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讀后感15篇(集合)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字經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字經讀后感1
一月前收拾舊書時,無意間翻開一本很厚的美繪版《三字經》,紙張很厚實,字跡也很清晰,那還是上幼兒園時媽媽買給我的。書上原文、釋義、典故、出處等內容都很詳盡,讀了幾頁,竟有了重回幼年時的感覺,耳邊仿佛又響起“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清亮而稚嫩的讀書聲。于是,我從成捆的舊書中把它抽出來,放回了我的書架上。
從那天起,茶余、飯后、睡前,只要有時間,我就會把它翻開,重新熱情而鄭重地讀起來,如饑似渴地汲取著其中的營養。
一個月過去了,厚厚的《三字經》也已經被我翻完了大半。合上書本,許多諸如“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之類的語句經常在我的腦海中回響。這并不是因為我下了多大工夫去背誦它,也不在于它那瑯瑯上口的節律,更不在于兒時的.老師曾如何仔細地幫助我們理解、剖析,而只在于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瑰寶的《三字經》給千萬后人留下的哲理和深思。
孟子的母親為了兒子三遷其所,擇鄰而處,因為兒子逃學憤而“斷機杼”;四歲的孔融出于對兄長的尊敬和對弟弟的愛護而“讓梨”;圣賢孔子拜項橐為師,正因為自己是圣賢,才更加勤學……《三字經》不光是對前人的緬懷,更多地是為后人傳承了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傳統美德。
多次細細品味,我從《三字經》中捕捉到許多精妙的語言,比如“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犬守夜,雞司晨,茍不學,曷為人?”、“彼雖幼,身已仕,爾幼學,勉而致”……從這些充滿人生哲理的句子中,我強烈感受到祖先對我們后輩寄予的厚望與重托。
我在無意間翻開了一本《三字經》,也在無意間開始了對人生真諦的感悟;我重讀了《三字經》,也重啟了塵封已久的心靈之門;我即將第二次讀完《三字經》,也即將多一分對人生的思索……
三字經讀后感2
最近看了一本名叫《新三字經》的書,令我感觸很深。
仔細看過后,其中我最喜歡的句子是:“學與思,琢與磨,知與行,相交錯。成于勤,毀于惰,荒于嬉,敗于奢。省吾身,思己過,言必行,行必果。敗與勝,非天命,得與失,乃互生!薄皩W與思,琢與磨,知與行,相交錯。”意思是說只有把學習與思考結合起來,我們才能收到真實的效果。我們既要重視行動,也要重視認知,兩相促進,才能塑造健全人格。牛頓就是經過反復的思考,發現了“萬有引力”,居里夫人也是經過觀察,然后反復思考,再試驗,才發現了“鐳”,所以我們要學會思考。
“成于勤,毀于惰,荒于嬉,敗于奢。”是說學業和事業的成功要靠刻苦勤奮。人不能過度的追求享受,否則就會敗在自己的手中。韓愈的《進學解》里說:“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強調了勤奮思考的重要性。許多人的失敗是因為懶,一個人過于貪玩、貪圖安逸,就會自己荒廢自己。只有勤奮才能獲得成功。
“省吾身,思己過,言必行,行必果!笔钦f:每天反省自己、思考自己的過錯是種自我修養的方法,講究誠信,說了的話就一定要做!拔崛杖∥嵘怼边@句話出自《論語·學而第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說,曾子每天從三個方面反省自己:為別人出主意辦事有沒有不忠實的地方?與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講信用的地方?老師傳授的`知識和技藝是否溫習了?還有一句話叫“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人說話要算數,要有信用?鬃诱J為,君子以言過其實,說了不做為恥辱,為人應言行一致,說到做到。
“敗與勝,非天命,得與失,乃互生!弊约旱某晒εc失敗不是天注定,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人生的所得與所失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的,我們在“得”與“失”之間作自我調節,使自己的心態保持平衡。
《新三字經》令我愛不釋手,能讓我們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學習,真是一本好書!
