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別康橋讀后感 推薦度:
- 再別康橋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再別康橋讀書心得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寫一篇讀書心得好好記錄一下了。怎樣寫讀書心得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再別康橋讀書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再別康橋讀書心得1
風平浪靜,踏上歸國的船只,行駛在浩瀚的大海上。這時候徐志摩會想些什么呢
畢竟那是他曾留學的康橋,留下了他完美的回憶。在夕陽下,他走在河畔,看著那柔情似水的柳樹,似乎如同夕陽中的新娘,望著水中的倒影,蕩漾在心頭。在徐志摩眼中那康橋的柳樹是如此嬌媚,而那柔波里的水草又是如此動人,那康橋的一切都是如此完美。在那里徐志摩又留下了七彩的夢。不遠萬里踏上征途,到康橋留學,為的就是學有所成,提高自我的水平。但奔赴康橋后,卻發現康橋如同夢幻一般美麗,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的彩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夢,康橋的一切事物就連那榆蔭下的一潭,都沉淀著作者彩虹般的`夢。可見作者對康橋是情有獨鐘。
但作者此刻不是奔赴康橋,而是遠離它,帶著對康橋完美的夢,漸漸離去,回首康橋,漸漸遠去。完美的夢,輪廓漸漸模糊,只變成了一點,便也不久消去。回想起曾在康橋度過的那段完美時光,此刻卻要驟然遠去,留下的是無比的惋惜和憂愁。
或許作者不是為了寫愁,只是為了安慰自我,留下紀念而寫下這首詩。但從文中卻表現出那樣的灑脫和寬廣的境界。揮手作別,那是作者的不舍。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又是何等灑脫,沒有兒女情長,沒有淚沾衣裳,有的只是揮手告別云彩的瀟灑與自然。
懷著憂愁,卻能表現出瀟灑與風度,憂愁不能占據整個心靈,是因為心境開闊,便能容納憂愁。
再別康橋讀書心得2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以其獨抒性靈的詩風靡一時。他的詩,輕靈飄逸,幽婉灑脫,集意境美、建筑美、音節美和繪畫美于一身,同時對中外詩藝進行融合,追求一種“純真的詩感”。這些在《再別康橋》可見一斑。
再別康橋是徐志摩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
這是一首抒寫自然之美與作者心境的短詩。詩人崇高,贊美自然。
這首詩意境幽美,情感深摯含蓄,詩思精巧別致,美麗自然。
并且從這首詩能夠看出康橋是詩人的夢想,因為他說:“我的眼睛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可見,康橋在詩人心中打下了極深的烙印。
詩人以康橋的自然風光為直接抒情對象,采取間接抒情的方式,寓情于景,人景互化。
詩人明白,康橋的美景是永存的,無法帶走的,失落的是以往的.夢想,改變的是人的心境,而帶走的只是那份似淡似濁的憂愁。
通讀整首詩,無一處不是在寫景,又無一處不是包含著詩人那淡淡的離別愁緒。
這首詩采用現代白話形式,繼承了中國古典傳統詩歌的含虛,典雅。讀再別康橋如觀樓,如吟歌,如賞畫,而感受到的是詩人那淡淡的離別之愁,之戀,之哀。
再別康橋是徐摩志1928年秋,再次到英國訪問,久違的學子依依不舍作別母校,望者清澈美麗的康河時,萬千離愁涌上心頭。它是一首優美的抒情詩,又宛如一曲優雅動聽的輕音樂,讓人心暢。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心頭蕩漾”,這句詩寫的是康河的美。“悄悄是離別的笙蕭,夏蟲也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是詩人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現了徐志摩對康橋的情感,集中表現了離別的惆悵。
再別康橋是一首寫景的抒情詩,抒發的是一種留戀之情,惜別之情和夢想幻滅后的傷感之情。“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舒緩的節奏,輕盈的動作,纏綿的情意,同時又懷著淡淡的哀愁,詩人的那份感覺在我眼前浮現,似夢似畫……
再別康橋讀書心得3
高中時的一首詩總讓那些學子平添了些嘆惋戀校之情。《再別康橋》初讀它猶品清泉,甘香潤腑,余音裊裊。再讀它,細水流長,千回百轉,一曲戀歌成就絕世佳人。三讀它,風回路轉,抬眼望去,綠柳成蔭,芳菲四溢,真應得那句山重水復,卻又柳暗花明!
