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精華13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么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1
春天快到了,也快開學了。我與同學結伴去新華書店買書!短K菲的世界》吸引了我的目光,因此前不久,我剛看過一部電視劇《綠光森林》,其中的主人公也叫蘇菲,她聰明、善良,最后她還感動了嫉妒心很強的姐姐。這讓我對《蘇菲的世界》的內容充滿好奇。再加上同學老師的推薦,我便買下了這本書。
初嘗
哲學,在我的印象中,是一門非?菰,深奧的學科。對于從未接觸過哲學的我,理解起來一定很費力。我就像收中的蘇菲一樣,帶著一大串的疑惑,跟著“神秘老師”開始了我們的“哲學之旅”。
從“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兩個簡短而奇怪的問題開始,跟著這位神秘老師,我開始思考,從古希臘到康德。從文藝復興到浪漫主義。從蘇格拉底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思考的問題。漸漸地,我被書中的內容所吸引,它少了幾分枯燥,多了幾分生動,大量的歷史內容,加上蘇菲的好奇心和她不凡的經歷,讓這本書讀著像偵探小說,親身經歷這驚險的過程,而心中對萬物的好奇則漸漸被喚醒。
回味
從愉快中,我讀完了這本書,我閉上眼,細細回味著書中的內容。有一段比喻讓我印象深刻。
這世界就像魔術師從他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這只兔子的細毛頂端,他們剛開始對于這場令人不同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然而當他們年紀愈長,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來……
這段話像一擊響的雷聲,把已在兔子的毛皮深處舒適的生活好久的我驚醒。我被哲學家的勇氣震憾,也為我們的所好悲哀。毫無疑問,這本書救了我,把我拉回了毛尖,讓我再度像嬰兒一樣,用仿佛乍見的`眼光打量這個世界,對,萬物感到新奇。
看那黑黑的螞蟻,那比米粒還小的身軀,誰能想到它能舉起比自己重許多倍的東西?茨菋尚〉拿坊,淡淡的粉色,很難引起注意,誰能想它能在寒冷的冬天開放?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問一個正在饑餓邊緣的人,回答一定是“食物”。如果問一個快要凍死的人,回答一定是“溫暖”。因此我認為赫拉克里特斯說得很對,世間的事都是相對的。如果我們從未生病,就不會知道健康的滋味,如果世上從未有過戰爭,我們就不會珍惜和平。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2
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哲學書。
一位父親為了給女兒上哲學課而創造出了兩個虛擬的人物,蘇菲和艾伯特。而一開始蘇菲并不知道自己只是活在別人的頭腦中,直到席德和少校的名字一次次出現在蘇菲的世界里,而艾伯特的哲學課也講到了浪漫主義的反諷這一階段,通過浪漫主義的反諷,蘇菲才認識到自己其實是不存在的。從這兒開始,席德和蘇菲的視角不斷轉換。
西德作為存在的人物,在看一本父親寄給自己的哲學講義,蘇菲作為虛擬的人物,和艾伯特一起想辦法逃離席德父親的精神世界。而在這一過程中,出現的每一位童話人物,都與他們正在進行的哲學課程息息相關。這樣精妙的設計,使得原本看起來應該枯燥無比的哲學課程妙趣橫生。而大量通俗易懂的例子又幫助我們對于哲學家們的思想有了更直觀的理解。對于任何一個對哲學沒有系統了解的人,這本書都可以作為思想上的`啟蒙。而文末蘇菲和艾伯特的成功逃離也值得思考。蘇菲和艾伯特是席德父親筆下的人物,但席德和她的父親,又何嘗不是作者筆下的人物呢?他們其實也存在于另一個人的頭腦當中。
那么更進一步,我們會不會也是某個人頭腦的產物呢?這又是一個哲學命題。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3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向每個讀這本書的人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光輝的發展歷程。
