長大了穿阿迪,耐克,杰克瓊斯。從小到大過年的新衣服就有好幾套。平時過季買衣服更是必然的,挑牌子就挑的眼花繚亂。
媽媽說,她們小時候吃的都是焦殼窩窩頭,苞米面之類的五谷雜糧,一年就吃幾頓白面,肉類基本沒有,沒有哪個人家舍得把雞殺掉吃肉。最好的就是平時自家種的蔬菜吃,過年時候家里才吃些又很少肉的餃子。
而我們現在,吃白面吃的不耐煩,天天想吃窩窩頭,覺得那是美味。每周的生活改良就是不吃白面,不吃餃子。所有的美味都盡收眼底,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是我們隨便就可以實現的小事。
這就是我們親愛的祖國,我們的母親!這里有杰出的科學家和文學家的故事,也有為祖國建設奉獻終身的實業家的故事,還有很多普通平凡的人們的事跡,愿我們隨著這些文字,一起來收獲同為中國人的感動與驕傲!讓我們一起為祖國的繁榮和未來奉獻自己的青春……
發展作文 篇3
在古代,人們的通訊設備十分落后,思鄉心切的游子,想給家鄉的親人寫封信報平安,訴說思念之情,往往要經歷幾番周折。等待的過程是漫長而又煎熬的,短則幾個月,長則一、兩年,有時信送到了,消息卻早已過時了,有時信送到半路卻沒了蹤影。詩人岑參感慨頗深地寫下了“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的詩句。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想到了用馬拉車來送信。一輛車由四至五匹馬來拉。這樣的傳遞速度稍快了一些,但對于思鄉情切的游子們,還是太久了。再后來,充滿智慧的古人們設立了驛站,中途為郵差換上一匹快馬,使書信的傳遞變得越來越快!
到了十九世紀,人們發明了帆船,發明了汽車、火車等交通工具。這些交通工具使送信的時間又縮短了許多。路程短的,幾個小時就能送達,路程長的,也不過幾天時間,就能將信息快速傳遞。人們的通訊也因此便捷了許多。從此,人們進入了全新的'信息時代。
而到了現在的二十一世紀,人們又將傳送信息的時間縮短到了極至。現在,人類發明了手機、電腦,隨便鍵盤一敲,打一通電話,這些時間的長短都是用秒來計算的,再也用不著像古人一樣“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偌大的地球秒變成了“地球村”。
科技在發展,社會在發展,人類也在不斷地進步。就單從通訊這一方面來說,人類已經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瞬息萬變,我們也要跟著變。要讓自己趕得上時代的步伐,人總是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成長,不斷使自己變得更完美。如果不變,就會被社會淘汰。
讓我們一起努力,使自己變得更強,使社會變得更美好吧!
發展作文 篇4
71年來,中國經歷了滄桑巨變。我們每一個人都隨著祖國一起快樂地成長。
我的家鄉瑞嶺村位于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古樹大道旁,是一個風景如畫、依山傍水的好地方,也是遠近聞名的盆景之鄉。這里沒有城市的繁華、喧囂,也沒有城市的高樓大廈,這里不像都市那般光彩奪目……但這里的青山綠水孕育了我,也承載了我的童年。
中國的發展有目共睹。幾十年前,當中國的農民還揚著鞭子吆喝牛兒耕田的時候,西方國家已經實現農業的'機械化了。現在,我們也發展起來了。我們自豪于國家的文明,驕傲于國家的強盛,這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民努力的結果。我們青少年也不能停止前進的腳步,我們肩負著讓中國雄于地球的重任。
我們中國改變了,社會改變了,家庭改變了,我自己也改變了,變得越來越好了。從前我們國家經濟落后,科技不發達,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有些人一年最多只吃得上一次肉。現在國家實施“精準扶貧”,人民慢慢地富裕起來了。
我的家鄉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到處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盆景讓家鄉的人們富裕起來了,種植盆栽的面積不斷擴大,很多村民都建了新房,買了汽車,村里的路也越來越寬,由原先高低不平的泥濘路變成了如今又寬又平的水泥路。
國家現在強大了,我們也要爭當祖國好少年,勇于攀登科學高峰,用我們的智慧和勤勞的雙手讓民族振興,讓祖國越來越強大。
發展作文 篇5
現在,科學技術正在日新月異地發展著,現在,我們的身邊也比以往多出了許多高科技的物品。以前,我們燒飯都要用爐子來燒火,但現在,我們已經多了一個幫手——電磁爐。 我家就有一臺電磁爐,雖然它小巧玲瓏,里面卻蘊藏著許多功能。它的上面有一塊正方形的瓷板,瓷板的表面光滑細致,可功能卻竟然是最少的一個,但同時也是最主要的,因為電磁爐需要靠它把熱量傳播給鍋,然后,鍋把熱量傳播給食物。在瓷板的正前方還有一個傾斜的軍營。在這個軍營中權力最大的要數指揮員——開關將軍了!
