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學習心得
今天我們有幸觀摩了唐老師的一節數學課,我覺得這節課是質樸,是耐人尋味,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的和諧統一。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去經歷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并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并能運用公式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讓學生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應用意識,同時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從這節課的教學實施上看,基本達到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欲望和興趣。
二、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動手實踐、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索。
課伊始,教師運用多媒體出示了等寬不等長和等長不等寬的兩組長方形,通過觀察,讓學生初步感知長方形的面積與它的長和寬有關系,為學生探索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做孕伏和鋪墊。總結抽象概括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長方形的面積=長×寬。學生的數學學習的是充滿了觀察、操作、探索、抽象、概括與交流等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讓學生自主探索得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開展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通過交流與思考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在主動參與、樂于探索中發展自我。
三、知識遷移、主動建構,推導正方形面積計算公式。
學生討論并交流: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教者引導學生積極探索,主動建構,將正方形的面積公式納入長方形的面積公式中,也只有經過學生主動建構概括的知識,才能真正納入自己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優化了學生思維過程,取得了認識上的平衡。
四、拓展練習,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讓學生在題目的拓展、延伸中動手操作,始終讓學生思維處于興奮的最佳狀態,使學生在實踐操作中學習,在實踐操作中創新,滿足了學有余力學生的需求,實現了“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基本理念。
該老師這節課也有不盡如人意的的地方,主要沒有教學經驗,體現在課堂有效教學的問題。例如,在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要適時加以點撥,學生合作交流還有些不到位的地方。
【《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計算》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和棱長學習心得作文12-04
計算機導論學習心得03-19
大學計算機學習心得03-31
大學計算機學習心得11-24
計算機培訓學習心得11-28
計算機基礎學習心得01-10
計算機專業學習心得11-12
《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教學設計方案12-09
英語學習心得和感想01-05
養魚體會和學習心得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