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變化征文600字
我的家鄉在郴州永興,幾年沒去,家鄉就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家鄉的變化征文,一起來看看吧。
家鄉的變化征文1
我的家鄉是富平縣莊里鎮,近幾年來,我們家鄉的變化真可謂是翻天覆地,令人意想不到,且聽我細細道來。
原來,人們住的是陰暗潮濕的土窯,最害怕下雨,每逢下雨;窯頂就滲入水,嚴重的時候都有塌了的危險,人們整天都在慌恐中渡過,窯洞里黑暗潮濕,有些人都得了關節炎,房間的擺設少得可憐,更談不上家用電器。冬天唯一的取暖設施是煤球爐,土窯通風不暢,煤煙味彌漫開來,使人窒息,甚至死亡。
當時的通訊設施極不發達,與遠方親戚聯系只能寫信,有時幾個星期才能收到,有急事根本毫無辦法,交通工具更是少之又少,連自行車都是罕見,孩子們因為交不起學費,上學只能成為他們的夢想,每天幫大人們放牧牛羊,在簡單的體力勞動者中度過一生。
但是改革開放后,我們的家鄉的面貌煥然一新,你看。
寬敞的小獨院代替了危險的土窯,平坦光滑的柏油路和水泥路代替了凹凸不平的土路,好多家都買了小汽車,出行非常的方便。桌子上每天都有大魚大肉和富含優質營養的蔬菜,家家每天都像過年一般。大人們爭先恐后的把自家的孩子送進條件好的學校,讓他們受到更好的教育。街道上,商店一家接一家,里面的商品應有盡有,琳瑯滿目,使人眼花繚亂,名牌服裝店的.顧客也絡繹不絕,來的時候手是空空如也,回去時候可是滿載而歸,人們每天都在幸福快樂中度過,生活像吃了蜜一樣甜。
與加拿大人合資的光宇水泥廠規模宏大,生產量大得驚人,遠銷國內外,地板磚廠也不遜色,幾百畝地那么大,企業興隆,在國內很有名氣。陜壓廠馳名中外,工人也從又臟又黑的小閣子樓搬到的寬敞明亮、視野開闊有電梯的高層,工人的收入也比原來高了許多,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現在我的家鄉莊里鎮已由一個農業小鎮變成了一個工業大鎮。
這就是我們家鄉這幾年來的變化,這都是因為黨的政策好,同學們,讓我們感謝偉大的黨,讓我們一起好好學習,長大了,也為家鄉的興盛發達出一份力吧!
家鄉的變化征文2
改革開放三十年里,一個省、一個城市、一個家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的家鄉在改革開放春風的吹拂下就發生了巨大變化。
在遷安三小上學的時候,我和爸爸每個星期六都要跑家。在路上,只要下雨,路上的雨水很快便成了一條“小河”,爸爸只好從河里開,我呢躲都來不及,結果褲子上全是泥點子,這討厭的泥點子像個淘氣的孩子一樣很不聽話。說實話,我真有點不想和爸爸跑家了。每次都是這樣,我都厭煩了。我只好和爸爸商量:“能不能不回老家呀?”爸爸說:“爺爺年紀大了,需要人關心和照顧,路不好走也不能阻愛這份責任啊!再說你看看爺爺見你們時的高興時候的樣子,多快樂多幸福啊!”爸爸的話一下使我語塞了,從此以后,我在也不敢提這件事了。
近兩年來,在建設新農村中,家鄉修了一條又一條油漆馬路,在回家的路上和從前的路上感覺就是不一樣,從前的路上是非常顛簸的,現在路上舒服極了,這時,我就像一只快樂的小鳥一樣在天空飛翔,因為我不用擔心我的褲子上濺上討厭的泥點子了,坐在爸爸的車上,感覺就像飛一樣!
還有農村實行了醫療合作制度,60歲的`老人還能領到60元的養老金,而且老人們去市里還可以免費乘做公交,老百姓們得到了一定的實惠,一些老人們天天都在不停的說:“黨的政策好了,咱們享福了!”
文明的社會,文明的發展,家鄉的變化、城市的變化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為了創建和諧的社會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相信家鄉的明天會更美好。
家鄉的變化征文3
我是個農村的孩子,卻一直跟在外打工的爸爸住在城里。時間久了,漸漸愛上了這個美麗的城市。因為城市里有高大的樓房﹑寬闊的馬路,還有數不清的商場﹑娛樂廳,每次進城我總會產生一個念頭:進城讀書!做城里人!
說起家鄉,真是既窮又臟,到處是露天的糞坑﹑垃圾,成群的蚊子﹑蒼蠅在那兒載歌載舞。村民也不多,青壯年就更少,只留幾個老人小孩管家門。聽爸爸說,年輕人都到外面闖世界﹑淘金去了。看到家鄉這么冷清﹑落后,我很不情愿回家。更讓人煩惱的是:我每次回家,全身都會長小紅疙瘩,又癢又痛。回家一次,我那一身干凈的衣服變成了臟兮兮的泥衣服,特別是下雨天。所以,一提起回家,我就皺眉頭。
不知什么時候起,我的家鄉悄悄地起了變化。最先變化的是那條坑坑洼洼的泥巴路,突然間魔術般地變成了又寬又平的柏油路。路邊的露天的糞坑﹑垃圾也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凈的廁所和垃圾場。半年過去了,我又回了一次家,發現古老的'瓦片房差不多拆光了,村子的另一邊,一幢幢樓房拔地而起,那式樣和城里的新型小區差不多。回去問爸爸,爸爸告訴我:現在家鄉正在進行舊村改造,村干部帶領村民利用山村的天然資源,開發了旅游業﹑地方特產﹑高山綠色食品,現在還辦起了工廠﹑商場呢!
