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市一季度經濟發展的工作總結
××*市今年經濟發展勢頭良好。1至3月,該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25.85億元,增長11.3%,創歷史同期新高;工業經濟提速增效,增加值同比增長16.8%;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引進“三資”開發農業取得新成效;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67億元,同比增長28.9%;實現財政收入2.1億元,同比增長37.3%。
1至3月,××*市全部工業、列統工業分別實現產值60.8億元、23.9億元,產值、銷售增幅均在20%以上;列統工業累計實現利稅2.39億元,同比增長62.2%;全市工業用電量3.0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1.2%。3000噸鋼簾線技改、通裕紡織二期擴產、協康家用紡織品、希爾發“aod”精煉高效連鑄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投產。
。敝3月,該市實施投資100萬元以上的項目149項,總投資11.22億元,當年完成投資3.85億元,同比增長43%。投資500萬元以上的項目75項,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項目22項。全市協議利用外資398.5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42.9萬美元。工業園區建設步伐加快,開發區、昭陽工業園今年已分別引進項目18個、20個,引進資金1.19億元、1.73億元。戴南新材料科技園規劃面積達萬畝,目前一、二期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展開。張郭萬畝民營科技園已有36幢標準廠房開工建設。私營個體經濟蓬勃發展,今年新注冊登記企業達375家。
去冬今春,該市新栽林木521萬株,意楊成片造林3萬多畝。今年一季度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1.05萬人。目前,全市在手洽談和正在實施的農業項目31個,預計總投資2.56億元,其中,缸顧天演速生意楊育苗基地、城北農貿市場、大垛鮮切花生產基地、竹泓苗木基地等項目已進入實施階段。
。敝3月份,該市完成城建總投資2.2億元。先期實施的金東門、英武北路地塊近千戶拆遷工作基本結束;長安北路已完成工程量的35%;滄浪河風光帶、豐收南路綠化、南滄綠苑等工程都完成了前期規劃、設計工作,正積極準備組織施工。公路交通方面,戴張連接線已累計完成投資2481萬元,分別完成路基和橋梁安裝任務的71%和85%,7月底可全線貫通;昌合公路、高興東南繞城段分別完成了施工圖設計及招標工作,6、7月份可開工建設;泰州、××*機關今年掛鉤幫扶27個村建設通村公路,目前已有26個開始施工。(李 綱)
又訊 海陵區上下齊心協力,動員各級領導干部咬住“兩個目標”,落實抗擊非典和發展經濟的黨政領導“雙重責任制”,全區經濟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工業經濟運行質態明顯改善。1至4月,完成全網部工業總產值20.59億元,同比增長15.75%。其中列統工業完成產值13.85億元,同比增長25.79%;實現銷售收入11.85億元,同比增長44.51%;實現利稅4283萬元,同比增長32.39%,增速創建區幾年來的新高。
區屬企業改革穩步推進。截至目前,列入目標考核的27家區屬改制(破產)企業中,已有26家企業形成了改制方案,置換職工身份1303人。
外向型經濟成效明顯。截至4月底,全區實際利用外資451萬美元,是上年同期的4.47倍;實際招引內資2.33億元,完成年計劃的28.95%;一季度完成外貿自營出口757萬美元,同比上升47.42%。
固定資產投資增速較快,服務業持續健康發展。1至4月,全區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27億元,同比增長134.72%,增幅列四市二區之首;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75億元、服務業增加值5.1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32%和12.3%。
財政收入和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增長較快。1至4月,完成財政總收入1.28億元,同比增長26.88%,財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上年的10.98%提高到12.47%。一季度,全區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為3025元,同比增長22.17%,增幅居四市二區之首。
【市一季度經濟發展的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市志辦第一季度工作總結11-29
市衛生局第一季度工作總結07-12
一季度工作總結06-22
一季度工作總結12-01
一季度工作總結12-27
一季度的工作總結02-06
有關一季度工作總結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