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淺談東城區圖書館征文活動的特征與意義

時間:2022-12-08 04:53:21 征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東城區圖書館征文活動的特征與意義

  【摘要】東城區圖書館立足讀者服務,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讀者活動,形成獨具特色的活動品牌。讀者征文活動作為其中的品牌之一,已經取得良好的社會反響,在轄區居民和讀者群中形成“多讀書、讀好書”的社會風氣,并形成獨具特色的活動特色,為圖書館事業和讀者活動的發展找到一條新思路。

淺談東城區圖書館征文活動的特征與意義

  【關鍵詞】圖書館、征文、讀者活動

  現如今,圖書館事業蓬勃發展,以圖書館為主體開展的各項讀者活動也日益豐富。征文活動作為傳統的讀者活動項目,在今天也呈現出嶄新的特征。

  東城區圖書館為進一步加強對全民閱讀活動的推廣,進一步豐富活動的內容和手段,進一步在全社會形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輿論氛圍和文明風尚,提高轄區居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質,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其中,征文活動深受讀者追捧。

  征文是圖書館讀者活動的保留項目。在圖書館事業發展進程中,征文活動的活動形態和特征也不斷發展。本文以東城區圖書館為例,著重論述征文活動的新變化,并淺談征文活動對圖書館工作的啟示。

  一、征文活動的新特征

  1、征文工作常態化

  在東城圖書館舉辦的諸多讀者活動中,征文活動日益常態化。東城圖書館常年舉辦豐富多彩的讀者活動,為各類讀者群提供菜單式的貼心服務。“書海聽濤——作家與讀者見面會”、“經典誦讀”、“檔案見證北京”、“古都歷史文化”、“共享工程——優秀影片賞析”等活動已形成享譽一方的特色品牌,每個活動系列都吸引了一大批讀者群體。為引導讀者親近文化、熱愛閱讀,結合上述活動,東圖鼓勵每位活動參加者拿起筆來,自由地書寫個人的學習感悟與心得體會。征文舉辦至今已小有規模,形成了“活動不斷、投稿不斷”的喜人局面。各項活動啟發讀者多讀多看多思考,常態化征文也有了豐厚的積累,為此東圖網站特地設立讀者征文專欄,選登讀者常態化征文來稿80余篇。一篇題為《東圖——我的大學》的投稿更是道出了許多讀者的心里話:東圖作為文化傳播陣地,平等地對待每一位讀者,不管是政府官員還是下崗工人,在東圖都能享受到自己喜愛的文化盛宴,文章作者甚至高聲吶喊出“我愛讀書”的心聲。

  常態化征文形式新穎,區別于以往以政府機關或某個辦事部門為活動主體,為了某項活動公開向社會征集有關文章的活動形式,將主動權和話語權交付讀者手中,給予讀者充分地發揮余地,寫自己的所想、所感、所悟,靈活的寫作激發了讀者的寫作熱情和閱讀需求,圖書館的文化陣地作用亦因此日益顯現。

  2、征文主題寬泛化

  東圖舉辦的征文活動中既有常態化征文,又有主題征文,各類征文主題寬泛靈活,讓讀者充分自由發揮。常態化征文著重發掘讀者日常的所見所想,力求征文能夠體現讀者最原始最本真的思想情境。看一場電影、聽一堂講座、讀一本好書、想一段往事,都可以啟發讀者寫作的靈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足以成為文章的主題,每一篇文章都是新穎別致的小品文。《百味人生:趙大媽晚年的幸福生活》《聽王力講座有感:執政黨愛人民,小事兒暖人心》《記憶深處:寒徹心底的“8.18” 清晨》等來稿雖主題不同,內容迥異,但都被選登在東圖網站。對于來稿中讀者自然而發的寫作,東圖并未劃定框架、約束思維,而是任憑讀者自由發揮,想到什么就寫什么,針砭時弊,談笑風生,無拘無束。

  主題征文以“我與中軸線”征文活動為例。“中軸線”申遺,如今已被列入北京市“十二五”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規劃。結合北京市“中軸線”申遺,東城區圖書館與《北京晚報》聯手,打造了今年北京文化圈里一道亮眼的風景——“我與中軸線”征文活動。征文的主題定為“您所親聞、親歷、親為的中軸線故事,以及您與中軸線的情緣等”,只要與中軸線有關,就符合征文主題要求,范圍不可謂不寬泛。征文活動舉辦至今,收到投稿近400件。文章內容異彩紛呈:有的通過描寫身邊小事來反映國家大事;有的通過個人成長經歷折射出的國家發展歷程;有的描寫家人親歷的事情,如歷史鉤沉類、考古探究類、懷舊類等;還有的抒發感言,中軸線征文最大限度地激發了讀者的寫作熱情。

