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一、青少年心理教育小知識有哪些
我們都知道,一個人心理的成長,大部分是在青少年時期完成的,在這個極為關鍵的階段,同樣也是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突發、多發期,同時也可能會產生不少不健康的行為我們不可以只想著如何解決眼前出現的問題,要研究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青少年時期對于未來的人生如何走,選擇哪條道路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于是心里可能會產生更多困惑,非常渴望有人來幫他們解決心里糾結的問題。青少年心理素質的好壞,歸結于青少年自身,是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結果。所以,如何給青少年知道,對他們的心理起到鍛煉是讓青少年發展出完善的較好的心理素質的關鍵方法。
青少年心理教育最主要在于家庭,怎樣教導孩子是非常關鍵的技巧。有一半左右的青少年心理問題來源于家庭教育,據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的人不能正確教育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首先作為家長不能讓孩子產生攀比心理,也不能給孩子感覺壓力過大過重,家庭關系首先要做到和睦,這樣孩子才可以在一個很好的環境里健康成長。現在的年輕家長一般都自我意識比較強,常常容易忽視孩子的感受,因此如何放低自己的姿態,主動去和孩子進行交流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長覺得,主動當面跟孩子交流,顯示不出自己作為長輩的樣子,其實還有很多別的方式可以采用,例如QQ,短信,打電話等等,同時,孩子對于自己的同齡人肯定交流起來會比跟長輩自然,因此家長也可以介紹一些朋友與孩子年齡相仿的朋友給孩子,讓他們自主交流成長。
現在社會鋪天蓋地的傳媒新聞消息良莠不齊,老百姓可以接受新信息,思考并做出行為的途徑只有依靠媒體,因此媒體跟青少年心理是否可以健康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們必須要在這方面花更多的心思,多傳播一些積極健康向上的、具有科學性的思想。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眾多父母最為擔心的問題之一,如今激烈的競爭形勢及負責的社會關系已經不可避免的影響到孩子們的心理健康,如何保證他們的健康成長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那么青少年心理健康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呢?
1、陜隘:即斤斤計較,心胸太狹窄,不能容人也不理解別人。對小事也耿耿于懷,愛鉆牛角尖。
2、憂郁:由于種種原因,青少年會出現悶悶不樂,愁眉苦臉,沉默寡言的現象。 如果長時期地處于這種狀態,就應當予以充分重視。
3、嫉妒:當別人比自己好時,表現出不自然、不舒服甚至懷有敵意,更有甚者竟用打擊、中傷手段來發泄內心的嫉妒。
4、驚恐:對環境和事物有恐怖感,如怕針、怕暗、怕鬼怪。輕者心跳厲害、手發抖,重者睡不著覺、失眠、夢中驚叫等。
5、殘暴:有點小事自己不快,便向別人發泄,摔摔打打罵罵咧咧,有的則以戲弄別人為自己開心,對別人冷嘲熱諷,沒有溫暖之心。
6、自卑:對自己缺乏信心,以為在各方面都不如人家,無論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總把自己看得比別人低一等,抬不起頭來。這種自卑嚴重影響了自己的情緒,對自己都缺乏情趣,壓抑感太強。
7、敏感:即神經過敏,多疑,常常把別人無意中的話,不相干的動作當做對自己的輕視或嘲笑,為此而喜怒無常,情緒變化很大。
三、孩子上學不適應該怎么辦
兒童從一個愛護照顧的家庭或幼兒園來到紀律嚴明、課多、需要較強獨立自覺的學校中,前后環境有了顯著變化。通常,大部分兒童在一、二周內就能適應。但有少數兒童卻總感到陌生、恐懼、懷疑、拘謹等,從而抑制了其積極參與學校生活。作為教師要避免批評或呵斥,多對其關心、愛護和指導,與學生家長保持經常的聯系。
中學生在入學適應上有下述八個問題需要幫助指導。
⑴學校正規課程的適應。應著重培養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激發學習的責任感、義務感。
⑵學校規章制度的適應。要著重培養中學生的紀律觀念和良好的作息習慣。
⑶學校情緒生活的適應。應積極創造條件,使小學新生積極體驗學校生活的溫暖和樂趣,防止自卑、恐懼、退縮、郁悶等不良情緒的產生。
⑷學校人際關系的適應。教師應以身作則,對小學新生進行必要的交友指導。
⑸學校課外活動的適應。應著重培養中學生廣泛的興趣、愛好。
⑹學校集體生活的適應。應著重培養中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和集體榮譽感。
⑺對學習習慣的培養。雖然現在不提倡給一、二年級的學生留作業,但課后要養成復習、預習,整理書包、鉛筆盒的習慣還是挺必要的。
⑻對生活作息的適應。入學了,對原來的生活作息有所改變,但應及時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使第二天有充沛的精力學習。
四、心理健康的標準有什么
心理健康是指精神、活動正常、心理素質好。大多與遺傳(基因)相關。既能過著平平淡淡的日子,也能經受各種事件的發生。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產、生活上能與其他人保持較好的溝通或配合。那么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哪些?
心理學家將心理健康的標準描述為以下幾點:
①有適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對自我的成就有價值感。
②適度地自我批評,不過分夸耀自己也不過分苛責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適度的主動性,不為環境所左右。
④理智,現實,客觀,與現實有良好的接觸,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擊,無過度的幻想。
⑤適度地接受個人的需要,并具有滿足此種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動機和目的,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客觀的估計。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與和諧,個人的價值觀能適應社會的標準,對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實際的生活目標。
⑨具有從經驗中學習的能力,能適應環境的需要改變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愛人的能力和被愛的能力。在不違背社會標準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個性,既不過分阿諛,也不過分尋求社會贊許,有個人獨立的意見,有判斷是非的標準。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相關文章: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05-09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需注意05-09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表現05-09
青少年如何預防心理健康問題05-12
關于看青少年性心理健康問題05-09
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與對其家庭影響的原因05-09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05-10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05-03
盤點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標準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