三字經讀后感3
上學前背《三字經》時,其中很多話句的意思我都不懂,現在上學了,經過爸爸的講解,我能理解書中的一些含義,特別是關于古人學習方面的內容:“昔中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披勤編,削竹筒,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這六段的意思是這樣的`,大圣人孔子曾經把七歲的項橐當作老師,古代圣賢尚且能入此勤奮的學習;宋朝趙普讀了一輩子的《論語》,做了宰相之后,扔勤奮學習;漢朝路溫舒把借來的書抄寫在用蒲草編的席子上;公孫私削竹片來抄書,他沒錢買書,卻如此勤奮;孫普怕晚上讀書打瞌睡,把頭發系在房梁上,蘇秦學習困倦時沒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他們都有老師,但能自覺學習;晉朝車胤晚上捉螢火蟲當作燈光看書,孫康依靠雪的反光看書,他們雖然貧窮,卻沒有因為點不起燈就停止學習,漢朝朱買臣一邊砍柴一邊讀書,隋朝李密一邊放牛一邊讀書,他們盡管勞累,卻不放棄學習。
讀懂了這幾段后,我非常感動,古人沒有我們現在這樣的優越條件,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有辛勤的老師教導我們,書本都是新的,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漂亮的書包、文具,這么好的學習條件,是古人所沒有的,如果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沒有刻苦、努力的學習就辜負了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嗎,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就必須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認真讀書,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
三字經讀后感4
陳景潤說學習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決心,三是恒心。沒錯。學習必須要有這“三心”。信心,是做好每件事最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們要時刻對說,我能行,我能成功……千萬不要小看自己,不要自卑,要提高我們的信心,才能做好每件事;決心,是進入成功大門的第二門坎,心中有了目標,就要下決心去完成。只要有了決心,成功就不會離我們太遠了;恒心,是成功大門的`第三門坎,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堅持就是勝利,持之以恒是勝利,持之以恒,以長久不變的意志堅持去做好每件事情。俗話說,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要做好事情,就必須得具有信心,決心,恒心。
記得去年,書法老師對我說:“再過一個月,省里有一個少兒書法比賽,要求選手當場寫字,并評出最優秀的一幅。我希望你能在這一個月內,好好練習取得好的成績。”我十分有信心能獲獎,學習幾年的書法,借此機會,來看看我的書法水平;氐郊液,我下定決心一定要獲得一等獎。從那以后,我每天認真練習,為了每一個字,我常常練習十幾張紙,直到寫的和書里差不多了,才去練習下一個字。經過長期的堅持的練習,我在比賽時發揮的十分良好,獲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
龜兔賽跑兔子腿長跑起來比烏龜快得多,照理說,也應該是兔子贏得這場比賽,然而結果恰恰相反,烏龜卻贏了這場比賽,這是什么緣故呢?這正是因為兔子不堅持到底,它恃自己腿長,跑得快,跑了一會兒就在路邊睡大覺,似乎是穩操勝券,然而烏龜則不同了,它沒有因為自己的腿短,爬得慢而氣餒,反而,它卻更加鍥而不舍地堅持爬到底。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的烏龜獲勝了。
再我們的學習中,一定要有“三心”,一是信心,二是決心,三是恒心。所以說,學習有了這“三心”,還能學不好嗎?
