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年級小學生節儉演講
三年級小學生節儉演講1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勤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媽媽是一個勤勞的人。當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媽媽手工縫了我的衣服。有一次,我看到孩子們拿著一個可愛的娃娃,喊著要買一個,媽媽說你早點醒來就會有一個娃娃。果然,第二天早上醒來,床邊有一個娃娃,雖然娃娃有點丑,但這是我媽媽自己做的,我非常喜歡。長大后才知道為什么媽媽常說:“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原來她是個勤勞的好媽媽。
節儉是一種很好的品質,我父親為我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有一次,當我看到父親的衣服上有一個小洞時,我關心地說:“爸爸,你的衣服壞了,換個新的!”但爸爸說:“不,讓奶奶縫吧!”那時,我還年輕,不明白為什么我父親這么吝嗇,但現在我終于明白了為什么我父親這么“吝嗇”了!所以在我父親的`影響下,我也有點“吝嗇”。
現在媒體提倡“光盤”行動,時刻提醒大家節約食物。記得小時候在家吃飯前,奶奶總是讓我背誦李紳寫的《同情農民》,讓我珍惜食物。我記得每一粒米都來之不易,都是農民叔叔用汗水澆灌的。
“勤儉節約”的家風培養了我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爸爸媽媽說:“我們要代代相傳這種‘正能量’,讓‘勤儉節約’不再只是一個口號!”
三年級小學生節儉演講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白米飯之所以飽滿有光澤,是因為有了汗水的灌溉。節儉糧食是不辜負人們的辛勤勞作,是表達對勞動人民最大的敬意。
那些在炙熱的陽光下躬種的農民,是他們用從臉頰上流落下來的汗水種出了擺放在我們餐桌上的飯菜。飯菜中飄出的香,是對農民的一種頌揚,同樣是對我們的一種勸誡,節儉糧食,贈與一香。
從小,教師就在學校里教導我們要懂得糧食來之不易,節儉糧食,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職責。職責不分大小,只求珍惜每一粒米飯。
隨著我長大,我很好的'做到了節儉糧食,可是看著家里的小弟弟,小妹妹,他們完全就沒有節儉糧食的自覺。
他們吃一次飯,嘴巴上,手上,桌子上,地板上都滿是殘渣,他們不是在吃飯,而是在玩耍,拿著糧食玩耍。一看到這種情景,我就會忍不住沖上前將他們眼前的飯碗拿開,然后教訓他們,要他們懂得糧食來之不易。看著他們的這種行為,我會充滿無奈,因為他們還不懂,不懂糧食的含義,不懂浪費可恥,不懂得節儉糧食人人有責。
可是不懂沒關系,既然我明白了節儉糧食的含義,那么就由我最先來告訴他們怎樣樣去節儉糧食,告訴他們浪費糧食意味著什么,意味的一種壞風氣的構成,如果將來某一天人人都這樣浪費糧食,最終的結果就只能是糧食短缺,最終受苦的也僅有我們自我。
我們國家糧食充足,可是地球這么大,經常在新聞上能夠看到,哪里哪里在鬧饑荒,又因為缺少糧食餓死的多少人,這些電視上的報道每每一讓我看到,都會讓我將節儉糧食這四個字在心里默念一次。
我們要節儉糧食。
【三年級小學生節儉演講】相關文章:
談節儉作文02-05
節儉敘事作文12-01
新節儉主義04-10
關于節儉的經典名句12-09
節儉勵志語錄11-06
節儉的奶奶作文03-06
小學生節儉環保演講稿12-02
關于節儉的簡短故事04-11
節約節儉的傳承經典美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