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活著讀書心得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活著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活著讀書心得1
余華的《活著》應該是我用時最短讀完的一本書吧!最開始知道《活著》這本書是因為在微博看到易烊千璽的推薦,他說:“讀《活著》就是隨著富貴走在灑滿鹽的路上,習慣于接受失望,等時間淡了悲傷,蒼涼難耐么?盡是人生”后來又在微博上看了一下其他讀者對《活著》的評價,知道這是一部悲劇,主人公富貴一生都在不斷的失望中度過,生命并沒有在他的努力中出現轉折,也沒有任何奇跡可言,每次覺得有盼頭的時候總會被當頭一喝。
我是做好了心理準備來看這本書的,可是直到最后苦根也離開的.時候我依然哭到不能自已。富貴最后倒是看得透透的,與他的老牛相依為命,他的苦楚,他的寂寞最后只能自己消化。生活對他不是善良的,對家珍、對鳳霞、對有根、對二喜、對苦根都不是善良的,甚至是殘忍的。可是在那樣的年代,在那樣的社會背景下,生活又對誰是真正友好的呢?哪怕是春生、龍二也是犧牲品。跟著富貴的足跡走在那個時代里,一步一步都是那樣的艱難,經歷過農村生活的我在讀文章的時候似乎更能融入到那樣的環境當中。社會底層的勞動人民,只是為了生存下來就要不斷的掙扎。讀著富貴的人生,我在想如果是我在那樣的環境下,我能堅持下來嗎?如果我像富貴那樣留在了最后,守著一座茅草屋幾座墳,我還能堅強的活下去嗎?或者說那個時候我還有活著的意義嗎?
一部《活著》,讓我們體會到時代的更替與社會的變遷。可以想見,在那個年代,像福貴這樣悲慘遭遇的底層人民不計其數,福貴只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實例。
生長于和平年代,生活于城市中的我們很難去設身處地地體會福貴的感受,但有一點是不變的,就是要堅強地活著。往事隨風逝去,只在心中留下一個清晰的印跡。時間終究還是會讓一切變得蒼白無力,“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里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于喊叫,也不是來自于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生活不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多多少少會遇到困難,但我覺得,正是因為艱難,活著才有了深刻的含義。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事物。所以,好好活著,好好生活。
最新活著讀書心得2
當初在一疊書堆中選中余華的《活著》作為暑假讀書書目,不僅因為它鮮艷搶眼的水藍色裝訂,更是因為那令人玩味的書名,原來他非不快樂。只是那簡短的“活著”二字我的腦海瞬間閃過無數念頭——這本書是告訴我們為什么活著?怎么活著?在哪活著?與誰活著?還是……其實,我想無論內容是什么,都與“活著”緊密相連,對于正“活著”的我想必會有一番啟發。很多人對《活著》的作者余華有很高的評價,小說《活著》以福貴老人第一人稱的自述為主線是我非常贊賞的。世人習慣用自己的眼睛和耳朵去評判別人的生活,看到金錢覺得富裕,看到笑容覺得快樂,看到受挫便覺得不幸,大家習慣于站在旁觀者放大別人的經歷。正如有人問過作者,為什么他的小說《活著》講的是生活而不是幸存。因為《活著》中的福貴雖然經歷苦難,但他是站在第一人稱在講述自己的故事,那是他的生活。若用第三人稱講述,便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有了旁觀者的`看法,那講述的便是一個幸存者的故事。我想,若如此,《活著》更多的會是旁觀者的評判,而少了最直接的個人感受,如此一來作為讀者看到的更多的將會是作者對福貴的憐憫、同情或其他情感,讀者感受到的則變成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生活的憐憫,而那便不再是福貴的生活了。由此,可見小說的名字取得甚是用心且切題。《活著》講述了作者在一個午后偶遇一個叫福貴的老人,老人對自己活著所經歷的一個自述,是在二十世紀中國動蕩歷史背景下,福貴老人迄今為止的一生。他講述著自己從一個敗家的闊少爺淪為向地主租地耕作的佃戶,父親不堪重創去世,自己在無人知曉的情況下被國黨兵抓走服役后被共產黨俘虜,回家時母親已在無盡的遺憾中往生,女兒因高燒無錢救治變啞,土改后被沒收田產喪失了經濟來源,大躍進時被迫煮鋼鐵,妻子在家中急需勞動力時得了軟骨病,善良兒子因為村長妻子獻血而失血過多死亡,被村里人嫌棄的啞巴女兒風光地嫁給了老實的偏頭男后在要了福貴兒子命那家醫院產下男嬰后死了,重病的妻子最終也隨女兒進了墳墓,喪妻的女婿郁郁不振不幸死在工地,在缺乏食物的時候唯一與自己相依為命的孫子因為自己的失誤吃豆子時被噎死,最后的最后,他與自己取名為福貴的老牛相依為命。小說雖不長,卻令人玩味。