三字經讀后感5
對三字經最早的記憶,停留在小時候父親的口頭禪人之初,性本善上。那會少讀私塾的父親只提到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其他的就不得而知了。后來上學,在學校里學習過許多之乎者也之類的文言文,感覺很枯燥。雖然也能從中收獲一些做人的道理,但在淺薄見識的制約下,很難體會到古文學習的深遠意義和其中樂趣。
我讀三字經時,是在為人母親自覺父母學習是硬道理為教兒子知書明理才跑到書店看到了各種各樣版本的三字經。靜下心來字斟句酌時,才禁不住為中國古代的語言而贊嘆
《三字經》確實是一本千古奇書。只用了一千多字就概括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教育、天文、地理、倫理、道德和經典傳說故事,廣泛生動又言簡意核。
三字經"開篇首句就是人之初,性本善蘊意深刻,發人深思。孩子天性都很好,關鍵在于父母和老師怎么引導。昔孟母,擇鄰處說明環境對人的成長的`重要性。曾經看過一個博友的文章春來草自青。他說春是學生的身心和學習成績;春,則是家長和老師們給孩子釀造的寬松、溫馨、和諧、宜人的心理環境。自古就有龍生龍,鳳生鳳的說法,其實說的就是培育孩子的環境。茍不教,性乃遷如果孩子生下來父母給不了一個良好的環境,他本來是善的性也就遷走了,取而代之的是父母固有的一種思維和生活方式了。
首孝悌,次見聞。寫出了要孝敬父母。這是做人之本。要孝敬父母,自己就要刻苦學習,從尊敬身邊的朋友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友善對待他人,不計較個人得失,才能得到他人的尊敬和歡迎。知某數,識某文寫出了要能文能武,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我們每一個小學生,猶如一塊璞玉,玉不啄,怎成器?我們應該立鴻鵠之志,刻苦學習,長大要做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真是一部袖珍百科全書,可謂字字珠璣,蘊義深刻,早讀早獲益!
三字經讀后感6
《三字經》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的精華,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國學!度纸洝啡齻字為一句話,一段共有四句。《三字經》主要是寫人的善、惡、學、孝、禮、儀,它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它教育我們要愛國愛校,親師愛友,勤于讀書……它教會我們太多做人的道理。
《三字經》最經典的臺詞:“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幾句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意思是:人生下來,天性都是好的,只是后來由于各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所形成的生活習慣不同,才使人們的性格不同。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它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特別是讀到:“香九齡,能溫席。融四歲,能讓梨時!蔽艺娴'很感動,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順父親,夏天為父親搖扇子,冬天給父親暖被子。孔融四歲時就懂得把大個兒的梨讓給哥哥吃,自己就吃小的。而現在的我們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自以為是。所以我們更要好好學習黃香和孔融的高尚品德,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
書中的:“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弊屛颐靼琢诵r候不好好學習是不應該的,那樣老的時候就不會有所作為。俗話說的好:“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讀“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笔刮抑懒擞癫唤涍^雕刻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皿。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知道做人的道理。
讀了《三字經》里一個又一個感人的故事,讓我感悟到了其中的含義和道理,也堅定了自己的學習態度。我要努力學習,天天向上,將來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讀后感7
《三字經》是一部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它教育了我們從小就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告訴我們要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勤奮好學,今天,我也認真地回顧了這本書。
這本書出自南宋宋元的王應麟,它概括了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及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用三字詞簡練、生動的寫出了一些為人處事和歷史故事,教育我們、培養我們。如:“孔融讓梨,孟母三遷……”這些故事使我學到了不少東西,領悟了不少道理。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碑斘易x到這里時,感到十分羞愧,對于已經上六年級的我竟還不能專心致志地學習,正所謂“一心不可二用”,F在仔細回想,對于平常的學習生活,我是否做到在課余時間也花心思學習了,我是否做到對學習專心到志,一絲不茍了呢?想到這里我深表慚愧,決心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做到在課余時間也專心致志地學習。
當然,作為一名六年級的學習,我們也不能只注重學習成績,更重要的在于孝敬父母,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在書中有一句話更是深深打動了我:“香九齡,能溫席,孝子親,所當執”。我記得在小時候,父母經常講這個故事我聽,說得是黃香在幾歲的時候,母親離世,他和父親相依為命,他待父親十分孝順?嵯臅r,他為父親扇涼枕席;寒冬時,他為父親溫暖被褥。回想起這篇故事時,我不禁淚如泉涌,對于長年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我不僅沒為他們端過一次水,盛過一碗飯,洗過一次腳,相反,我還總是埋怨他們不回來照顧我,現在正是我們回報父母,報效祖國之時,我們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后做祖國的棟梁之才,報效祖國,回報父母!
這本書不僅講述了許多生動的故事,更是告訴了我許多道理,它讓我明白了: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勤奮好學,誠實守信,能夠讀到如此好的名著,何樂而不為?
