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片女人_av毛片国产_亚洲精品成_91视频a - 黄色三级网站

古人文明禮儀小故事

時間:2025-03-26 10:29:50 文明禮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古人文明禮儀小故事

古人文明禮儀小故事1

  在古代,人們十分講究禮儀,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高官顯貴,都要遵守一定的禮儀規定。有一次,一個平民百姓想要拜訪一位官員,他經過多番打聽,終于得知這位官員每天早上會去廟里祈福,便決定在廟門口等候官員的到來。

古人文明禮儀小故事

  早上,這位官員果然來到廟門口,但他并沒有立即進入廟門,而是停下來先給門口的守衛打招呼,然后沉靜地等待一陣,看起來似乎在思考什么。接著,他才邁步進入廟門。

  平民百姓看到了這一幕,心里暗自想:這位官員真是太有禮儀了!但是,他自己并沒有做好準備,沒有東西來祭拜神靈。于是,他就很尷尬地站在一旁,沒法跟著官員一起祈福。

  就在這時,一旁的老者走了過來,看到了這個場景,便主動把自己的`香燭送給了這位平民百姓,讓他也能跟著一起祈福。平民百姓非常感激,便跟著官員和老者一起祈福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古代的禮儀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是與官員見面,也要遵循一定的規矩。而真正的禮儀,不僅僅是形式上的,更是要以心相待,彼此尊重,共同維護社會的文明和和諧。

古人文明禮儀小故事2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經》,是一個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邊侍坐,孔子就問他:“以前的圣賢之王有至高無上的德行,精要奧妙的理論,用來教導天下之人,人們就能和睦相處, 君王和臣下之間也沒有不滿,你知道它們是什么嗎?”曾子聽了,明白老師孔子是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 于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里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

  在這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當曾子聽到老師要向他傳授時,他站起身來,走到席子外向老師請教,是為了表示他對老師的尊重。曾子懂禮貌的故事被后人傳誦,很多人都向他學習。

古人文明禮儀小故事3

  孔融讓梨

  孔融(153—208 年),魯國人(今山東曲阜),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他的文學創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據史書記載,孔融幼時不但非常聰明,而且還是一個注重兄弟之禮、互助友愛的典型。

  孔融四歲的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孔融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 ”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 相互幫助、 團結友愛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驚喜。從此,孔融讓梨的故事也就流傳千載,成為團結友愛的典范。

古人文明禮儀小故事4

  玉帛成干戈

  公元前592年,當時的齊國國君齊頃公在朝堂接見來自晉國、魯國、衛國和曹國的使臣,各國使臣都帶來了墨玉、幣帛等貴重禮品獻給齊頃公。獻禮的時候,齊頃公向下一看,只見晉國的亞卿郁克是個獨眼,魯國的上卿是個禿頭,衛國的上卿孫良夫是個跛腳,而曹國的大夫公子首則是個駝背,不禁暗自發笑:怎么四國是使臣都是有毛病的。

  當晚,齊頃公見到自己的.母親蕭夫人,便把白天看到的四個人當笑話說給蕭夫人聽。蕭夫人一聽便樂了,執意要親眼見識一下。正好第二天是齊頃公設宴招待各國使臣的日子,于是便答應,讓蕭夫人屆時躲在帷帳的后面觀看。第二天,當四國使臣的車子一起到達,眾人依次入廳時,蕭夫人掀開帷帳向外望,一看到四個使臣便忍不住大笑了起來,她的隨從也個個笑得前仰后合。笑聲驚動了眾使者,當他們弄明白原來是齊頃公為了讓母親尋開心,特意做了這樣的安排時,個個怒不可遏,不辭而別。四國使臣約定各自回國請兵伐齊,血洗在齊國所受的恥辱。四年后,四國聯合起來討伐齊國,齊國不敵,大敗,齊頃公只得講和,這便是春秋時著名的“鞍之戰”。

【古人文明禮儀小故事】相關文章:

兒童勵志小故事(精選17個)02-08

小故事大道理原創作文01-22

關于春節的傳說小故事02-08

我和小烏龜的故事作文(通用3篇)02-11

[精品]小木偶的故事續寫作文15篇03-26

高中文明禮儀教案01-26

初中文明禮儀作文02-14

文明禮儀心得體會01-25

文明禮儀小學生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