從主人公蘇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信寫著:“你是誰”的信開始,整個歷程便開始了。在艾伯特的指導下,蘇菲特的指導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樹立的哲學有初步了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所認識的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涉及藝術科學建筑等許多方面。至于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乃至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到這樣一部分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世界的文明。
也許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著文明與哲學的精華?吹竭@本書之后,我不僅學到了一些東西,而且更讓我心靈為之受到震撼。
我原本以為哲學不過只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科,但讀完這本書之后,我才發現我錯得有多離譜。我發現哲學是非常簡單的,在我們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那都是哲學。哲學是天底下每個人都在乎都關心的一個學科。哲學可以解決的都是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比如善于惡、美與丑、生與死等。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
大家都來看《蘇菲的世界》這本書吧,相信它也會給你很大的震撼。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4
讀完了《蘇菲的世界》,讓我初步了解了哲學。這本書的作者是喬斯坦?賈德。
書的內容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名哲學導師向一個叫蘇菲的女孩傳授哲學知識的經過,揭示了西方哲學史發展的歷程。
《蘇菲的世界》既是小說又是哲學史,因此哲學是其貫穿始終的主題也就不奇怪了。哲學并非以那種無事可做的人進行深奧思考的面目出現,而是作為與生活相統一的'事物而出現。
假如《蘇菲的世界》代表著主流知識分子的哲學觀點,它所表達的也極引人注目。這本書對真實的哲學給予極崇高的評價:批判的、理性的和公正的評論;去除偏見、迷信和慣例;不做倉促和輕率的判斷,一意追求真理、知識、美善和道德。
這不是“一本關于哲學史的小說”,而是一個當代擁護自然的人文主義者對哲學根源所做的選擇性的探討。在小說結尾,科學被認定是真理的裁判者;而唯物主義雖然教義不明確,卻絕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這本書引導讀者獲至這樣的結論,但事實上并未提供理由。它給予讀者的印象只是這是歷代智慧累積的結果;當然,不同的歷史將會導致不同的結局。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也推薦大家去看一看。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5
“你認為我們生活在什么樣的世界里?”這個問題似乎很好回答。畢竟,每天清晨我們睜開雙眼,第一個接觸的就是這個為我們熟知的世界。一草一木,再平常不過了。可自認為熟悉的世界真的是這樣嗎?
《蘇菲的世界》讓我第一次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
許多年前,我們不知道地球是圓的,不知道地球外還有宇宙。而發現這一切后,我們說這是科學的力量。但實際上,哲學家們早已領先提出并思考過了這個問題,只是他們的回答往往不被那個時代接受而已。那些哲學家們其實就是“兔毛頂端的人”。如果將這個世界看成一只巨大的兔子,我們就是躲在兔毛深處安享現狀的人。而努力向上攀爬妄圖站在兔毛頂處,去看清世界的,就是哲學家。
每個人生來就是哲學家,他們充滿好奇心,周圍一切對他們而言,都是未知的。他們不會因為一個人走在路上,忽然就飄在空中覺得奇怪,也不會覺得1+1=3有什么不對。他們沒有成為哲學家,是因為在逐漸認識世界同時也在逐漸喪失好奇心。
所以,我們根本不了解世界。我們自認為的“熟知”不過是在舒適區待久了后潛意識里自然形成的'。也就是說,不是我們熟悉世界,而是世界熟悉我們。
這一切都是《蘇菲的世界》里艾伯特教會我和我的朋友蘇菲的。他是我們共同的哲學老師。
最聰明的人是誰?艾伯特帶著我們回到了古雅典。我們見到了學者蘇格拉底并了解了他的一生。神諭說蘇格拉底是整個雅典最聰明的人,可蘇格拉底自已卻認為他一無所知。他這樣以為的,也因此成為了哲學家,他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并且永不放棄。他是站在兔毛最頂端的人。我們也尋到了最終的答案: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已無知的人。真正的智慧來自內心。