三字經讀后感8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我幼兒園的時候就能背誦了,但是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這個寒假,學校的大隊部布置了品讀經典傳承國粹閱讀活動,《三字經》是我國著名的啟蒙讀物,所以這個假期我把《三字經》拿出來重頭到尾認真地看了一遍。
通過看三字經的解讀,我知道了三字經它是告訴我們要尊老愛幼、勤學刻苦、孝順父母、禮貌待人,這些都是我國的傳統美德。
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幾句話的意思說年輕的時候不好好學習,是很不應該的。這樣,等到老的時候,什么都不懂,什么也不會做,又有什么用呢?一塊好的玉石,如果不經過玉工雕琢,就不能成為一件精美的玉器。一個人如果不努力學習,就不會明白事理,沒有辦法讓原來的'優良天賦得以充分的發揮。我就得這句話說的太對了。我們小時候一定要刻苦學習,不能怕辛苦。還有我特別喜歡“頭懸梁”這個故事!邦^懸梁”講的是:我國古代晉朝的孫敬,他學習非?炭,常常讀書讀的很晚,困倦得眼皮都睜不開了,為了防止自己在學習時睡著了,因此在讀書時他就弄根繩子把頭發綁起來吊在房梁上。打盹垂頭的時候,揪一下頭發就驚醒了,繼續讀下去。后來他成為了一個很有成就的人。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從小要刻苦學習,只有認真努力的付出,才能有收獲。我平時在學習的時候,不是很認真,做作業也不是很及時完成。看了《三字經》以后,我要改正這些缺點,刻苦學習,長大以后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就像一個老師,教導著我們,讓我們成為有用的人。我很喜歡這本書。
三字經讀后感9
《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它深深地吸引我,這不止是它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富有的內涵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諍友。不論是在道德、歷史、地理……
文化上內外都會受益匪淺。雖然,在這本書上,不免有些封建色彩,但這些不足之處,不正是要我們這些現代化開放意識的中國人去改變、探索嗎?每看一篇,我都會被陶醉在經文的韻律和生動的故事中。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嬴政,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但在許多人心中他同時也是個暴君。
可我覺得他只不過是一個順應了“弱肉強食,勝者王,敗者寇”的生活邏輯的`人物。他為了統一中國,加強訓練精兵。雖然,每一個訓練,對于士兵來說都是一次生死決擇,但這么殘酷的訓練卻為日后,統一中國做了奠基。統一中國后,他雖然殘暴,但從此國泰民安。我們現在身處這個美好的社會主義,不是要感謝秦始皇嗎?
中國古代文明所做的切是無可抹滅的,這為中國古文明也留下了光輝的一頁。《三字經》是古人成長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本文學瑰寶,直到現在也不失為一本好書。《三字經》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相信如果我刻苦學習,學會做人,長大就一定會成才,也一定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我一定會把《三字經》上的知識時時刻刻都牢記在心,盡量避免一些在生活中和學習中不該犯的錯誤,多幫大家做一些好事,同時自己的學習也不能放松。《三字經》,深遠而持久地影響著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揚它吧!
三字經讀后感10
我是一個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山娃子,從小沒有機會接觸到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心中一直充滿了期待和幻想。上學后第一次聽老師讀《三字經》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這本書告訴我許多關于歷史、天文、地理、道德方面的知識。古人常說:“熟讀三字經,便可以知天下事、通圣人禮”,對此我感觸比較深。
《三字經》是前人智慧的結晶,它的每一句話都包含著有趣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比如:“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從小要尊重兄長,會謙讓他人。學會謙讓說來容易,要做到卻有些困難。
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事讓我對謙讓有了新的認識:我們學校是個缺水比較嚴重的'地方,平時喝的水都是我們早上用瓶子從家里背來的,因此水對每個孩子來說都很珍貴。記得一次上體育課后,同學們口喝了來教室喝水,同桌小科的水被他不小心全灑到地上。他當時急得大哭起來,轉身向旁邊的同學求助,大家雖然都表示同情,卻沒有人向他伸出援助之手。那天我因為上廁所來晚了,小科看到我像見到救星一樣,用懇求的語氣問我:“能讓我喝點水解解渴嗎?我只喝一點就好!”看著瓶子里僅有的一點水,心想兩個人喝真的是太少了。我剛想拒絕,看到小科在不停地抿著干干的嘴唇,又有點不忍心。正當我猶豫不決時,腦海中聯想到三字經里孔融讓梨的故事,是啊!我為什么不能向孔融一樣把自己需要的東西謙讓給別人?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他人,還可以從中體會到分享的快樂,何樂不為呢。隨后我和小科一起喝光了瓶里的水,雖意猶未盡但心里美滋滋的。
《三字經》是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良師益友,它就像一位博學多才的老師時刻指導著我,并將伴隨我快樂成長!
