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孔子名言語錄

時間:2022-12-07 00:10:36 語錄大全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孔子名言語錄大全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有名的語錄吧,語錄具有篇幅簡短,語言精練的特點。什么樣的語錄才具有借鑒意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孔子名言語錄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孔子名言語錄大全

孔子名言語錄大全1

  1.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炊。其爭也君子。”——《八佾》

  【翻譯】孔子說:“君子沒有什么可爭搶的事情。如果有的話,那一定是比賽射箭吧!比箭時,先相互作揖致意,然后上場;比賽完畢下場后又互相敬酒。這才是君子之爭。”

  2.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述而》

  【翻譯】孔子說:“至于把我看成圣人和仁人,那我怎么敢擔當!我只不過是學習和工作從不厭倦,教誨學生從不感到厭煩,僅僅做到這些就是了。”

  3.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衛靈公》

  【翻譯】孔子說:“君子能安守窮困,小人窮困了就會胡作非為。”

  4.子曰:“德不孤,必有鄰。”——《里仁》

  【翻譯】孔子說:“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同他做伙伴。”

  5.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翻譯】孔子說:“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憂愁,勇敢的人無所畏懼。”

  6.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知己也。”——《衛靈公》

  【翻譯】孔子說:“君子只擔心自己沒有才能,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 更多孔子名言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7.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學而》

  【翻譯】孔子說:“少年子弟平時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要敬愛兄長,做事要謹慎,說話要講信用,要廣泛關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若還有富余的精力,就用來學習文化知識。”

  8.子曰:“居上不寬,為禮不敬,臨喪不衰,吾何以觀之哉!”——《八佾》

  【翻譯】孔子說:“處在上位而不寬宏大量,舉行禮儀時不嚴肅認真,參加喪禮時不悲傷。這種表現,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啊!”

  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顏淵》

  【翻譯】孔子說:“君子喜歡成全別人的好事,不喜歡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卻與此相反。

  10.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為政》

  【翻譯】孔子說:“溫習舊有的知識時,能有新的體會、新的見解,這樣的人就可以做老師了。”

  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泰伯》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即使有周公那樣美好的才能,只要他驕傲而吝嗇,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一提了。”

  12.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述而》

  【翻譯】孔子說:“在道德上不加以修養,在學問上不去講習,聽到合乎義理的事情不能跟上去做,有過錯不能改正,這些都是我感到憂慮的呀。”

  13.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為政》

  【翻譯】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譽,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處世。這就好比大車、小車缺乏了關鍵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樣,那怎么能駕車走路呢?”

  14.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子罕》

  【翻譯】孔子說:“我有知識嗎?我沒有知識。有一個鄉下人向我提了個問題,我原本是一點也不知道的;我從他那個問題的正反兩方面加以盤問,得出答案,再盡量告訴他。”

  15.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子路》

  【翻譯】孔子說:“君子安詳寬和而不傲氣逼人,小人傲氣逼人而不安詳寬和。”

孔子名言語錄大全2

  1、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譯文:說話一定守信用,行動一定堅決果斷。

  2、既來之,則安之。 (論語·季氏)

  譯文:原意是既然把他們招撫來,就要把他們安頓下來。后指既然來了,就要在這里安下必來。

  3、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譯文:早上悟得真理,就是當晚死去也沒有什么遺憾了!

  4、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譯文:這種事如果可以容忍,那還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

  譯文:(教學生)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領會不了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而又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告訴他(方形的)一個角,他不能由此推知另外的'三個角,就不要再重復去教他了。

  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譯文:聰明,愛好學習,向下面的人請教而不以為恥。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論語·顏淵)

  譯文: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也不要強加給別人。

  8、仰之彌高,鉆之彌堅。 (論語·子罕)

  譯文:抬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努力去鉆研,越鉆研越覺得艱深。

  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譯文:學習永不滿足,耐心地教導別人而不倦怠。

  10、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衛靈公)

  譯文:人沒有對將來的考慮,必定會有近在眼前的憂患。

  1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論語·學而)

  譯文:學習知識并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衛靈公)

  譯文:做工的人想把活兒做好,必須首先使他的工具鋒利。

  13、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論語·微子)

  譯文:過去的已經無可挽回,未來的還來得及改正。

  1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述而)

  譯文:君子心胸平坦寬廣,小人局促,經常憂愁。

  15、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論語·子罕)

  譯文:到了一年最寒冷的時節,才知道松柏樹是最后凋謝的。

  16、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為政)

  譯文:只讀書不思考就會迷惘,只空想不讀書那就危險了。

  17、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譯文:聰明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

  18、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譯文:軍隊可以被奪去主帥,男子漢卻不可被奪去志氣。

  1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宣公二年)

  譯文:哪個人沒有犯過錯誤呢,犯了錯誤能夠改正,沒有什么善事能比這個更大的的了。

  2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論語·為政)

  譯文:(我教導你的知識)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這種態度才是明智的。

孔子名言語錄大全3

  述而第七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盜比於我老彭。

  子曰: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從,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子曰:甚矣吾哀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子曰:不憤不咎,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子食於有喪者之側,未嘗飽也。

  子於是哭,則不歌。

  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

  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

  子曰: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誰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之所慎:齊,戰,疾。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吾將問之。

  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為也。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云。

  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

  葉公問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

  至云爾。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子不語怪,力,亂,神。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天生德於予,恒頹其如予何?

  子曰:二三子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

  子曰:善人,吾不得靜之矣;得見有恒者,斯可矣。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恒矣。

  子釣而不綱,戈不射宿。

  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

  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

  ,不保其往也。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陳司敗問昭公知禮乎,孔子曰:知禮。

  孔子退,揖巫馬期進之,曰: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君取於吳,為同姓,謂之吳孟子。君而知禮,

  孰不知禮?

  巫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

  子與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子曰:文,莫吾猶人也。躬行君子,則吾未之有得。

  子曰:若圣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

  不能學也。

  子疾病,子路請禱。子曰:有諸?子路對曰:有之;誄曰:禱爾于上下神祁子曰:丘之禱

  久矣。

  子曰:奢則不孫,儉則固。與其不孫也,寧固。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

  子曰:「太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

  不遺,則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云:『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

  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

  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笑;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處,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馀不足觀也已。」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

  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曰:「師摯之始,關睢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子曰:「大哉堯之為軍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

  煥乎,其有文章。」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

  ,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恤,禹吾

  無間然矣。」

孔子名言語錄大全4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

  3、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

  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6、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8、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0、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11、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13、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14、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15、君子易事而難說(悅),說(悅)之不以道,不說(悅)也。

  16、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17、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

  18、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9、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

  20、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1、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22、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23、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所茍而已矣。

  24、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25、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6、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27、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損矣。

  28、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

  29、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0、子謂于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3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怠。

  32、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33、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34、古者言之不出,恥躬不逮也。

  35、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36、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孔子名言語錄】相關文章:

孔子的名言經典12-09

孔子的名言04-03

孔子名言12-08

孔子的名言10-04

孔子經典名言08-16

孔子名言語錄(精選100句)09-02

孔子名言語錄30句10-29

孔子名言語錄50句09-25

孔子名言語錄90句精選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