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一《散步》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初一《散步》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初一《散步》讀后感1
散步從本意來說就是走路,而讀完《散步》這篇文章,我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身上也發(fā)生過這種事,在一個安靜平和的周末,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吃火鍋,有肉有菜,可能是沒來得及買,我最愛的'金針菇只有一點點,我只能大海撈針似的在鍋里找,而我和奶奶同時夾到了金針菇,那時我還小,在我眼中沒有我讓人,只有人讓我。這時爸爸讓我把金針菇給奶奶,可我還是不聽,心想:為什么,這是我先夾到的,就要我自己吃。爸爸見不管用,狠狠地訓斥我,一把把我的金針菇搶下來,給了奶奶,我表示不滿和氣憤!因為我們都是人,誰吃還不是吃,為什么從我這拿,到了嘴的鴨子飛了,誰不生氣呢?這時奶奶把金針菇給了我,對我說:“岐岐,金針菇你吃吧。”爸爸見此景對我說:“看你奶奶對你多好,那你吃吧,下回別跟奶奶搶了,要懂得分享。”
雖然這是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通過《散步》這篇文章聯(lián)想到此,忽然在我小小的內心感受到一股暖流,這就是家人,這就是親情,這就是幸福!如今我再也不跟奶奶搶了,因為我知道奶奶愛我,我們家人都很愛我,現(xiàn)在“謙讓”成為了我們家的家風。
初一《散步》讀后感2
今天我讀了《散步》,讀后我感到中華民族的尊老愛幼的美德。課文講述了作者一家四口人散步,尊老愛幼的美德。
讀完后,我覺得作者莫懷戚是一個對母親孝順誠懇的兒子;文中的母親是一個年老體衰、非常順著兒子的,文中的妻子是一個樸素、賢惠的;兒子是一個天真、可愛、浪漫的'小男孩。作者在這課中他委屈兒子,走大路,可母親摸著孫兒的小腦瓜說,走小路。真不容易的尊老愛幼的美德呀!想一想,我們都沒有像《散步》中的人物一樣,我覺得自己很渺小。
記得,有一天,我和弟弟、妹妹,去玩,在路上我們有說有笑,可是媽媽買了兩支棒棒糖把我們有說有笑的局面打破了,我見只有兩支,便拿走了一支,弟弟妹妹,只有一支,弟弟見妹妹有,姐姐也有,就他沒有,他就搶走了妹妹的棒棒糖,妹妹沒有搶贏,還摔了一跤,她便哭了起來,我見了,便把我的給了妹妹,她笑了。
從這件事,我知道了作者莫懷戚一家四口的尊老愛幼是多麼的偉大,無私,有責任感。讀完《散步》這篇文章,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無論在什么地方,無論是什么人,無論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不要用暴躁的手法去對待,要用中華民族的美德“尊老愛幼”去對待。
初一《散步》讀后感3
今天晚修的時候看了龍應臺的《散步》。不得不說,寫的真是好,凡是能夠引發(fā)多方面思考的都是好文章。這篇《散步》很有趣的地方在于題目是散步,但卻用很少的篇幅描寫了和母親一同散步的情景,但卻用了散步這個題目。不得不說,是因為她自己本身說過抒情的.文章不單單是把感情發(fā)之于外,其深刻性表現(xiàn)在思想和感情上。我認為,這篇散步的命名是因為感情足夠的深。像出題人犯二,說之所以要這樣命名,是為了做鋪墊。受不了這種鑒賞能力比死海還低的水平。
這文章我看完后一直在想,現(xiàn)在普遍的421家庭,未來萬一父母得了病,獨生子女來不及轉換角色,一邊要工作,一邊要照顧老人直到病好。如果時間短還好,時間長就會出問題了。這個問題我愣是想了好久都想不出個計策。呀,實在是棘手啊。
初一《散步》讀后感4
兒子放學一進家門,就把語文書遞上:媽媽你的作業(yè),閱讀了《散步》并寫出讀后感。
我認真的閱讀。文中描寫了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小事情,語言樸實真摯,可是我讀后心里是沉甸甸的。
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塊小塊的新綠隨意的'鋪著呵呵,到處都是生命的痕跡。我和母親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兒子走在后面溫馨,恬靜。人到我們這個年紀,已經說是人到中年了,父母健康,孩子活撥茁壯成長,這就是福氣。
我的父母把我扶養(yǎng)成人,我來養(yǎng)育我的孩子,教育他成長成人,把愛的接力棒一棒棒傳下去,我就是他的模范。我父母,我孩子,我,我愛人,想到他們心中會泛起一陣陣柔情來消融初讀此文的沉重。我們大家在一起,手牽手,肩并肩,只要我們在一起,生活就是美好的,生命就是完幸福的。我的世界就是完整的。
感謝生命,讓我和我的親人在一起,攜手并肩傳遞愛。
【初一《散步》讀后感】相關文章:
散步05-09
散步作文05-07
散步的作文10-17
散步小學作文10-27
(熱)散步的作文11-12
散步作文范文10-13
關于散步的作文11-23
散步的作文(精品)11-23
去散步作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