一直覺得快樂是處暗礁,許多年輕人都觸礁而覆沒。千舟競發地追逐快樂卻無羅盤指引航道,改變航道時缺乏正確的判斷,其回報就只會是痛苦與羞愧,斷無快樂可言。福貴落魄前吃喝嫖賭,過度追求驕奢淫逸,當時或許他覺得那就是快樂,但一切改變之后,父親的死亡以及拖累家人的自責都讓他痛苦,過往那一切不過是惡習而非快樂。
讀完《活著》,看著福貴接二連三地失去親人,備受活著的打擊,最后與他相伴的只有一頭老牛,很多人難免用不幸、悲慘又或者堅強之類的形容詞定義他的人生。但讀《活著》時我一直在揣摩福貴講述自己人生的語氣,我看不到他對自己的憐憫,對生活的抱怨,取而代之的卻是對活著的這一切經歷的接受,我感受到的是那股強大的平靜。福貴總結自己一生時說“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很踏實”。這句話道出了,原來福貴他非不快樂。
快樂在于心態而不在于事物。福貴的快樂在于他擁有自己的所愛,而不在于他擁有別人覺得可愛的東西。他擁有大把的家產和土地,錦衣玉食綢緞纏身時看似快樂實際卻非快樂,后來的日子甚是艱苦或者不幸,但他擁有十分愛他而又堅強的妻子、善良而又倔強的兒子、懂事而又乖巧樂觀的女兒、老實而又努力的女婿、能言善道伶牙俐齒的孫子,失去所有的親人后他也還有一頭老牛陪他,在看似不快樂的生活中原來福貴他非不快樂。
快樂背后可能是災禍,災禍后面也可能是快樂。不可否認活著必須經歷許多喜怒哀樂,但大多數人常常將娛樂誤當快樂,不幸時放大痛苦,仿佛活著一切都缺唯獨不缺煩惱,但有時,生活真的沒那么不快樂。福貴的爹臨死前對福貴說“從前,我們徐家的老祖宗不過是養了一只小雞,雞養大后變成了鵝,鵝養大后變成了羊,再把羊養大,羊就變成了牛。我們徐家就是這樣發起來的。到了我手里,徐家的牛變成了羊,羊變成了鵝。傳到你這里,鵝變成了雞,現在是連雞也沒啦”。幾句話道出了福貴家族的沒落,但福貴卻從此過上了踏實而又有愛的日子。很多時候我們原本只想要一個擁抱,不小心多了一個吻,然后你發現需要一張床,一套房,一個證……離婚的時候才想起:你原本只想要一個擁抱。活著本該很簡單而又快樂,只是越看越遠,越要越多,純粹不再純粹,簡單也變復雜,快樂亦覺非快樂。看一看,想一想,數一數,你會發現你擁有很多,生活沒有那么艱苦而不快樂。
別忘了,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是活著多挫磨,得你一人未發覺。
最新活著讀書心得3
有人說閱讀是一次心理的恐懼經歷,也許正因為此,我格外不喜歡看悲劇。從情節的角度來講,《活著》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悲劇。主人公福貴青年時嗜賭成性,終于輸光家業,父親因此活活氣死,母親則在窮困中患了重病。福貴為母前去求醫,卻在半途上被_抓了壯丁。兩年后幾經波折回到家的他,發現母親早已離世,女兒鳳霞也因病成了聾啞人。此后,厄運的陰影一直籠罩著這個家庭。縣長的老婆難產需要輸血,結果兒子有慶被抽血過量而死,后來發現縣長竟然是曾經的戰友春生,春生在轟轟烈烈的_中遭受迫害,最終懸梁自盡;鳳霞終于找到良人──二喜,可不久就死于產后大出血;有慶和鳳霞走后,妻子家珍也撒手人寰;沒過幾年二喜因為一次建筑事故慘死,留下兒子苦根和福貴相依為命;然而幾年后,苦根也因吃豆子撐死了,剩下孤苦伶仃的福貴買了一頭待宰的老牛作伴……
整個閱讀過程中,我一度對余華十分痛恨,也許作家都是冷血的,就像余華用他平實得近乎冷漠的筆調敘述著殘酷一樣,一次又一次將我對可能存在的美好幻想徹底打破。也許,正是要不斷見證離別,見證死亡,見證各種苦難,才能看到生命的厚重和沉痛,才能體會平靜背后的蒼涼,才能思索活著的意義。
想一想,人的一生究竟要經歷多少起伏,才能真正做到往事如煙,去留無意?究竟要看過多少離合,才能真正做到云淡風輕,波瀾不驚?究竟要承受多少不幸,才能真正煉就一顆強大的心臟,在若干年后,上揚嘴角,將曾經的傷痛娓娓道來,說一聲現世安好? 人生一夢,白云蒼狗。為名?為利?為情?為義?命運對福貴也許特別眷戀,也許特別殘酷,歲月帶走了他身邊一個又一個親人,只有他活了下來。經歷了那么多苦難,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命賦予的責任,忍受現實給予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文章最后,福貴和老牛漸漸遠去,福貴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從遠處傳來,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那一刻,看著他們的背影,我們一定無話可說,仿佛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一切都毫無意義。縱三千里河山,亦四十年蓬萊,曾經我們苦苦追求的忽然顯得極其可笑。人就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活著。我們曾如此渴望生命的波瀾,到最后才發現,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恩恩怨怨,終不過雁過無痕,水過無聲。