爸爸語重心長地說:一個人只有愛自己的家,才會為它的繁榮昌盛獻計獻策﹑出錢出力!只有每個人都愛自己的家園,我們的家園才會日新月異,舊貌換新顏!晨晨,現在你還討厭家鄉嗎?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可是一個念頭卻在我的心底萌芽:長大回家鄉為家鄉出力!
家鄉的變化征文4
家鄉是花園,有著鮮花的芬芳;家鄉是森林,有著綠樹的清涼;家鄉是田野,有著收獲的希望;家鄉是雪景,有著冰晶的閃亮。
回憶過去,家家戶戶都為了不愁吃,小院里滿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種點什么,小院里就會滿滿的,瞧去,各種顏色摻雜交錯,雜亂無章。好擁擠、好雜亂的小院。現在,各家都不怎么種蔬菜了,而是種花。一年四季,鮮花不斷。春天,月季、玫瑰等競相開放。夏天花兒更加繁盛,五顏六色。秋天,本該百花凋零,菊花卻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紛飛,梅花卻在枝頭綻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斷。香啊,花園般美麗的家鄉。
再想以前,村里村外都光禿禿的,幾乎沒有樹。到了夏天,在外邊聊天的大人都順著墻邊坐,小孩們大都躲在屋里扇扇子。屋里像蒸籠,屋外像熱鍋。而現在,房前屋后,街道兩旁,村里村外,都種上了綠化樹,雖說不像森林那樣茂密,但也綠樹成蔭。夏天,大人們在樹下乘涼,小孩們在樹下嬉戲。茂密的樹葉,送來了陣陣清涼。爽啊,森林般清涼的家鄉。
回首以往,田野里種滿了莊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時人們的'種植技術還不是很高,雖然辛勤努力了,但收獲的卻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澆灌出的莊稼,好像有意跟人們作對似的。現在呢,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遍地都是綠色無公害作物,實現了機械化生產,省時又省力,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業余生活也豐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綠的海洋,泛起陣陣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頭,大地一片金黃,真可謂是“春種滿野皆碧綠,秋收遍地是黃金”。樂啊,田野般滿是收獲的家鄉。
回首往事,垃圾擁有一片樂土——街道,任意呆在每個角落,有時還迎著風翩翩起舞,甚至在水里游泳,讓人看了就想躲,真臟啊。現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歸宿——垃圾場,街道整潔了,鋪上了水泥路,成為了一個耀眼的亮點。凈啊,冰晶般閃耀的家鄉。
家鄉在不斷的變化。在我心中,家鄉如妙齡少女,越變越好看,我從心眼里熱愛我的家鄉。
家鄉的變化征文5
改革開放30年,中國發生了翻天腹地的變化,這不我的家鄉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我的家鄉是營口鲅魚圈,一個國家級的開發區。但是,二十五年前的這兒可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二十五年前,這就是一個小漁村,人們住的是草房,每天靠打魚為生。人們每天都順著羊腸小路去海邊打魚,貧窮落后永遠困擾著人民,祖祖輩輩就這樣生存著。直到改革開放后的一天,國務院批準了關于鲅魚圈的建設,把鲅魚圈定為國家級開發區。聽到了這個消息后,人們都高興極了,都在為鲅魚圈的建設而格外努力。
人們努力了十幾年,終于小漁村變成了現代化的都市,高樓大廈取代了小草房,羊腸小路變成了柏油大道,道路兩邊路燈、樹木、鮮花交相輝映,廣場、公園各種游樂場所隨處可見,小驢車變成了出租車、公交車,大街上奔馳、寶馬、奧迪……各種名車再也不是稀罕物了。
看人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原來的黑白電視也變成了液晶彩電,原來的老式電話變成了移動電話,原來的上弦老鐘變成了電子鬧鐘,原來的餐桌上是咸菜、粗糧,現在已經變成滿桌喜歡的飯菜,再看街道兩旁各種特色場館讓您目不暇接,書店、文化館、少年宮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的遨游……
工業迅猛發展。原來這里沒有什么工業,人們只靠打漁為生。現在你看,港口與鞍鋼在這里挽起了臂膀,各個企業都來這里投資,省實驗中學在這里建分校,就連同一首歌也在這舉辦……
這里是商業交易的集站地。原來的商業交易只有買魚賣魚、買船賣船、買網賣網……而現在,交易一下子升級了,變成了買車賣車、買樓賣樓……基金、股票、證券等越來越多的被市民所接受,各種交易層出不窮。
這就是改革開放后我家鄉的變化。我愛我的家鄉,更愛變化中的家鄉。
【家鄉的變化征文】相關文章:
家鄉的變化的征文05-09
家鄉的變化征文3篇04-29
青島的變化征文05-10
家鄉的變化文章04-01
家鄉變化的作文04-04
關于家鄉變化的作文04-04
家鄉的變化小學作文04-01
家鄉的變化小學作文02-05
家鄉的變化初中作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