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聽周老師的課心得體會范文
今天,聽了周老師感悟自然類散文的閱讀交流課。備課組精選了十多篇文章作為課外閱讀篇目發給學生,今天這節課是學生閱讀情況的反饋,學生自由交流相關篇目的閱讀體悟。
評課會上,有部分老師主張從表現手法、思想內容等方面對學生的閱讀交流進行規范。
這反映了中學語文教學對課外閱讀的一種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老師從心理上都重視課外閱讀,把課外閱讀當成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提高閱讀題的分數又是師生腦中揮之不去的魔咒。
大凡有閱讀經驗的人都知道,沒有人在閱讀時會刻意去想這篇文章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什么內容。閱讀是一種個性、感性的心理活動。只有非常自由的狀態下,才能獲得審美的享受。學生說,自己讀這篇文章覺得很有味,老師一講味全沒了。老師講了什么呢?無非是這篇文章用了什么手法,起了什么作用等等之類的問題。老師精選了一些美文,送給學生一道精神大餐,可又要求學生在吃完之后,一定要從色香味方面去點評一番,學生帶著這個壓力去享受這頓美食,結果只有土氣息,泥滋味了。錢鐘書先生說,一個人只有在心無掛礙的時候才會感到快樂,我想閱讀更應是如此吧。
周老師的這堂課,也給了我對課型的思考。現在中學語文課堂的課型有四類:作文指導課、作文講評課,閱讀課,練習講評課。閱讀分為精讀和泛讀,而現在閱讀課堂主要是針對精讀而言的,一篇課文一般要講兩個課時。精讀課的設計很明顯都是圍繞閱讀題的知識點而來的,在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上糾纏不休。語文老師有時候多想讓學生在課堂上靜靜地讀點書,但老師不敢啊,學生也不干啊。學生急于想提高現代文閱讀題的分數,渴望找到一個能讓自己得分的答題模式。于是,師生都被閱讀題綁架了。
久而久之,老師也失去了閱讀的沖動和個性體驗,難以達到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的影響。曾在一次學生課外閱讀調查中發現,有同學聽到一位同學眉飛色舞地講述水滸中的情節,被感染了,也就產生了閱讀的沖動。有學生聽了枉凝眉這支曲子,就產生閱讀紅樓夢的沖動。當老師滿腦子是閱讀題的知識點時,沒有對哪一本書的極具個性的閱讀體驗,我們拿什么去感染學生。聞一多講楚辭,優雅感人。他把上午的課換到晚上,天黑下來的黃昏,在教室之外,點個香爐,拿個煙斗,長長吐出一口煙霧,用頓挫鮮明的語調念道:痛飲酒,熟讀《離騷》乃可以為名士!聞一多先生的性情課堂遂成了不可復制的風景。聞一多等學界泰斗的學識我輩望塵莫及,然而這用真性情對待閱讀的風度更是讓裝腔作勢的我輩汗顏。
講評會上,周老師提及一個想法,開展師生同讀一本書活動。愚以為,書千千萬,每個人的審美情趣、人生閱歷差異很大,對書籍的選擇也會有差異。同讀的這本書肯定是老師的好書,但未必受學生歡迎,學生未必感興趣。這個要求,未嘗不又是一種綁架。
【聽周老師的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聽評課心得體會03-24
聽英語課心得體會06-21
教師聽英語課的心得體會2000字07-17
聽于永正老師作文指導課有感12-02
關于聽立標課心得體會12-07
英語聽評課心得體會范文12-08
關于聽數學課的心得體會12-07
教師聽評課心得總結范本12-07
聽評課活動總結范文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