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與其說是離別之作,還不如說是誓約之辭。我鐘愛首尾四句。“輕輕地我走了,正如我輕輕地來,我輕輕地招手,不帶走一片云彩”。“我”走了,正如同我來時一樣,來得自在,來得灑脫,來得平靜而自然,或許詩人那輕揮的手掌之間是不忍帶走他生活的記憶的。因為每一種風景,每一種顏色,甚至每一個他以想象所幻化出來的代表他內心境愫的語言符號都是他生命中那時那刻那地那風景中的唯一記憶。我覺得詩人不是不愿帶走它,而是不忍破壞它。因為一向以來,那花那水那云那草是詩人的現實生活里最甜美的夢,最亦真亦幻的心靈感受,或者說是他主觀世界中的一種完美。那不是伊甸園,因為世上本沒有伊甸園,可是有相信存在伊甸園的人,詩人就是這樣的'主角。
有人說詩人總是情緒化的,甚至有人曾言詩人都是瘋子。而我以為,之所以詩歌的世界能夠獨其特色,區于其它文學藝術形式而流傳壯大,最主要的原因是詩人更加懂得用心品察生活,體味記憶,并以其創造性的思維或是將具體化的東西抽象化,或是將抽象化的東西具體化。總之,詩是藝術,而任何一種藝術手法都是無法超越詩歌所能給人帶來的心靈的深度體驗的。
“悄悄地我走了,正如我悄悄地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再別康橋》,詩是詩人的杰作,情感卻是一切世人情感的升發與總結。
再別康橋讀書心得4
徐志摩的一生都生活在詩歌里,他談話是詩,舉動是詩,就連畢生追求的感情也如詩歌一樣浪漫!我一向被徐志摩勇敢追求“愛”、“自由”與“美”的情操所吸引,他的詩作《再別康橋》更是經典到極致,浪漫的情愫令人神之所往,仿佛自我也來到了康橋,游于“星輝斑斕”的湖中!
一句“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足以讓人感受到康橋的靜謐和安寧,念到那里,仿佛自我也如詩人一樣,輕輕的邁動著雙腳,輕輕地走在康橋上,生怕吵醒了熟睡的蟲子和鳥兒,破壞了康橋的靜謐和寧靜。太陽就快落山,我站在康橋上,能夠看到西邊天上的五彩云霞,余輝反射四周,河畔的柳樹仿佛穿上了金色的嫁衣,就像一位夕陽下的新娘一樣,美麗婀娜,風兒吹起她的衣角,她就這樣在微風中向我走來,我陶醉著不自覺伸開雙臂,朝她走近,走近,甚至就連她倒映在水中的影子也是如此迷人,一向在我的心頭蕩漾、蕩漾,陶醉了我的心智。
你看河中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柔波中它隨著流動的河水飄蕩,自由自在忘情地舞蹈。這時,仿佛自我也是一棵水底的小草,只要讓我靜靜呆在康河水中,我便心甘情愿地只做一棵無名的水草。云彩和霞光的余輝倒映在水中,一陣風吹來,仿佛是被打碎的七彩石一般,撒碎在海藻間,像是彩虹的夢境。
我多么想“撐起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用小船載滿一船的星輝,在星輝斑斕的河上放歌,可是我怕打破了今晚沉靜的夜色,我悄悄的劃著小船,在稀稀疏疏的月色中尋找著志摩當時劃過的地方,聽風兒輕輕在我耳邊哼唱!再完美的夢也有蘇醒的時候,“輕輕的來”“輕輕的走”,康橋沉默了,夏蟲也為我沉默,“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再見了,康橋!我就這樣沉醉在康橋上,我就醉在《再別康橋》的意境之中,久久不能自已。徐志摩的浪漫情愫實在令人折服,簡簡單單的詞藻卻能勾繪出如此生動靜謐的畫面,令人神之神往,欲罷不能。我喜歡徐志摩勇敢追求“愛”、“自由”與“美”的情操,也愛《再別康橋》所描繪的浪漫景色給人帶來的無盡享受。
再別康橋讀書心得5
再別康橋,始終是字字見真情,聲聲憶回長。它的三美將永遠留于我的心間!
一、音樂美
全詩連用三個“輕輕的”,語句連貫,和諧動聽,顯得節奏輕快,旋律優美。
詩中運用了復沓,疊句疊詞等寫作手法,造成了回環往復的旋律和婉轉悅耳的樂感,令人回味無窮,回憶悠長。
再別康橋,恰似一曲美妙動聽的音樂!
二、結構美
通讀全詩,此詩共四行一節,第一節詩行兩兩錯落有致,每句的`字數基本為六七字,于參數變化中見整齊;行文押韻,逐節換韻,并對仗工整,有行云流水之美感。
又經過描摹不一樣方向及視覺,含蓄而又直白的表達了作者的真情實感,處處見真情。
再別康橋,猶如一幅精選的設計圖。
三、意境美
全詩使我們仿佛感受到詩人踮著足尖,像一股清風一樣來,又悄悄離去,而那至深的情絲,全揮之不去。
作者以“西天的云彩”“金柳”“柔波”“青荇”“星輝”等自然景觀,經過絢麗的色彩及動態的描述,勾勒出一幅依依不舍的離別圖景,流露出作者內心的不舍,惆悵與淡淡哀傷。全詩情景交融,情感若有若無,引發讀者無限遐想,含蓄的暗示出作者的朦朧情思并給人幽深,琢磨不透,含蓄的美感。
再別康橋,又是一段若有若無的情感,帶給人一種夢一般的輕盈,飄渺!
【再別康橋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再別康橋的讀書筆記精選12-07
再別康橋讀書心得范文3篇01-17
再別康橋讀后感04-14
《再別康橋》讀后感04-25
再別康橋讀后感04-30
《再別康橋》讀后感04-29
再別康橋英文詩歌12-09
再別康橋詩歌朗誦12-09
《再別康橋》教學設計方案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