  寬泛的主題為讀者寫作提供了廣闊的天地和自由發揮的空間,避免了讀者思維僵化、文章格式化、說假話套話,真正反映讀者的心聲。

  3、征文參與大眾化

  征文活動打破了文學壁壘,降低了寫作門檻,向社會大眾敞開大門。因為沒有嚴格的主題限制和較高的文學要求,東圖征文吸引了各行業、各年齡段讀者的踴躍參與。“我與中軸線”征文活動中,參與投稿的讀者年齡跨度大,從8歲到80歲各年齡段都有讀者參加;職業分布廣泛,學生、教師、的哥、退休干部、專家學者……來稿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年齡和職業特征;投稿者的受教育程度也不盡相同。征文的低門檻促使投稿者熱愛閱讀,鐘情文學創作,使征文本身成為百姓津津樂道的大眾文化。美國學者費斯克指出:“大眾文化……從下面長出來的,是人們自發的土生土長的表達,是根據自己的需要創造出來的。” [①]東圖征文活動已被打造為大眾廣泛參與、自發表達的平臺。

  4、宣傳手段多樣化

  在信息化時代,東城區圖書館有效利用多種宣傳渠道,不遺余力地對征文活動進行宣傳推廣。

  一方面,細分讀者群體,針對不同群體采取不同的宣傳手段。為宣傳征文活動,東城區圖書館采取了報紙、門戶網站、博客、微博、宣傳展架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每個宣傳形式都有特定的受眾:報紙和宣傳展架等平面媒體主要針對日常不懂得、不方便利用網絡資源的老年讀者,這部分讀者時間充裕,保持著閱讀報紙和到圖書館借閱圖書的良好習慣,報紙和宣傳展架恰好能夠覆蓋他們所接觸的宣傳媒介,有效傳遞征文活動信息;博客和門戶網站主要針對有利用互聯網習慣的讀者和上班族,該讀者群體工作緊張、生活節奏快,對于社會信息的掌握主要依賴網絡,方便快捷的網絡宣傳能夠滿足他們的信息需求;微博主要針對更有活力的年輕一代,這一群體大多熱衷于微博這種新媒體形式,目前東城區圖書館的官方微博已成功吸引了27000余名粉絲。

  另一方面,在活動進行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方式進行宣傳。以“我與中軸線”征文為例,在活動發起階段,東城區聯合《北京晚報》《新東城報》等轄區內影響廣泛的平面媒體,集中密集地對征文啟事進行大力宣傳,達到了在最短時間內讓最多的讀者知曉的宣傳效果。在活動進行中,利用門戶網站和報紙等平面媒體對征文來稿進行選登,更加激發了其他讀者投稿的積極性,有效增加了投稿數量。網站、微博等媒介動態發布活動進展情況,吸引了讀者的持續關注。

  二、征文活動的意義

  舉辦征文活動意義十分重大。

  從讀者角度看,征文活動為每一位參與者提供了展示文學才藝的平臺,提高了文學素養,培養了文學愛好。自征文活動舉辦以來,前來圖書館聆聽文學講座的讀者和借閱文學書籍的讀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多。征文活動引導讀者關愛社會、熱愛生活,找到人生的追求和夢想,正如一位投稿人在文章中寫道:“愛在東圖、學在東圖、知恩圖報、回饋社會。”

  從圖書館的角度看,征文活動客觀上推動了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形成“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文明風尚,圖書館更加強化了傳播優秀文化的陣地作用,成為教化群眾、傳播知識的社會課堂。同時,因為征文活動的成功舉辦,東城區圖書館也從默默無聞變成社會關注的焦點,知曉率顯著提高,慕名前來參加圖書館活動的讀者日益增多,東城區圖書館為建設首善之區發揮著極大的作用。

  從政府部門的角度看,征文活動的稿件多為讀者的有感而發和真情流露,讀者的文章在某種程度上成為觀察社會輿情動態的有效渠道,投稿真實反映了本地區的民情民意。“我與中軸線”投稿就體現出北京市民對于中軸線的拳拳熱愛之情,反映了廣大群眾對于中軸線申遺的擁護與支持。另外,征文中也不乏對于政府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對有關部門的工作有一定啟發價值。

  三、征文活動對圖書館工作的啟示

  征文活動雖然是一項傳統的讀者文化活動,但對于今天的圖書館工作機遇與挑戰并存。

  通過征文活動的成功舉辦,圖書館贏得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關注中體現了圖書館的價值和重要性,同時也了解到社會公眾的需求和文化訴求。不容忽視的是,關注即是曝光。征文取得的廣泛關注等同于將圖書館曝光于社會大眾的睽睽目光監督之下。

  社會公眾到底需要怎樣的圖書館,需要怎樣的文化活動,圖書館如何深化讀者服務?這些問題亟待圖書館找到正確答案,也給圖書館以啟發:以此為題,向廣大讀者征文,從征文中找尋答案。解答好此問題,正是圖書館發展的新契機。

  參考文獻:

  1、吳慰慈、董焱著, 《圖書館學概論》,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2、吳慰慈著,《圖書館學基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出版.

  3、洪文梅,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活動中的作用與對策探討[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7):85-88.

  4、朱偉、李靜、鄭麗仙,將閱讀變成一種生活需要-圖書館和全民閱讀[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9(11):207-208.

  5、費斯克:《解讀大眾文化》,楊全強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第2、168頁。

【淺談東城區圖書館征文活動的特征與意義】相關文章:

關于圖書館征文活動的要求05-04

淺談中秋節團聚意義03-28

淺談英國大學排名的意義04-21

淺談世界地球日的由來及意義05-04

淺談短信使用的環境及其意義05-09

征文活動方案04-14

征文活動策劃11-11

小學征文活動總結04-25

有獎征文活動方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