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考思想品德復習教學工作指導意見
一、時間安排
1 、系統復習階段:結束新課~ 4月底
2 、重點復習階段: 5月~ 6月上旬
3 、自我調整階段: 6月中旬
二、復習建議
(一)、認真研讀《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以及近幾年的中考試題
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修訂)是備考的依據、方向。教師要認真學習新課標,吃透其精神,把對課標的學習理解和授課緊密結合,課標的使用不只是在復習中,而在新授課時就要開始注意運用。要圍繞新課標的三維目標來培養學生,要注重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和方法、技能的培養和提高,不能以“教”來代替學生的“學”。復習方式要靈活多樣,還學生一個活潑、愉悅、自主、探究的課堂氛圍和學習環境。同時,一定要認真研讀《 中考文綜學科考試說明》,因為它是中考命題的依據和標尺,規定著中考思想品德的考試方向和范圍、難易程度等內容,因而教師應認真研讀“考試說明”部分,準確理解中考指導思想和中考命題的趨向原則,整體把握考查范圍及要求,明確中考思想品德各知識板塊、知識要點及考核要求,提高復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避免做無用功。
中考試題歷來是我們復習備考的范本,也是信度最高的試題,歷屆中考思想品德試題都反映了中考思想品德命題的特點和規律,變化中保持了較強的穩定性。分析中考試題的命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是我們復習備考不可缺少的環節。九年級思想品德教師要認真研究中考試題的命題特點、設問角度、答案要求,引導學生在做中考試題中總結規律,使我們的教學更科學、更可信、更有針對性。縱觀近幾年的中考文綜試題,就其中的思想品德試題而言,試題取材廣泛,試卷結構合理,突出能力立意,體現知識與能力的結合、理論與實際的結合、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的結合。這些都將是一定時期內中考政治命題的方向。
(二)、夯實基礎,提高能力
什么是基礎: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的學習興趣等,不單單是基礎知識,這也是有些老師的誤區所在。沒有教給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興趣,而是知識的強行灌輸。時間雖用得很多,效果卻不是很明顯。
由于開卷考試較大地提高了思想品德學科能力考查的層次,加強了思維能力的考查力度,減少了識記再認的題量和分值,于是在部分學生中產生了一種誤解:以為考試時翻一翻書和資料就可以找到答案,掌握基礎知識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提高能力。其實在知識和能力的關系上,兩者是統一的。學生在備考、應考時,一定要全面理解、掌握基礎知識,要做到全面理解、掌握基礎知識,復習時就應依“綱”據“本”。“綱”既《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本”既課本。
為什么要抓基礎:基礎抓實了,知識積累多了,方法掌握了,自然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歸納提煉的能力也就提高了。學生會以不變應萬變,達到量變到質變的飛躍。我們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僅要注意到學生知識的掌握,還要培養學生用 “ 辯證的思維 ” 思考問題方法。
單元復習是我們進入復習階段的第一步,是夯實基礎的階段。單元復習的目的是什么 ?思想品德的知識具有關聯性,所以單元復習可以將相關的知識聯系起來,進行關聯復習,以便更好地掌握基礎知識,從而提高能力。
怎樣做好單元復習,這是老師們最關心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課標要求。如果說在新授課中,我們只是注意了課本內容及知識的內在聯系的話,在單元復習中要深刻體會課標的要求。老師們經常聽說課標,但是具體怎樣用課標,課標和考試有什么聯系,有的老師可能還有疑問。在這點上往往是有些老師最欠缺的,即使有課標,也不會充分地去運用。在課標中規定了每個學習板塊的若干學習主題,圍繞著學習主題體現三維目標: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而這三維目標就是中考命題要達到的要求。
由于不是講授新課,所以要學生知道課程標準中要求達到的三維目標是什么。
屬于識記層次的學習要求,在課標中往往使用“列舉、指導、了解、說出、講述、簡述、復述”等行為動詞。屬于識記層次的要求屬最低層次,這類知識就多出現在選擇題中。
屬于理解層次的學習要求,在課標中往往使用 "概述、理解、說明、闡明、歸納、認識 "等行為動詞。此類知識的考察多屬于中等難度的題目。
屬于運用層次的學習要求,在課標中往往使用“分析、評價、比較、探討、討論”等行為動詞。此類知識多用于出屬于難度較大的試題,并且多用于主觀性試題的考察。
需要說明的是,三層次是互相聯系,缺一不可的。
另一方面,要將考點編織成“網”即知識網絡。這個知識網絡是思想品德學科概念、原理、觀點、基礎知識等內在統一的知識之網,考生要達到整體的迎考目標,必須依據考點積極主動地紡織知識網絡。通過考點的縱橫聯系、圖表梳理等方式,將所學知識加以概括、歸納,使之由點到線,由線到網,最后將所學知識網絡化,系統化。這樣,學生所學知識不再是一盤散沙,也不是一團亂麻,而是一個相互之間邏輯關系清晰、因果關系明白、來龍去脈清楚的知識整體。