三字經讀后感11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于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的特點就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凈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于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边@句話在小時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后,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大,可是,由于以后的.熏染,環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
從“茍不教,性乃遷。”到“知某數,識某文!备嬖V我們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备嬖V我們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而學習的方法,貴在專心。“昔孟母,擇鄰處!崩锩嫣N含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學習環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备嬖V我們人就像玉一樣,不打磨雕刻,就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就像方仲永一樣:他家世代都是種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時候時,方仲永就已經會作詩,由此父親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很多人都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于是父親就一天到晚帶著方仲永去寫詩、賺錢,不讓方仲永去學習。直到方仲永十二三歲時,寫作才華仍和五歲時的寫詩水平一樣,到了二十多歲時,他的才華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沒有什么兩樣了。這不正體現了這句話的意思嗎?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讀后感12
暑假里,爸爸要求我把以前讀過的《三字經》拿出來重讀,并給我講解了每一句的意思。上學前背《三字經》時,其中很多語句的意思我都不懂,現在上學了,經過爸爸的講解,我能理解了書中的一些含義。
特別是有一段關于古人學習方面的內容:昔仲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披蒲編,削竹簡;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這六段話的意思是這樣的:大圣人孔子曾經把7歲的.項橐當作老師,古代圣賢尚且能如此勤奮的學習;宋朝中書令趙普讀了一輩子《論語》,做了宰相之后,仍勤奮學習;漢朝路溫舒把借來的書抄寫在用蒲草編的席子上,公孫弘削竹片用來抄書,他們沒錢買書,卻也如此勤奮;孫晉怕晚上讀書打瞌睡,把頭發系在房梁上,蘇秦學習困倦時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他們都沒有老師,但能自覺學習;晉朝車胤晚上用捉來的螢火蟲當作燈看書,孫康依靠雪的反光看書,他們雖然貧困,卻沒有因為點不起燈停下學習;漢朝朱買臣一邊砍柴一邊讀書,隋朝李密一邊放牛一邊讀書,他們盡管勞累,卻不放棄學習。
在讀懂了這一段后,我非常感動。古人沒有我們現在這樣優越的條件,坐在明亮的教室,有辛勤的老師教導著我們,書本都是嶄新的,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漂亮的書包、文具。這么好的學習條件,是古人所沒有的。如果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沒有刻苦、努力學習,就辜負了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將來成為祖國的棟梁,就必須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認真讀書,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
三字經讀后感13
假期期間,老師布置我們讀《三字經》這本書。爸爸說,《三字經》是我國的文化經典和精髓,閱讀它可以學習古文化,增長知識,增加涵養,從中汲取智慧。
《三字經》自南宋以來,已有七百多年歷史,是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的兒童啟蒙讀物,共一千多字,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度纸洝分挥萌齻字,就讓我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著我!梆B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边@是我閱讀《三字經》里的一句話。這幾句講得非常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老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老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后回報自己的父母與老師。我有一個哥哥,上小學的時候就不好好學習,很貪玩。父母怎么說他也不聽,F在,他看見他們原來上小學時的朋友,考上了知名的大學,我哥哥只考了一個普普通通的大學,他就非常羨慕。后來他一想,非常后悔,后悔上小學時沒有好好學習,沒有打好基礎。小時候,沒有好好學習,到了長大就后悔小時候沒有好好學習,現在學已經晚了,也不行了。所也趁我們還小,要好好學習,打好基礎,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才!
