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的村落之虞姬溝
在農村長大,對農村總有一股深深的親切感,農村,到底什么樣子的呢,時代在發展,生活在變遷,農村也翻天覆地地變化著,這種變化,是邁向新農村的,走向新生活的一個歷程,農村生活質量逐步向好,我想說說兒時的農村,在新農村進程中逐漸被淡忘遺忘的那個村落,那些事情。
一、虞姬溝
顏集溝多,虞姬溝當數最有名,想當年虞姬娘娘陪項王征秦打天下,何等英姿颯爽,巾幗不讓須眉,也影射出我們顏集女子集美麗與霸氣并存的氣質,虞姬溝是個橢圓形的河道,東面一個進口,西面一個出口,幾個村莊伴著河生活著,虞姬溝的最南邊是個街市,連接街市和虞姬溝的是一座橋,叫鋼要橋,與這個橋差不多的,還有個在北邊,叫宏嶺橋,這個名字據說是和一架軍用飛機有關,那時候這橋的東南方有個窯廠,這架飛機出了故障,要墜機,當時的解放軍飛行員為了把飛機飛到沒有人煙的地方,將飛機飛到了窯廠那邊墜落,機毀人亡,為了紀念這位軍人,就講這座橋取名宏嶺橋。
我們老家就在橋下面,總覺得我們村是在溝里面建成的,從河堆上望去,村莊就像一個洼地,我們圍著虞姬溝修建了河堆,防止汛期發大水,我們村莊就是被這樣的.河堆包裹,從橋上走下來,偏東南是村子,西北是農田,鄉親們傍著土地生活,想來也很愜意。有溝就有水(到底該說溝還是河,好糾結),80、90年代在我們那的農村很普遍,宏嶺橋橫跨在虞姬溝上,是拱形橋,總共有四個橋洞,靠近北邊的橋洞下面是我們夏天的天然澡堂,這條河是承載著農業灌溉用水源,我們那時候喝地下水,即井水,它也是平衡地下水的重要補給,虞姬溝,是我們夏天的主要娛樂場所,這個村的老少爺們基本都不會在家里洗澡,他們在傍晚晚飯后的稍晚時候,成群結隊的去河里洗個澡,講究的人,會帶上肥皂、毛巾,我們這群小屁孩整天的洗,從不用這些東西,感覺多余且麻煩,這或許就是大孩與小孩的區別吧!一天里,我們要在河里要呆上個把小時,我們那的男人是沒有不會游泳的,不會游泳都被大家笑話,稱為旱鴨子,我曾也被叫過,為了擺脫旱鴨子,和他們在河里玩到一起去,我努力學習游泳,每年汛期的時候,都會發大水,按理發大水大人們是不讓我們去河里的,小孩子,大家都會偷偷跑去玩,就在有一天的漲水之際,我學會了游泳,好奇怪,我當時只會扎猛子,可曾想,越扎越深,自己站起來水都到了嘴跟前,而且腳還是立著的,水流又相對急,當時腦子里就想著,算了,給沖下去吧,沖著沖著自己浮上來了,就這樣,會狗刨和漂浮了。。。曾經的旱鴨子終于可以揚眉吐氣,可以和他們一起快樂玩耍了,也不會擔心不會游泳被淹了,曾經被淹過一次。
說起洗澡,后來村里女士們也去洗了,在離我們很遠的的一個相對偏的地方,小女孩去的多一些,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么,河是大家的,現在想來,這個村子,是多么寧靜的存在??
在河里玩耍,總要有點節目,最有趣的就是扎猛子搶石子,這個石子要相對有特點,好辨認,一個小孩負責扔,其余人就迎著石子下沉方面扎猛子尋找,水里幾個頭幾雙手互相找互相扯,誰搶到誰就可以繼續扔,我們繼續搶,現在想來會覺得很單調,覺得這也算是游戲么,在我們的年代,游戲就這么簡單快樂!插播一下,游泳也是有癮的,我記得高中時候去給水稻放水,后來騎車到一個河邊,看見河,實在忍不住想下去洗一把,看看周圍也沒有人,三下五下脫光衣服,沖下河,游了幾圈,趕緊上來穿衣服騎車走人,感覺像是做賊一樣,甚是爽快,游慣了了大河的人,是不喜歡游泳館的,可現在也沒有干凈的河可以游了,我有近十年沒好好游一把了,好懷念那干凈可以喝的河水。 ( )
【遺失的村落之虞姬溝】相關文章:
2.遺失的村落
3.甲蟲的村落作文
4.遺失的浪花
5.遺失的幸福
6.遺失的美好
8.皖南古村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