只要按一下開關鍵,那些驍勇善戰的'將士們就會向敵軍開火了,如果再按一下開關鍵,將士們就會停止猛烈地攻擊,稍作休息,等待下次進攻。在開關鍵旁邊,還有兩個略小一些的按鍵,他們分別是增火將軍和減火將軍。這兩個官職雖說不是最好的,可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只要減火將軍一宣布:減小火力!將士們便會乖乖的聽從指揮,反之,增火將軍一下令,也會有同樣的效果。但是,本事最絕的還是功能鍵,把功能鍵調到煎炒鍵,就能瞬間把敵人給打得屁滾尿流,落花流水。
了解了電磁爐的功能,我腦子里又冒出了一個新奇的問題:電磁爐不用火,那怎么發熱呢?我上網查詢了資料后了解到:微波爐加熱的原理是利用水分子的電偶極在電場中會轉向電場的方向,當微波進來時,電場是來回變化的,使得水分子為了要轉向電場方向而隨著電場轉動,這樣的轉動就是熱量的來源。
怎么樣,聽了我的介紹,大家一定對這小小的電磁爐刮目相看了吧!想不到這電磁爐還有這么大的內涵,可想而知,科技發展對我們生活的幫助可真大啊!
發展作文 篇6
充滿期待的新學期到了。我覺得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不足之處,新學期我希望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所進步,盡早改掉自己身上的缺點,懂得自我約束,懂得感恩,做一個好學的人,一個文明的人,不斷進步的人。為了達到這些目標,我給自己制定了一個學期發展計劃,并且認真去執行。
第一,在新學期我要做一個愛學習愛充電的孩子,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遇到問題要獨立思考,作出判斷,無法解決的問題要積極向老師、同學或家長請教,要把自己的學習任務完成好,做一個負責的`人。在新學期我還要把自己的字練好,要寫端正,要寫得又快又好。
第二,自信是成功第一秘訣,也是成功不可缺少的條件。新學期我希望自己做什么事都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在新學期我也要培養對任何知識的學習興趣,做一個勤奮的孩子,在知識的海洋上航行。
第三,新學期我要積極結交新朋友,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快樂,自己快樂也要帶給別人快樂。朋友之間互相學習,互相幫助。我要和好朋友一起助人為樂,別人有困難時要盡量幫助別人。
第四,新學期我要培養自己對閱讀的興趣,做到好書日日讀。每天堅持閱讀半小時,充分去體會閱讀的快樂。
第五,在新學期我要做個懂得感恩的人,學會感恩。我們要感恩幫助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幫我們渡過了難關。我要感恩老師,感恩父母……是老師和父母等人的關愛伴隨我們長大。
我會認真執行我的計劃的。我相信,我能行!
發展作文 篇7
一 兒童作文心理發展動因淺探
甲:作文教學心理研究和教學實踐經驗告訴我們中小學生(兒童)作文能否取得進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本人能否發揮積極性和主動性。積極性和主動性乃是個人心理動因的具體表現,因此,改革作文教學,提高兒童(指中小學生)作文水平必須充分考慮他們作文心理發展動因的特點。為了揭開兒童作文心理的奧秘,讓我們就從這個問題談起吧。
乙:這個問題確實很重要。長期以來,我們的作文教學從作出知識系統出發的研究頗有成績,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但是我們也不能不看到,中小學生普遍厭惡作文、畏懼作文、不想作文的心理狀態還沒有得以很好改善。能夠把作文看成是一種“生活的需要”,是一件“愉快的事”,從而進人“引筆行墨、快意累累”的作文境界的學生畢竟大少。面對這種狀況,努力探索兒童的作文心理奧秘,認真研究作文心理發展動因的問題,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不過,關于這一問題,據說目前還存在著不同理解。袁老師,是嗎?