勤有功,戲無益,節旨在,宜勉力。它也告訴我們一個做人的道理:勤奮好學的人一定會事業有成;游手好閑、不求上進的人是沒有作為的。年輕人應該經常用這兩句話告誡自己一定要努力學習!度纸洝凡坏且槐緯,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我們要向這些優秀的古人學習,學習他們克服困難、勤奮學習的精神,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三字經讀后感14
《三字經》把我國從古到今的故事都表達在這本書上面。《三字經》就像一本中國的《圣經》。其中有教我們做人的,有教我們做事的,還有教我們學習的等等
其中的故事有著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如“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兹谒臍q就開始把最大的梨子分給了個哥哥,自己吃最小的梨子,這多么懂事!“香九齡,能溫習。孝于親,所當執!秉S香九歲就開始照顧自己的父親,冬天她把自己唯一的被子給了忍著病痛的父親,自己挨著凍,這讓我們明白了:“父母在外面辛辛苦苦地打工掙錢,我們應該多犒勞犒勞父母!薄拔裘夏,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泵献有r候不好好讀書,經常被人笑話。孟子的母親知道后,非常傷心。于是她就把剛織好的布割斷,用布來教育她的孩子。最后,孟子長大后,變成了一名著名的'文學家和思想家。他知道如果不是自己母親的耐心教育,自己就不會有這么大的成就。所以我們知道了:“我們的知識都是由我們的老師和家長耐心教導出來的,但有時候因為我們的作業比較多,所以家長催促我們的時候,我們會和家長們起一些爭執。其實,家長所有的嚴格都是愛的教育;有時候,我們作業還沒有寫完,就偷偷地玩起了游戲,最后,等父母回來時,已經很晚了,但我們還是一直在玩。這樣不僅父母以后不允許我們玩,而且明天還會被老師批評,這可不是一件好事啊。所以我們應該寫完作業之后,在經過父母的同意,才可以玩游戲。這樣,既可以玩,又不會被老師批評了。
《三字經》里還有許多的哲學故事,其中的人物給我們樹立了許多榜樣,也告訴我們很多深刻道理,讓我們受益無窮!
三字經讀后感15
今天我讀了《三字經》最后的一些——“瑩八歲,能詠詩”到“戒之哉,宜勉力”,里面講的是古圣先賢的故事精神和人生的哲理。其中有幾句話十分影響我“幼而學,壯而行,上致君,下澤民”“揚名聲,顯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勤有功,戲無益!边@幾句話主要講我們要小時候努力學習,不能耽誤學習的黃金時段。這樣,長大為國。、為民、為自己都有好處。還能使父母長輩感到驕傲自豪,造福于后代。
以前,我總以為學習的機會和時間還很長,不必這么累這么認真地學習,可以留著一些知識以后慢慢學?涩F在我才知道,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我們學習的.機會只有那幾次,錯過了就再也遇不到了。并且知識也像一個黑洞一樣,越來越大。今天你會了這個,明天又有新的知識等著你,可誰又能保證你前一天學的知識忘不了呢?知識像一只被人吹的氣球一樣越來越大,就算你有三個腦子每天不停地記也記不完。所以,我們要把握好近在手邊的學習機會,千萬不能錯過,一錯過就再也記不住了。
玩耍的快樂只是暫時性的快樂,并且這種快樂就像夏天里的冰一樣,一吃還想吃。我們學生可以享受一下這種快樂,不過不可多享。如果多享受,意志差的同學就會控制不住自己,從而無心學習,長大后悔莫及。學習的快樂是永久性的快樂。它像一杯咖啡,剛開始有苦,然后是淡淡的苦,再而是微香,最后是香醇。我們要學會做長久的快樂,雖然剛開始沒有香,不過會越來越有甜頭。從而讓你愛上這種長久的快樂。
我要學會做一個珍惜時間,品嘗學習“咖啡”的小才女。
【三字經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字經里的故事-三字經小故事11-23
三字經讀后感06-12
《三字經》讀后感09-22
《三字經》讀后感04-18
三字經讀后感12-24
《三字經》讀后感11-21
三字經讀后感精選11-24
三字經讀后感11-23
三字經讀后感11-23
三字經故事大全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