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小說中鳳霞的死最讓我心痛,這是一個善良、勇敢、執著、美麗的姑娘。鳳霞因為聾啞,曾經只能羨慕的看著別人婚嫁,直到二喜來到她的世界。余華并沒有刻意描寫鳳霞和二喜的愛情,但每每讀到鳳霞和二喜,總能感覺到一股溫情。我一直在想,鳳霞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究竟在想什么?二喜在失去鳳霞的日子里,又究竟在想什么?某一瞬間,我想起阿朱死后,喬峰的'哀莫大于心死;想起碧瑤珠沉玉隕,張小凡的自甘沉淪;想起紀曉芙對楊逍的此生不悔;想起白子畫和花千骨,一場風花雪月,終究是一場錯過。如果這不是一場悲劇,很久以后,如果鳳霞和二喜還在人間會怎樣?愿再見時他們的路途星光滿載,無悲常喜,所流出的淚皆因喜極而泣。
萬事不如杯在手,一生幾見月當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珍惜當下,不忘初心。無論曾經我們穿越過多么洶涌的人潮,感受過怎樣甜蜜地幸福,經歷過如何難言的艱辛,只要繼續活著,它們的大多數細節和感受都會被我們和時間遺忘,化作歲月的過往,只留下平靜的結果和當別人問起時,一個淡然的微笑。
最新活著讀書心得4
《活著》這本書對我的觸動是非常大的,主要講述的是一個普通人平凡而曲折的一生,主人公福貴生活在那個紛亂特殊的年代,經歷了戰爭,殺伐以及一系列動蕩的生活,經歷了家庭的興富到衰落,身邊人陸續的死去,在他們一生中,不知失去的多少東西,失去金錢,失去親人,最后只剩下一頭瘦骨嶙峋又險些被人宰割的老牛與他為伴盡管這樣,福貴還是活了下來,活著——心中永存希望,只要心中有希望,那么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可以克服。作者在書中說了這樣一句話:生活是屬于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于任何別人的看法,活著自己去感受生活,不可以看別人是怎么說的。希望在心中是不會破滅的。
書中的福貴小時候家里非常的有錢,他經常出去賭博,把所有的錢都都賭光了,那時的福貴還不知道掙錢的不易,當賭完所有的錢財時,福貴的爹死了,娘病了,福貴才真正體會到活著的'意義。福貴變了,在國軍遭到攻擊的時候,福貴活了下來,為了活下來福貴也是遇到很多的不幸,家珍生下了鳳霞,當福貴回來的時候,鳳霞已經會說話了。后來家珍又生下有慶,有慶給別人輸血時,生生的被輸死了,有慶的死對福貴的打擊很大,但是福貴依然選擇活下去。家珍病了,病的越來越嚴重,可后來又漸漸的好起來,福貴的日子也慢慢的好起來了,但是鳳霞又因生孩子大出血死去了,家中只剩下二喜、苦根、福貴,但好景不長,二喜又被壓死了,苦根吃豆子太多撐死了,最后只剩下福貴一人了,但是還是沒有放棄生活,堅持活了下去。
福貴這一生應該說是幸運的。因為經歷了中國多次的大變動、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危難,他都活了下來,同樣,他也是悲慘的,親人們一個個的離他而去,但是他心中依然選擇活著,沒有放棄希望。《活著》結束時說: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的東西。福貴可以說就是一個英雄,在二十世紀的中國,當時的社會局勢動蕩,可福貴的一直堅信活著、樂觀的活著,這就是活著的意義。
《活著》告訴人們的就是福貴的那種精神吧。《活著》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堅強的活下去吧,并且樂觀的活著,快樂的活著,沒有什么坎是過不去的,只要快樂的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
【最新活著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最新關于人為什么活著讀書筆記05-10
《活著》讀后感最新范文03-27
《活著》讀書心得05-10
《活著》讀書心得05-14
活著讀書心得精選06-08
活著的讀書心得05-27
活著讀書心得08-23
活著讀書心得02-27
《活著》讀書心得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