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600字讀書心得
《資本論》核心和關鍵理論剩余價值理論
《資本論》通篇可以說是圍繞剩余價值理論來展開,剩余價值理論是《資本論》的一條主線。理解剩余價值理論,對我們理解和掌握《資本論》價值理論體系至為關鍵。剩余價值理論是人本理論,具有科學性、優越性。我們可以從三方面來深刻領會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學術價值。
而現代市場經濟的發達國家推行的利潤分享機制、勞資集體談判機制、保護勞工立法機制、累進式所得稅機制、遺產稅和土地稅機制、社會福利和補貼機制、政府干預機制等,表明西方發達國家雖然實行市場經濟,但沒完全實行按生產要素分配。這說明了,在社會生產發展中,同物的作用相比,人的作用更具有決定性。同時也說明馬克思的剩余價值理論對資本主義剝削的論述,揭示了社會發展的方向和生產力發展的途徑。
因此,為促進生產力的更快發展,純市場交換機制導致的按生產要素分配,是需要有不同利益集團的平等協商和政府干預等其他機制作補充的。只有在利潤分享機制中充分考慮人本主義因素,將人的貢獻與物的貢獻加以區別,才能符合社會規律,促進社會進步,體現人本關懷。
剩余價值理論符合社會主義實踐規律
我國現在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還沒有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及實行社會所有制的能力,只能在市場經濟中把握社會主義方向,實行以公有制為主,多種所有制并存的經濟體制。非公有制中必定存在剩余價值。科學地運用剩余價值理論來分析我們可以發現,這并不是剝削,并不是背離了社會主義消滅剝削的本質。因為剩余價值在社會主義國家中被我們集中起來了,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關系國計民生的大的工程項目的開發和發展都是離不開這些集中起來的資金。
【《資本論》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資本論序言讀書心得12-27
《資本論》讀書心得四篇12-09
資本論讀書心得2000字12-09
資本論讀后感心得04-21
《資本論》讀后感05-11
資本論讀后感04-05
《資本論》的讀后感04-21
資本論讀后感03-31
資本論第三章讀書心得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