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做學習的主人國旗下講話
做學習的主人國旗下講話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做學習的主人》。
同學們,科學文化知識是人類最寶貴的財富,現在我們只有掌握了基礎知識,將來才能掌握更深的專業知識。然而,知識的海洋是那樣廣闊,大自然好像是一部永遠讀不完的“巨著”,蘊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事實證明,如果我們一直處在被動的學習狀態下,我們將永遠做不了學習的主人,只會產生厭倦的心理。我們只有具備了勇于實踐的求知精神,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觀察,勇于探索,才能主動學習。
想要做學習主人,首先得有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就好比一把打開知識的金鑰匙,它能幫助我們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識。
想做學習的主人,還應該確立自己的學習目標,以激勵自己學習。在總目標的前提下,確定一個小目標。一個目標達到了,我們還可以確立下一個目標,這樣逐步達到最終目標,取得成功。
同學們,在新的一年里,確立一個奮斗的目標,知難而進,百折不回,去迎接求學路上一個又一個非凡的成功吧!
我的講話完畢,謝謝大家!
做學習的主人國旗下講話2
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我校3月份的教育主題是“做學習的主人”,所以很高興今天站在這里與大家共談“學習”這一話題。
寒假,我在“知乎”網絡問答社區看到一個調查類問題:“最能燃起你學習激情的的一句話是什么?”投票排在前幾位的話讀來句句驚心,我給這些答案進行了一個簡單的歸類:有對比奮發型,比如“你不努力,是因為你怕自己努力過后,仍然追不上那些比你優秀的人”或者“可怕的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還要努力”。有名人名言型,比如籃球巨星科比·布萊恩特說“總是有人要嬴的,那為什么不能是我”;當代文學家王小波的名言“人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有捫心自問型,比如“你配得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嗎?”或者“一天怎么過,一輩子就會怎么過”。但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一句話,而是一段話,有個人回帖說“以前央視新聞有條微博說7成網友贊成數學出高考,下邊一片叫好聲。我有個朋友淡淡回了句:‘數學就是用來把這7成人篩出去的。’這句話我永遠都記得,所有被千夫所指的困難,都是為了淘汰掉懦夫,僅此而已。”不管這些話中,哪句觸動了你敏感的.心靈,你都應該知道,新的學期開始了,它不意味著重復過去,它意味著你有了新的機會去續寫輝煌,或者去改變歷史。
19世紀的俄國文學中塑造了一類典型的人物形象,他們被稱為“多余人”。他們的特點是出身貴族,生活在優越的環境中,受過良好的文化教育;他們雖有高尚的理想,不滿現實,卻缺少行動,他們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只能在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費自己的才華。所謂經典,就是在今天的校園里我仍能看到19世紀人物形象的影子。許多同學家境優越智商高,思想深刻才華好,卻心甘情愿地一遍遍演出“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干”的悲劇,用楊絳先生的話說就是“想法太多,讀書太少”。“多余人”在作品中的結局是可以想見的悲觀,希望同學們都能夠以書為鑒,不再活在未來,而是活好當下,不再推諉明天,就從現在開始。
最后,我以周校長在11日下午為實驗部同學開會時對同學們提出的要求做結,與大家共勉。新學期,東校區的學生應該“讓優秀成為一種習慣”,努力做到“四個提升”:提升精神面貌,提升學習品質,提升環境素養,提升綜合素質。把自己培養成品德高尚、舉止文明、為人友善、嚴于律己、刻苦勤奮、人格健全的陽光學子。努力做到“五要、五不要”:即要文明,不要粗俗;要感恩,不要抱怨;要守紀,不要散漫;要自信,不要自卑;要勤奮,不要懈怠。愿每一位同學都能為了心中的夢想執著前行,不懈奮斗!
謝謝大家。
【做學習的主人國旗下講話】相關文章:
國旗下講話-做生活強者做學習主人02-03
做時間的主人國旗下講話12-09
做時間的主人的國旗下講話03-19
做時間的主人國旗下優秀講話04-30
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的工作計劃04-03
做時間的主人文章04-01
學會自理,做生活的小主人國旗下講話04-27
《做學習的主人》講話稿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