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無懼風雨
當你在顛沛流離的時候,你最希望的,會是什么?肯定有很多不一樣的答案。不過,再多的奢求,也不如一張可以慰藉所有疲憊,安穩無憂睡上一覺的床來的實在吧。是的,至少對我而言,實愿如此。
然而你的確不知道這段顛沛流離的日子所剩還有多長,所以最好是能好好休息一番,養精蓄銳,應付余下的風浪。
降落在這個世界上,盡管是在不知覺和不經同意的情況下,可是來到了,就得認真走一遭。似乎從生下來再活下去,就是這樣的一個必然趨勢。假設性來說,如果是在可以自行選擇的前提下,我相信有些人還是不愿意來到這個世界的。
因為總是有人覺得,人生不過一“苦”字。只因他們人生中的苦,全然多于甘。仿佛從一開始他們的靈魂和肉體,就深受苦難神操縱著般。反之有人覺得人生好玩又趣味無窮的,那必定是那些懂得苦中作樂又相對幸運的人。而生活中的大小點滴,剛剛好就貫穿了他們對各自人生的感悟。嗯,每個人都不容易,誰都知道,誰都會這樣說。可若被問起應該怎樣去理解和接受這個“不容易”,你是否會有那么一時的困惑?
我想,最明白的人之一,無非就是那些飽經風霜,三餐不足而露宿街頭的流浪者吧。他們所遇的磨難及艱苦,背后的心酸和不易,遠遠高于在生活上遇到一點困頓就直嚷不容易的`人。你想象不到命運的利刃對一個人究竟是殘忍到怎樣的地步,以至于他的人生道路是如此的充滿苦厄。當你駐足腳步看向那雙布滿失望卻還是帶著希望在每個人身上的眼睛時,你對你當下的生存環境,感到慶幸了嗎?
還有一種人,在別人享受生活豐衣足食,安然無事的時候,他正在經歷生離死別,天災人禍。聽聞者都唏噓不已,表示同情。而又有多少人,會在同時間里深深感恩自己如今身體健康或尚且活在?上帝從來沒有特地去眷顧誰,一個人注定該遭遇什么終究還是得去承受。所以每個人的命跡和行途都迥然不同,信仰與感知有鴻溝之距。 ( )
“時代造就人。”這句話說得真符合一個人對外界某些方面的客觀看法。推及到上幾輩人,從民國走來的,建國后走來的,文革時期走來的,比比皆是。也許是,你處在什么樣的時代里,就有什么樣的時代觀。我一直欣賞楊絳先生在眼淚滂沱的文革時期里,能做到不去渲染悲傷心緒,沒有刻意批判時代,而是始終保持一個智者的心態,淡看所有。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時代風云變化莫測,一個知足的人應該知道自己要對時代保持著警惕和感恩,對人生依舊是樂觀和努力。收起多余的抱怨和嘆息,寧愿痛苦隱藏在微笑里,也不忘記時刻帶上勇氣。
在每座城市和陌生的人海里穿梭,始終帶上自己的夢想和信仰,這是最好的狀態。通曉治愈,學會理解,懂得接受,簡單上來說,人生已經在一步步遠離空白和無意義了。相信這是一般人都可以做到的。
看過繆娟在《丹尼海格》里的一段話:“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為了什么呢?是去經歷和享受。沒做過的事情要做一做。無,則努力追求,有,則盡情享樂。合,則來,不合,則散,這是簡單卻正確的道理。”那么就把能來到這個世界上當做是一次旅行吧。好好歷經一遭,接受所有的一切和包括可能會受傷的心,走到最后。愿你,沉淀而美好。文/暮愔
【愿你,無懼風雨】相關文章:
1.逐夢無懼文章
4.愿你安好
8.《愿你象朵玫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