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語文中考字詞復習反思
一、激發學生識記生字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識記
哥德說過:“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對識記材料是否感興趣,識記時有無強烈的動機,對識記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同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的主體,教給學生識記的方法,讓其能對識記有興趣、有動機、有能力主動學習,才是教學的最終目的,最終意義。正所謂“教是為了不教”。經常鼓勵學生在心中默念:“我一定會記住這組生字”。還經常結合所教生字,教給他們演唱會記的方法,,給學生講一講關于這個生字的故事、笑話,有自編的,也有社會流傳很廣的。也結合字謎記憶。學生在捧腹大笑中,認識了字的寫法,字與字的區別。在教學中,還讓學生自己說說可以用什么方法又快又準地記住這個生字。
二、有意義記憶與機械記憶相結合,多種器官共同參與,適當過度練習
在教學過程中,對所教生字進行有意義記憶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正確的做法。但學生記憶的特點是機械記憶能力稍強于有意義記憶,因而機械記憶也是必不可少的,要重視其作用、對于一個生字,我經常要求學生要動手、動眼、動口、動耳、動腦、書空,邊讀邊寫邊想邊記,多種器官共同參與學習。心理學表明,適當過度練習有利于記憶,在抄寫的遍數上,在已能識記的情況下,進行適當的超額學習。如學生抄一個生字5遍就能記憶了,那么,在此基礎上再多寫3遍,這樣既阻止了遺忘,又沒有引起學生的厭煩情緒,沒有加重學生的負擔,無意義的重復。
三、教給學生識字經驗,利用造字法識記生字
漢字是表形表意的文字,其字的來歷是有規律可循的。因而,教給學生造字的規律,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學生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半功倍。在教學中,簡略教給學生形聲、會意、象形、指事、等造字方法。教起來事半功倍,學生識記輕松。
四、合理安排復習、聽寫的次數和時間,加強反饋與鞏固
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可知,遺忘的規律是先快后慢,最后平衡。通常是教完生字后馬上進行鞏固一次,第二天聽寫一次,第三天鞏固一次,第六天又鞏固一次,半個月再鞏固一次。一個月后再鞏固一次,這樣,學生經常復習,彌補了記憶消失的痕跡。
【語文中考字詞復習反思】相關文章:
中考語文復習教學反思11-23
中考語文復習教學反思06-20
中考字詞句題目知識復習12-09
語文中考復習教學反思03-08
語文中考復習課的教學反思03-10
初中語文中考復習反思03-10
中考語文復習教學反思(15篇)09-26
語文中考復習教學反思范文11-30
中考語文復習教學反思15篇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