生命的意義何在?當你時時刻刻被人監視被人控制而得不到自由時,你或許會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星塵。生命存在于宇宙之中就是點點星塵。他們渺小不起眼,但在短暫的生命之中無刻不在綻放星光。
很奇怪不是嗎?每個人其實都長的一模一樣,我們都是從一個理型的模子里刻出來的。就像,不論一匹馬長成什么模樣,你都能做到一眼看出,這是馬。生命的意義就在于此,奇妙,光彩絢麗。
這是蘇菲的世界,也是我的世界。打開它,你會被不由自主地吸引進去,你會走過不同的時代,希臘、文藝復興、中世紀,見到不同的人,柏拉圖、黑格爾、達爾文。它領著你站在一個全新的高度:腳下是世界,頭頂是宇宙,一覽無余。你會重新認識生命,認識自已。
就像一個尚在襁袍中的嬰兒,第一次看到世界時,內心的感動。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6
世界上有兩種哲學家。一種是不斷尋找他對哲學問題的答案,另一種則是精通哲學史,但并不一定曾建立自己的哲學理論,而康德,兩者都是。
康德是個哲學教授,他對古往今來的哲學傳統有很深厚的理解。
“理性中也有一些因素可以決定我們如何認知周遭的世界。”康德認為,時間與空間屬于人類的條件,我們對于世界的觀念會受到人類心靈中某些狀況的影響,對于理性,康德的理論可以說是很新穎了。
對于因果規律,康德也有他自己的理解和觀點,他的想法中,因果規律仍屬于心靈這部分,他認為,因果律是植根于我們內心的,“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樣的。我們對世界的了解憑借著兩種因素——感觀知覺和理性。
關于倫理的問題,康德也有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是與非、對與錯之間確實是有分別的,每個人都有“實踐理性”,都有辨別是非的智慧,這是基本的道德法則,這套法則乃是“無上命令”。意義為:尊重每一個人的本身,而不要把他當成達到其中外在目的的'一個手段。
康德所說的正是人類的良心,而他所有的觀點,都離不開二字:理性。
理性,一種強有力、自源性的工具,所有一切人為的東西,一切區別人類社會與動物的東西,不是本能,而是自身的理性,自身的努力。
雖說人類無法通過自己的理性來證明上帝的存在,但為了道德需要需設上帝以及意志自由,靈魂不滅?档绿岢龅摹盁o上命令”讓我有感而發。良心理性是人類所有的,當為了某種利益時,我們又是否會失去理性,而達成某種利益呢?可以說,康德對于理性的理解及觀點,是很有深度的。我想,人性必有理性,理性中若有了目的,那良心可能會消失。有了理性,才會有自由,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算徹底的自由。
康德指引了一條路,他打破了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僵局。書上寫道,他的墓碑上有一句話:“頭頂上的星空和我內心的道德準則,它們向我印證:上帝在我頭頂,亦在我心中。”
他告訴我們無論如何,都有超越良心與理性所存在?档氯缫皇,照亮了哲學之路。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7
“你太習慣這個世界了,才會對任何事情都不感到驚奇!迸餐瞬黄鸬淖骷覇趟固埂べZ德,借蘇菲之口,以非常平淡的口吻,道出了令人唏噓的事實。
所謂的習慣,是指時間積久養成的思維方式或生活方式。設想一下,當我們的習慣受到某種沖擊時,我們會變得怎么樣?就像你突然搬家了,突然轉學了,你會不安,也就是沒有安全感。
習慣就是人們所追求的安全感。相較之下,不習慣則是我們的好奇心。
前段時間我看過一檔節目叫奇葩說,其中有個“天問”——高等生物的蛋我們該不該把它砸了?黃執中先生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好奇心,那他雖生猶死。
世界,是我們最大的常規生存環境,適應了也就習以為常了。可是,每個人最初接觸世界時卻是帶著好奇的。猶記得小時候我為雨而奇,為雷而驚,為火而懼,可大人告訴我不要去淋雨,否則會生病的;不要怕打雷,那只是天空的一聲巨響;不要玩火,不要靠近火,否則會受傷。
就像蘇菲的媽媽告訴蘇菲的:“不要再說這些話。”大人們都在干什么?這個不要,那個不準,可是,太多習以為常的東西遠遠不能滿足我們對世界的渴望。其實,這不要那不準的所謂真理是在敲碎我們腦子里從小擁有的那顆蛋,讓我們少去了探索世界的動力與好奇心。
記得之前的一個晚修,還沒上課,我站在走廊看星星。有個大人問我在干什么,我說在看星星,然后他說了一句讓我很不舒服的話:“星星有什么好看的?快回去上課吧,在這里站著被領導看見不好!