(一)動因——兒童作文地理的內部矛盾
甲:是的。我們探討兒童作文心理發展的動力和根本原因問題,必須堅持以辨證唯物主義哲學為指導。
按照辯證唯物主文觀點,兒童心理與所有其他事物一樣,其發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內現,位于兒童心理的內部矛盾,這個內部矛盾也就是兒童心理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
乙:這就是說,兒童作文——這一種以語言為工具的人腦的心理功能的實踐活動,其發展的動因是兒童作文心理的內部矛盾。
甲:不錯。從兒童作文心理的發展來說,其內部矛盾就是兒童在實踐活動中產生的作文的新需要與他們原有作文心理水平、心理結構之間的矛盾。
(二)原有作文心理水平與新的作文需要
乙:從這一觀點出發,理解兒童作文心理發展的內部矛盾,首先就得分析這一矛盾的兩個方面,弄清什么是“原有作文心理結構及水平”、什么是“作文的新需要”。
⒈原有作文心理水平
甲:先說原有的作文心理結構及水平吧。我們知道,心理是人腦在實踐活動中對客觀現實的反映。這種反映的結果,逐步構成人的心理的完整結構及其水平。在兒童作文心理的內部矛盾中,代表著舊的、比較穩定一面的原有作文心理結構和水平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是包含復雜構造的多種心理因素的總和。它大致由下列成分組成:
①觀察力、記憶力、思維力、想象力等各種作文心理能力的發展水平;②語文知識、寫作知識的水平,語言理解、表達能力的水平;③興趣、愛好、情感、意志、習慣等非認知因素的水平;④生理、心理發展的年齡特征及表現;⑤注意力、心境、態度等當時的心理狀態。
原有的作文心理結構及水平既有積極的因素,又存在著不足的、或有待發展的一面。
⒉作文的新需要
乙:看來,兒童作文心理內部矛盾的另一方面——兒童在實踐中產生的種種作文新需要,在兒童的作文心理發展中,則是經常代表著新的、比較活躍的一面的。
按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觀點,任何人不管做任何事,都出于自己的需要。而任何需要,都是在一定的生活條件下,即在一定社會和教育的要求或個體自身的要求下產生的對于一定客觀現實的反映。我們應怎樣理解兒童的作文需要呢?
甲:兒童的作文需要通常是由社會和教育對兒童的要求轉化而來的。這種需要是多層面的,它主要有——完成學習任務、避免作文不合格或作文成績下降威脅的需要;渴望同父母、老師、伙伴交流見聞感受的需要;完成集體交給自己匯報、總結、調查等任務的需要;希望自己作文成功,使自己的才能得到他人公正的評價和稱贊,獲得同伴尊敬的需要等等。
⒊新的作文需要與原有作文心理水平的關系
乙:作文教學心理研究指出,我們理解兒童作文心理發展的內部矛盾,還必須注意認識矛盾的兩個方面的辯證關系,也就是兒童作文新需要與原有作文心理水平之間互相依存、又互相否定矛盾統一的辯證關系。
甲:這種辯證關系告訴我們:在生活實踐和作文教學的影響下,兒童總是在原有作文水平上不斷產生新的作文需要,而原有的作文水平又總是滿足不了新的作文需要,這就會推動兒童努力去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作文水平提高了,矛盾雙方達到一致,統一,矛盾得到解決。而隨著兒童作文心理水平的發展,就會產生更新的需要,形成新的矛盾,推動兒童進一步提高自己。就這樣,矛盾不斷地發生、不斷地解決,兒童的作文需要與原有作文心理水平不斷處于矛盾統一的過程中,推動兒童作文心理不斷向前發展。
