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教師節的經典演講稿

時間:2022-11-25 18:29:15 教師演講 我要投稿

教師節的經典演講稿

  演講稿是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匯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在很多情況下我們需要用到演講稿,在寫之前,可以先參考范文,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節的經典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師節的經典演講稿

教師節的經典演講稿1

  今天下午,學院黨政辦一位老師通知我參加明天在學校本部舉行的教師節座談會,我本不想去,但又不能不去,因為通知者反復強調整個學院只報了我一個人作代表,而且座談會有校長和書記參加,更而且我還被點名要求發言。于是,根據今年教師節的主題“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爭當教書育人模范”作假想發言如下:

各位老師、各位領導:

  我來自北津學院教務辦,作為學校的一員,我參與并見證了北津學院的發展,也感受到了學校的溫暖,在這里,特別感謝大家并祝你們節日愉快。

  有人說,“大學是一個廚房,教師是炒菜的廚師,而領導是端盤子的,目的都是讓學生吃好。”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教學管理人員就是盤子,時刻都要保持光亮。如何光亮呢?那就是要把職業當成事業來做,用良心和智慧去做,只有這樣才能忠于黨的教育事業,然后才能談得上教書育人。

  教書是為了育人。在學校里,不管從事什么崗位的工作,都要思考我們到底需要育什么樣的.人。這是當前高等教育研究的熱點和難點。學生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知識?哪些知識對學生短期發展有用,哪些知識對學生的長期發展有用?本科院校的本在哪里?作為商科類本科院校,學生知識之本又在哪里?光有知識還夠不夠?知識是不是最終的目的?知識之上是哲學,藝術、哲學之上還有智慧,我們現在離發展學生的智慧還有多遠?

  世上很少有像教師這樣的職業,與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息息相關,也很少有像教師這樣的職業,承載著萬千家庭的希望和夢想,這就決定了我們的工作責任重于泰山。在這瞬息萬變的社會,在這紛擾的市場經濟下,我們需要保持一份清醒和寂寞,更需要新的境界和汗水。

  感謝學校和這個時代給了我深入教育思考教育的機會和場域。我家沒有白頭發的傳統,但自從20××年進入北津學院以來,我的頭發已在這里白了大半。我對教育的執著,也感染了本部門的同事,他們從遠離教育專業的專業慢慢變得喜歡教育,鉆研教育,進而發展到報考高等教育管理或高等教育學專業的博士生,其中的甘苦自知。

  只要我們懷抱理想,只要教育不再偏離規律,我們的教育才會越來越好,我們的教師節才會令人愉快。

  最后,預祝明年的教師節更加令人愉快!

教師節的經典演講稿2

  非常榮幸由我代表全體同學做今天神圣節日的演講。今天就是我們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在此,我謹代表全校同學向所有孜孜不倦耕耘在教育土地上的老師道一聲:老師,祝您節日快樂!

  今天,在這莊嚴神圣的9月10日,今天,收獲的喜悅在人們心底蕩漾,我們請您親愛的老師,聽一聽桃李對園丁傾訴衷腸。老師,您的無私奉獻我們看在眼里,您的不求回報我們記在心里,您用畢生的青春和熱血為我們筑起了一道信念的長城!

  您甘于當人梯,用微笑著的堅韌,讓學生踩著您的肩膀奔向新的征程;您樂于當園丁,用執著的勤懇,讓科學的百花園永遠五彩繽紛,您勤于當春蠶,用非凡的才能,讓知識的綢緞從我們身上延伸;您就像一只只蠟燭,用百分之百的忠誠,燃燒自己給人間帶來光明!

  老師,您常常為我們的調皮而煩惱,認為我們還小,不懂得你們的苦心,其實,我們已經長大了。我們,懂您。您的`心博大深遂,它包容著環衛工人的心;容不得半點污穢和垃圾;它包容著航船舵手的心,無時無刻不關注著風向和航道;它包容著母親的摯愛,園丁的職責,老頑童的天真一切一切都是為學生奉獻的心。我們的成績中凝結著您的辛勤汗水,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是您在為我們導航,嚴厲的責備是恨鐵不成鋼的關切,誨誨教導又是望生成龍的心愿,我們怎能不懂您呢?

  可能由于我們的年少沖動總犯一些這樣或那樣的錯誤,現在請您原諒。課堂上開小差的我們,操場上亂跑亂撞的我們,有些壞毛病的我們在一天天長大,我們不再只會保證,而是要用行動證明自己將是您的好學生!

  敬愛的老師,您在我們心中是永遠燃不盡的蠟光。擔負神圣職責的您在我們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感激您!在這個美好的節日里,祝您身體健康,事業有成,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最后我用最樸實又最真摯的話語高聲呼喊老師好!謝謝!

【教師節的經典演講稿】相關文章:

教師節演講稿:教師節表彰講話稿12-09

教師節短信-教師節祝福-教師節給老師的祝福短信04-06

[精選]教師節演講稿07-09

教師節演講稿10-16

教師節演講稿03-26

教師節經典演講稿04-05

經典的教師節演講稿12-08

教師節日演講稿12-08

教師節的演講稿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