我不是叛逆的另類人,但我不希望自己活成別人眼中只懂務實的精靈,更不希望自己一味關心芝麻瑣事,卻懶得抬頭欣賞滿天星辰。我希望教育充滿理想和情懷,而不是無限放大功利心,仿佛考試分數之外的一切都不值一提。
我曾為鮮花而喜,為蝴蝶而笑,為毛毛蟲而驚,而大人們覺得這一切再平常不過了,世界本來就是這樣的`。但我確信,大人們也曾有過豐富的童心,他們也曾有過這樣那樣的好奇與驚喜。
我不認為這樣的胡思亂想是幼稚而愚蠢的:即使白天天黑了,你也只會想,要下雨吧,卻沒想過會不會是太陽消失了。
我渴望成熟,但成熟不是讓你變得麻木,變得一切都習以為常,變得不再需要追問和反思。請不要當寄居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你應當努力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哪怕只是為了看看魔術師帥不帥。
“親愛的蘇菲,我不希望你長大之后也會成為一個把這個世界視為理所當然的人!薄拔蚁M阌幸粋好奇,充滿求知欲的心靈。”這話是說給蘇菲的,也是說給我的。我必然長大,變得成熟,但我的精神拒絕麻木,我的心靈渴望生動。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8
平凡的鄉村生活是很多人的夢,故事中的女畫家也許是追著這個夢來的吧。她在這個世界上漂泊,走到何處就畫到何處。
女畫家畫他們熟悉的一切,也是因為她的畫,大家才開始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美的!芭嫾沂莻勤快人,不睡懶覺,每天一早就開始作畫!彼秊榇謇锶俗鳟嫞瑸榇謇锏奈锸沧鳟嫞恳还P都用心畫,畫出的東西好像有靈魂。臨走之前她給大家分享了她的夢,夢中自己在一大片蕎麥花中,沒有任何人,只有無盡的白。小扣子很仰慕這個女畫家,所以在她走后,央求母親也種了一片蕎麥,他在花前做著女畫家當時的夢,心里期盼著蕎麥花開放時女畫家能回來。
女畫家也許是為了畫來的,也許是為了尋找那個夢來的,為了那個夢她不挑時節地來到這個村,沒有什么能阻擋她的夢想。小扣子一定看見了蕎麥花海中快樂的女畫家。鄉村生活就像是蕎麥花,是潔白的,白的神圣。她的夢與他的'夢是不同的,他想和女畫家一樣,而她想再看一眼蕎麥花海,回到小時候的時光。也許她再也找不到記憶中的花海,但是心中只要有那一絲白,就會創造出美好的生活。
美是無處不在的,我們要學會發現生活中的美,體會美。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9
《蘇菲的世界》起初聽到這個書名我還以為這也許是一本類似于小孩子探險的故事。直到翻開它我才知道…呵,大相徑庭。
《蘇菲的世界》用小女孩蘇菲莫名其妙收到一位不知名人物寫信教授的哲學課程講述的從最早自然哲學到近現代的哲學家們代表性的哲學理論。
首先,我覺得這本書講哲學知識是次要,它提醒我們保持對這個世界的好奇心是重新喚醒我們的好奇心才是它的主要目的吧!書中把我們比作生活在兔子身上的微生物,而大人們隨著對外界的熟知,開始安于循規蹈矩的生活,不想知道生活中的'一切的來由,也懶得去想“為什么”。這使我想到小時候見到什么都想問,但大人們經往也回答不出什么讓我滿意的答案。久而久之,有時見到不懂的事情,想再問句為什么時,心里卻早就知道得不到什么解釋。于是便只默默地想著。后來也便只粗略地看過,連想也不想,因為也得不出結果來。那些哲學家們便是似乎對每個事物都有無數疑問,同樣也沒人能為他們解疑答惑,但是他們卻不會就此置之不理,而是去學習更多知識去解釋這一花一草的來由而不是只會欣賞。因此,我們應該保持好奇,相信一切都會有可能發生,而且也許現在所謂的不可能未來會成為我們生活中最平常不過的一小部分呢?