乙:以小學低年級兒童寫話能力的`發展為例。低年級兒童通過閱讀,掌握了一些漢字、詞語、句式以后,就會逐步產生書面表達的需要。在他通過努力學會用一兩個簡單的句子寫話、寫日記、寫留言條以后,書面表達的需要得到了滿足,書面表達能力有了提高,他感到很愉快。但隨著這種新的水平的逐步形成,他就會逐步產生新的需要。因為單*一兩句話,并不能進一步滿足他交流信息、傾吐感受的需要。因此,就推動他進一步去學習運用一些比較復雜的句子,學習聯句成段。
(三)引發作文需要 促進作文心理發展
甲: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教師的任務就在于創造條件,使作文教學的內容和形式適合于兒童心理發展的這一內部矛盾,在兒童原有的心理水平基礎上不斷引起新的作文需要,從而引導兒童積極參與作文活動,促進他們的作文心理向前發展。
乙:袁老師,您舉一個具體教例說明一下吧。
甲:好,讓我們以一個中年級教學片斷為例來探討探討。譬如——
學生們學習了《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后,被課文中所描述的小興安嶺美麗迷人的景色所打動,一個個心馳神往。執教的蔡燕老師就根據孩子們這一心理,及時組織了一次想象作文訓練活動。
課堂實況 斷一
甲:你看,蔡老師班上的孩子們,發言的積極性多高!
乙:是的。看得出,通過閱讀課學習,學生們都很喜愛小興安嶺這個地方。對從沒去過的又很喜愛的地方,誰不想去看一看、玩一玩呢?
甲:蔡老師正是抓住了學生們這一心理,采用了“假想旅行”的形式,引導學生想象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象,然后又啟發學生假設想象:“到了小興安嶺想干些什么?”由于表達內容有課文為憑借,語匯、表達方法有課文可供參考、借鑒,學生們在已有作文水平的基礎上經過努力達到老師提的這兩個要求并不十分困難,于是,他們內心對小興安嶺的喜愛、向往之情就轉化為表達欲望,為完成這次想象作文提供了心理需要。
乙:您的分析令人很受啟發。像這樣的作文訓練設計,確是具有心理學意義的。
甲:為了激起孩子們產生作文的需要,引導他們積極投人作文活動,蔡老師在這次作文訓練中,還作了怎樣的安排呢?讓我們再看一個教學片斷吧。
課堂實況 片斷二
乙:在這一教學片斷中,蔡老師是怎樣根據兒童心理,引起他們作文需要的呢?
甲:從內容上說,無論是教師引導全班學生假想活動的過程,還是在小組討論時,教師針對具體活動對個別學生的提示、點撥,都能把學生的假想引向深人、具體,并進一步激起了學生表達自己假想內容的欲望。從訓練的形式說,蔡老師讓每個學生在小組里暢所欲言,又鼓勵大家在全班交流,這對激起學生想說、要說,爭取說好都很有積極意義。
作文心理研究指出,為了滿足這種種需要和欲望,兒童內心會產生一種力量,推動他們在聽和說的過程中努力調動知識積累,更自覺地吸收、運用課文中種種知識,更認真地練習表達,提高自己。正是這一原因,課堂上言者侃侃而談,聽者津津有味,在全班交流時,幾乎人人都舉手要求發言。這情景真令人高興。可以想見,學生寫出來的作文一定是具體實在,饒有趣味的。
乙:是啊,一些原來不一定想說想寫的學生,經教師這么一啟發,一點撥,最后也都興致勃勃,躍躍欲試了。可見,在作文教學中,引起兒童產生作文的需要,對引導他們參加作文活動,促進兒童作文心理發展是多么重要。
乙: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兒童作文需要的強弱關系到他們一次次具體的作文活動的成敗。
甲:是這樣的。
【發展作文】相關文章:
發展的作文08-26
發展與保護精選作文12-09
未來的發展作文精選04-21
中國的發展作文04-22
中國的發展作文精選04-07
祖國發展的作文12-09
在繼承中發展作文04-02
制約與發展的高中作文05-02
【精選】發展作文3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