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家庭教育學》讀書心得
家庭教育是兒童成長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拜讀了趙忠心老師經過多年研究所寫的《家庭教育學》,其中借鑒了許多中外家庭教育的理論以及家庭教育子女的經驗。讀完這本書,我深有體會,在教學過程中,時常覺得幼兒越來越難管理,教育孩子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父母常常視孩子為家中的小太陽,全家人都圍著孩子轉,長時間如此容易使孩子養成嬌生慣養的不良習慣,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以后的人際交往,以及不能適應復雜的社會環境。在大多數家庭里,隔輩親的現象是非常嚴重的,孩子提出的要求,爺爺奶奶都會盡量的去滿足,而實際上,應該給孩子講道理,告訴孩子什么可以去做,什么不能做,如果孩子執意的要求,可以采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在我接觸的很多家長,幾乎都是著重關心孩子的認知水平、技能掌握,缺乏對孩子習慣的培養,從而導致孩子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不利于在今后社會上的發展。
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希望孩子能夠完成自己目標或是愿望,過高的期望無疑是增加了孩子的壓力以負擔,當孩子面對挫折使,會逐漸失去對自己的信心與認可,甚至造成更為嚴重的后果。隨著現在的培訓班、學習班的增多,家長們在不考慮孩子是否有興趣,就替孩子報名參加,并把孩子的日常生活安排的滿滿當當的,使孩子整天面對著大量的作業以及學習壓力,從而感受不到學習的樂趣與童年的歡樂,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不良的影響。因此,作為父母要正確對待兒童的教育,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并積極引導學習發展,使孩子擁有一個充滿歡樂的童年。
父母對孩子的成長,不僅要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同時也要關心孩子的精神生活,培養孩子的品德素質,提高孩子的自主意識,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行為習慣。在實際生活中家長往往只重視孩子知識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其素質教育的發展,良好的品德素質對孩子在社會中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可見,家庭對孩子素質教育是十分重要的。還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加強對培養孩子自主能力的意識,鍛煉孩子的自主行為能力,例如,學會自己掃地、自己擦桌子等家務活動,來促進孩子自主能力的發展,家長不要因為孩子完成的不好而批評或阻止,避免影響到孩子的積極性與自主意識。
《家庭教育學》這本書就要求我們重視對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及家庭的影響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大的意義。作為父母,要關心孩子的全面發展,加強對孩子精神教育的意識,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自覺承擔對孩子教育的責任,使孩子成為高素質、高品德、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家庭教育學》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學習心得12-31
小學家庭教育學習心得04-18
家庭教育學習心得體會05-30
家庭教育學習心得體會 15篇06-07
班主任家庭教育學習心得體會08-20
愛的教育學生讀書心得06-09
中小學家庭教育學習心得體會06-05
家庭教育學習總結范文(通用3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