其次,我覺得哲學家們提出的一切都是相互矛盾的,這樣很快從這個思維跳到另一個思維,一時間讓人很難理解和轉變。這也許就像有時做題時,我都搞不懂自己在想什么,等到終于七拐八繞地想出來下次再看這題卻怎么也統不到原本的思路上了。有很多哲學家會想出兩種完全對立的觀點,讓這兩種觀點在自己腦中來回交替,好像是在不斷交換立場與自己的另一觀點對抗。在我看來,這是很讓人無法理解并且不可具體想象的。原來我以為我知
道哲學家就是那些提出種種為世人所流傳的科學或對人生的理論看法的。但現在我發現我好像并不理解哲學家到底是做什么的,并且越想方設法地理解反而越糊涂。
總體而言,我覺得看了《蘇菲的世界》讓我腦子里一團亂麻。有時我甚至想我們或也是一個書中的角色,那如果是這樣我們完全可以像蘇菲一樣,自己來把握自己的命運讓自己的活更充實。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10
剛開始讀《蘇菲的世界》時有點吃力,可是越到后面越愛不釋手。我認為它是一本很好的書,所以寫點心得和朋友們分享。
讀完了《蘇菲的世界》,該書一開始提出的兩個問題,我還是沒有找到答案:"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但它卻讓我鈍了的大腦開始活躍?墒钦軐W問題多么深奧。你豈能解答? 你的思維依然受你淺薄的知識的制約!你所有的思考都停留在表層。你所說的收獲是不是自己自欺欺人的把戲?我不知道?!
至少它激發了我的好奇心。"好奇心"這三個字讓我想到了我一歲半的侄子。我總是喜歡帶他出去走走,因為他對整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哪怕是他看到的一只小動物、一塊廣告牌、 一扇鐵門、一把鎖、一株小草、一棵樹……他都會興奮不已。我也總會被他的欣喜感染,我因為他快樂而感到快樂?墒亲鳛槌赡耆说奈,怎么可能對一塊廣告牌或是一棵小草感興趣。真的沒有成年人會關注廣告牌嗎?如果他是廣告牌設計者呢?突然我想起,我曾經為看到的一株野草拍過照,寫過詩。其實每個人都有好奇心,只是被歲月的打磨讓我們漸退棱角。讀《蘇菲的世界》,我好奇作者喬斯坦·賈德,他是怎樣一個人,能把高深的哲學知識,寫得如此生動,滿是懸疑,引人致勝。我好奇他出身的國度挪威。我好奇蘇格拉底、耶穌、哥白尼之死。我好奇弗洛伊德寫的《夢的解析》。于是我上網查了很多資料,下了一些書,還做了許多讀書筆記,也寫了一些心得。工作量比較多,但我樂此不疲。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要是學校教育能這樣,我們的學生該有多幸福。他們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會獨立思考,了解自己的興趣,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教育者要如何才能開啟學生這方面的智慧呢?記得小時候,老師跟我說要幸福,要有理想,要有計劃?僧敃r的我,完全沒有理解。理想和幸福在我的腦海里就是一個符號。那怎樣才能讓我們希望孩子擁有的優良品質變得有血有肉呢?當代的教育者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可現實中有多少老師試圖全面了解學生,挖掘他們的內需,又有多少老師在業余思考教育教學問題,讀有關教育學著作。大多數的人,都在圍著柴米油鹽轉,關注股市,爆款……這些問題是否值得我們思考呢?我們會思考嗎?思考過嗎?
