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生我身邊的好老師征文范文
歷史啊,歷史!你在中考時開卷,為何在八年級卻閉卷呢?你可知道你惹得我們新任歷史老師讓我們苦背:時間、朝代、人物、事件以及意義影響!浩如煙海,多如繁星,怎能記得清,理得明?于是乎,張冠李戴之事時有發生,也因此常聞雷霆大怒:“你們這些小孩,啊?那是歷史,怎么可以亂扯呢?唉——你們,你們”語塞,無語,搖頭嘆氣,那灰白的頭發也根根直豎,那飽經滄桑的皺紋也條條聚攏,那昏花的眼睛似乎也充滿了迷茫與無奈
我們這位新任歷史老師其實是老教師,好像再過兩三年就退休了,原先教語文,估計是學校為了減輕他的勞動量,就讓他改教了歷史。每每看到老師因我們不好好學而氣憤時,我就想:兩年就退休了,干嘛還這樣認真,不是和自己過不去嗎?混一混不就行了嗎?
誰知,他不僅不混,而且還在進行著教學改革。漸漸地我們好像喜歡上了歷史,似乎很期待那一周僅有的兩節歷史課!
原先的歷史課我們總感覺著像是在上語文,講解詳盡,勾畫重點,分析難點,有時還朗讀記誦,漸漸地我們發覺老師講授的時間越來越少了,再后來干脆就讓我們自主閱讀熟悉教材,還把我們分為男生組女生組,待我們預習好之后,出示AB兩組題目,男女生各選一組,然后我們自己討論,自己搜尋資料,自己歸納總結,隨后展示成果,最后是兩組間相互質疑問難,可以對全組質疑,也可對某個組員質疑。你想,我們都是十三四歲,哪個不想露露臉,引人注意啊?于是乎我們不僅課堂上認真閱讀文本,課外還想方設法搜集資料,都想在眾人面前出出風頭,展示展示自己的風采,博得他人“青睞”!在我們辯論的時候,老師也是一道亮麗的色彩!靜靜地傾聽,眼神中充滿了慈愛,似乎在欣賞一部優美的篇章,更像是被動人樂曲所陶醉!也許是老師的教學得法,也許是老師的寬容,也許是老師的不急于求成,我們的思維活躍了,言語暢達了,表達準確了,看問題更是漸漸全面了!
那次辯論三國人物——劉禪,我們男生組是正方——劉禪,扶不起的阿斗——昏君,我想這個評價幾乎就是定論,還有什么可辯論的呢!沒想到女生組即反方提出:劉禪——夾縫中的艱難——藏智守愚,對方從白帝城托孤說起,直到樂不思蜀,設身處地地從劉禪的角度出發看問題,從而得出另一種評價。雖然最終我們的辯論意見沒有統一,但我們都從中豐富了自己的見識,更學會了辯證的去看待人和事。正如歷史老師所說:“拓展思維,學會辯論,分析人事,全面客觀!”
雖然歷史老師年歲已高,但教學中時而帶給我們另類的幽默。班中人數不多,然而也始終有那么幾個不愛學習的。班主任常說:“只要你們幾個不搗亂紀律就是對班級做貢獻了!”即使如此,歷史老師也沒有放棄他們,常將一些常識性問題幽默一下以讓他們及我們牢記在心!那次新課前的復習,老師提問其中一位:“楚漢相爭中,‘漢’指的是誰?A張邦B李邦C劉邦D曹邦”問題一出,我們不禁失笑,張邦,李邦?還什么曹邦!被問的那位仁兄也由緊張而輕松了,略一沉思,自信地選擇了“D”。對此,歷史老師引經據典道出其目的與目標,“但當涉獵,見往事而”!也許這就是寓教于樂吧,也許這就是對因材施教的一種詮釋吧!
有時完成了教學任務,歷史老師還常常回顧他們那一代人求學的艱難困苦,歷數今天的幸福優越,希望我們珍惜易逝的青春,珍惜美好的時光,勉勵我們成才!說到動情處,那期待的眼神,慈祥的面龐,好似我們自家爺爺!
寫到這兒,心中不禁想起一句古詩“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不正是老師您的寫照嗎?
【初中生我身邊的好老師征文】相關文章:
我身邊的好老師主題征文03-09
我身邊的好公民02-27
我身邊的好老師征文700字03-10
我身邊的應急故事征文12-15
我身邊的法律故事征文06-16
我身邊的好老師小學生征文03-09
《我身邊的好老師》小學生征文03-09
我身邊的好人文明在身邊征文10-18
我身邊的幼兒園教師征文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