總之,如果我們每個板塊、每個學習主題、每課知識都認真地按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的要求去做,學生就能從宏觀到微觀掌握思想品德最基本的線索和最基本的框架,扎扎實實打好基礎。
專題復習階段是在單元復習的基礎之上,再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的一個過程。這一階段要求打破教材次序,圍繞時政熱點,對相關知識進行專題復習。
(三)、關注社會熱點、焦點
思想政治課的一個鮮明特點是常教常新,即具有較強的時代性、社會性。它和社會熱點、焦點的聯系非常緊密。縱觀中考試題,都以近一年來的重大或焦點為載體來考查學生運用教材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就是說考查學生對教材和時事結合點的掌握。所以,在復習中我們要幫助學生找出教材內容與時事的結合點,然后運用相關原理或觀點去分析時事。這樣學生既掌握了基本知識,又關注了社會熱點、焦點,“雙基”也得以鞏固和提高。 為此,我們要重點關注熱點、焦點問題與教材內容的結合與滲透,善于運用所學知識對熱點、焦點問題進行多角度、多層次、全方位的認識和分析,從而提高我們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平時利用看電視、讀報刊雜志等方式關心國內外大事,關心社會、關愛他人、為自己負責,培養他們的國家意識、全民意識、集體意識。
另外還要關注學生的生活體驗和成長環境。 近幾年各省市中考試題所給的材料,多以學生的生活體驗為核心。這也遵循了新課標所倡導的“在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為他們正確認識自我、處理好與他人、與集體、國家和社會的關系,促進思想品德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幫助”的基本理念。所以,在教學中,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圍繞學生在生活實際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范,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引導學生多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學會生活。
(四)精選巧練,提高解題技巧與能力
思想品德答題的關鍵在于牢固掌握基礎知識,廣泛汲取課外知識,結合當今的熱點、焦點問題,并在學習中能熟練運用,通過訓練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現行的中考試題來看,中考題型在變化上更貼近于社會生活實際,試題的難度往往是“題在書外,理在書中”,純記憶的東西在整個中考中并不多見。因此,各位同學在整個復習備考過程中一定要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加強各種題型的訓練,以提高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訓練時,要精選試題,切不可搞題海戰術,而要通過精選名題進行練習,掌握解題方法、思路、技巧,學會舉一反三,提高解題應試的能力,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以訓練。
一要以問題為中心,向教材尋根問宗。在解題時,先要做到以問題為中心向教材知識點求索,尋根問宗,找到問題的“知識支點”,再組織解答。不要沒等理解問題的立意就盲目抄書。
二要加強對主觀性綜合試題的演練。從近幾年各省市中考試題看,客觀性試題比重減少,且難度都不大;而主觀性的綜合性試題比重增加,且難度加大。因此,在備考復習時,應適當加大對主觀性綜合試題的練習,以提高解答這類試題的能力。主觀性綜合試題最突出的特點是注重能力的考查。題目設計靈活、角度多變、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活于教材。但萬變不離其宗。“題在書外,理在書中,預料之外情理之中”。從形式上看,大多采用了設置情景方式,聯系當今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熱點問題,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要答好此類題目,必須認真細致地閱讀題目所給的背景資料,邊讀邊聯想其可能涉及和考查的課本知識點,做到思維開闊、分析透徹、表述完整,并有所創新。
總之,思想品德中考試題給老師和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時間緊,任務重,老師們一定要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狠下功夫,引導學生夯實基礎、提高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內追求最大的教學效益,爭取 2009年中考成績再上一個臺階。
【中考思想品德復習教學工作指導意見】相關文章:
中考數學的復習指導12-09
中考物理的復習指導12-09
中考作文復習指導12-09
中考復習指導中考政治時政12-09
中考語文復習指導內容12-09
中考物理復習指導匯總12-09
中考政治總復習指導12-09
中考物理復習指導總結12-09
中考物理復習策略指導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