《讓思維真正產生》著名特級教師趙震曾為我們做了這個講座。他說為什么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長乘寬乘高。他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來研究和思考這個問題。最后他想出了一個學生可以理解的`的剖析方式上了這一課。毋庸置疑趙老師是一位有思想的老師,我相信在他的引導下定能帶出一批有思想的學生。但事后,我也聽到了不一樣的聲音。有一位年輕的女教師這樣評價,長方體的體積公式,是前人的論證的定理,完全可以拿來就用,為什么非要溯源、解剖,大費周章?當時,我也覺得女老師的話似乎有道理?墒亲x完《蘇菲的世界》后,我在想如果所有人都拿來就用,就不會有社會的進步了。從遠古時代到現代文明,這之中發生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是誰推動了人類歷史前進的車輪?是那些不安于呆在兔皮深處過安逸生活的人,他們奮力的順著兔毛向上爬,爬到兔毛頂端,試圖看清這個世界。他們成為他們那個時代的巨人,讓后來人踩著他們的肩膀一步步前進。
可能爬到金字塔頂端的人畢竟是少數。像我們這些普通的大眾又該如何改變世界?也許我們根本改變不了什么,但我們依然有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可以做。那就是,不管我們在什么崗位,我們都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保持思考,不再沉淪!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11
春日的傍晚最是煎熬。白日的熱浪頑劣地四處流竄,遲遲不肯消散,夜晚的濕潮悄然而至,宣誓主權,分寸不讓。煩悶的躁意在胸腔膨脹,黏人的濕熱從尾框如蛇般鉆入脊梁。
孩童盡興的歡呼開蕩在原野,母親站在門前眺望,聲聲催促拉開夜生活的序幕。墨汁暈染的`云浪從天穹涌現,青山頂與遠天際嚴絲合縫,夜的暗色模糊了輪廓,山與天就這樣忘我般依偎,其間不慎泄了點的缺口,風聲簌籟,樹影婆娑,萬物靜默如迷。
不經意間,風舌卷起書篇的頁腳,一頁,便是一個世界。
“哲學”一詞,寫起來不過寥寥幾筆,但若非要闡釋其中的內涵,哪怕僅僅選取其九牛一毛,翻來覆去地提練萃取,最后呈現在探索者前的也是一片難以橫渡的瀚海。
我們自然而然地存在著,在得他人啟示之前,幾乎所有的人都默認了人類存在的合理性,而未去深究其本質,懷疑其原理。為什么有人類,人類存在的意義是什么,為什么被選擇向更高級智慧演化直至演變至如今的整個人類種族及其意識形態的是人類而并非其他物種,諸如此類抽象卻真切存在的疑問太多太多。
人們以其敏感的靈魂,通透的心性,天賦的智慧感受到了“哲學”的大概輪廓,其中極少數部分的人利用得天獨厚的靈性打通了這個體系的部分脈絡,在這之中又有佼佼者連貫脈絡,暢通結構。在漫長的歷史洪流中,一個體系逐漸成型,并由此不斷衍生分支。最終成長為蓬勃向外的茂樹。樹上的果愈長愈壯,越結越多。哲學家們是這精神伊甸園的勞農,投身于晝夜不休的栽培修剪,果實成熟落地之后,便任由眾人采擷。
我們便是享受著美味果實的一員,面對難以攀爬的高樹,眾人或望而止步,轉身另一個世界;或無奈、無力癡癡坐等。就算是勉強消化幾本書,真正轉為己用的又有多少呢?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12
正如高爾基所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們在一生中會讀很多本書,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本很有趣而又蘊含哲理的書,書名叫做《蘇菲的世界》。作者是喬司坦·賈德。這是一本哲學入門書。
乍一看,內容跟哲學八竿子打不著。但實則該篇文章以一位名叫蘇菲的小女孩不斷接到來自哲學家的哲學課程信為背景,又以蘇菲不斷的探尋不斷的解謎為主線,向我們介紹了世界哲學史和哲學的奧妙所在,逐漸地,一步步的讓我們了解到他們活著的世界只是在一本書中。
這就像我們看人家變魔術一樣,由于我們不明白其中的奧秘,于是便問道,魔術師如何能將一只活生生的兔子從禮帽里變出來呢?許多人對這世界的種種也同樣有不可置信的感覺。關于突然變出一只兔子的事,這不過是魔術師耍的小把戲。在哲學中,我們把小白兔比作整個宇宙,而我們人類則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不過哲學家們總是試圖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看個清楚。成為哲學家的首要原因就是不要失去好奇心,大膽的去探尋,就像沿著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一樣。
哲學是什么?或許有人說哲學就是那些類似于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等一些深奧的宇宙終極謎題構成的。實際上哲學僅僅是跨過事物的表面而看清它的本質。
《蘇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生命的贊嘆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與好奇。
它向我們揭露了哲學的奧義。向我們介紹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眾哲學家的思想與生平。在這些哲學家中,最令我記憶深刻的便要數達爾文了。
在我們的看法中,達爾文他是一名昆蟲學家或是一名自然科學家。跟哲學根本沒有一星半點兒的關系。但他提出的進化論大大的影響了哲學史。而且雖然他是一個生物學家,但他卻和真正的哲學家一樣,重在的是提出問題,而不是著急著解答問題。小心謹慎是一個哲學家,也是一個科學家應有的態度,這便是哲學的精神。
我認為達爾文他哲學的`精神和他身為科學家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在日常的生活中,我總是發現問題就著急的去探究,通常這時我就只看到了表面,而并沒有看到事物的本質。這導致了我并沒有小心謹慎地去探索問題,而是過于急躁的去妄下定論。當我了解到達爾文的態度、哲學的精神時便下定決心要去學習他。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看待事物時一定要像上文提到的寄生蟲一樣來到兔子皮毛的表面,充滿好奇心地去觀察魔術師,也就是觀察事物最真實的本質。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 篇13
哲學是什么?在以前就聽過“哲學”這個詞語,但是從來就未仔細想過它是什么,看過《蘇菲的世界》后,雖然不是很確定,但是也算知道了些。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秘的一封信!啊闶钦l?”“——世界從哪里來?”這些問題就是那些對哲學有興趣的人所要探討的,乃是自地球有人類以來,人們就辯論不休的問題。不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瑣碎小事,這些像是宇宙、地球與生命是如何產生的之類的問題,這是每一個文化人都關心的問題。雖然看起來它好想和日常生活沒有任何關系,你也無法在百科全書上找到像是“上帝是否存在”這類的問題,但是當每一個人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滿足了,還有一些東西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那就是:明白我們是誰,為何會在這里。
“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要有好奇心。”這也是為什么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們有一顆赤子之心,一顆尚未被世界磨平的心。兩千多年前,一位古希臘哲學家認為,哲學之所以產生是因為人們有好奇心,人們多于為什么會活著這件事非常驚訝,因此這些哲學問題產生了。
關于書中提到的魔術師從帽子中變出小兔子的小把戲,可以借此打個比方,這世界就像是魔術師從他帽子里拉出來的那只白兔,只是這只白兔體積極大,因此這個過程要持續好長時間。所有的生物都生于兔子毛的頂端,他們開始時會對這場戲法感到不可思議,但隨著年紀漸長,他們會愈深入兔子毛皮的深處。畢竟比起脆弱的兔毛頂端,他們更喜歡安逸的毛皮深處。但只有哲學家例外,他們會踏上這危險的旅途,雖然中途有人掉了下來,但從那遙遠的古希臘到現在,仍有不少人努力往上爬。
從我們被母親生下的那刻起,我們漸漸長大,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左顧右盼,好奇地想觸摸每一樣東西。所以如果是一個小孩子和大人看到石頭浮在空中后,吃驚的一定是那個大人。孩子們會對一樣東西表現出幾百次的好奇,直到逐漸習慣,變得像那些大人一樣。這真是一件極其悲哀的事,在他們未具有哲學性思想前,他們就喪失了最重要的要素——好奇心。習慣真是件可怕的'事情,想到人們對于日常小事斤斤計較,而對這類更重要的問題視而不見,就不免想到未來到底會怎樣。
如果你去問一個人(尤其是大人)“世界從何而來”這樣的問題,他們一定會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你,然后也不會認真回答他。只是因為這種問題似乎沒意義,大家都認為世界的存在不是理所當然么。這樣一說好像很嚴重,可這就是眼下的事實
不會過分習慣這個世界,有好奇心,這就是哲學家。如果無法判斷你是孩子還是哲學家,那么你已經過于習慣這個世界了,以至于不會對他感到驚訝了。
蘇菲在14歲的時候在神秘人的帶領下去嘗試思考這個世界,就像在她前往兔子皮毛的途中,被神秘人攔下,帶回到兔毛頂端。我現在剛好也是14歲,雖然無法有和她一樣的經歷,但這樣一本書無非也是一個警告。
像孩子那樣看世界,不被生活磨平棱角,不會變的圓滑世故,保持對一切的好奇心,不過分習慣這個世界,這是14歲開始我看到的新的生活定義。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心得感悟04-21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范例05-05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05-18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12-30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04-22
蘇菲的世界個人讀書心得04-18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15篇04-05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15篇)09-30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15篇05-09
《蘇菲的世界》讀書心得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