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了凡四訓學習心得
當我們有一些感想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么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怎樣寫好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了凡四訓學習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了凡四訓學習心得1
本片主要是袁了凡先生為了教育自己的后代,以講故事的形式分章節講述了立命、改過、積善、謙德四個方面。
在立命這一篇中了凡先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教育后人,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總結人生不同階段的經驗教訓,要面對各種命運的考驗,特別是后天的命運,一定要善于修持完善自己,積德行善,這樣命運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改過則是教育后人要有羞恥心、敬畏心、勇猛心,結合現在的說法我理解就是要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通過不同角度審視、考慮問題,這樣才能跳出自己的圈子,發現問題,從而更好地解決問題,這就應了了凡先生的改過方法。
了凡先生講述的積善、謙德是對個人命運影響最大的,只有廣積善德,才能扭轉命運。從現代的角度來說,能多幫助別人、關心他人,能和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和睦相處,在你遇到問題或困難時才能得到大家的幫助、支持,這其實也是汲取各方知識最好的一種途徑。
結合現在我們實際的現狀,我們首先如何面對自己的立命之本工作呢?
目前我們所見到員工對工作的態度,通常僅限于滿足自己的生活需求,通過工作換取一份收入,用于子女教育、日常的穿衣吃飯以及人情往來等,當然也有一部分人是為了發揮所學專長,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因為目的不同,所以大家對工作的努力不同,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責任心,是不是把工作當成自己的事來干,能不能主動發揮自己的智慧,提高工作效率,優質的完成各項工作。
結合《了凡四訓》我理解,工作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為什么不鼓勵大家利用現在這個最現成的機會呢!為什么在工作團隊中有人會脫穎而出,有人卻一直默默無聞?這很值得思考。
作為一名合格的員工,學習提高工作技能,學習處理部門之間、上下級之間的關系,遵守各項公司制度,積極為公司經營出謀劃策,這些都可以為自己改造命運創造條件。在認真工作的過程中,可以使我們的應變力、決斷力、適應力、協調力得到有效的鍛煉和提高。我認為除了工作,沒有哪種活動能提供如此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所以工作是要我們用認真的態度去對待的。另外,認真工作還蘊藏著多重機遇。我們身邊有許多人,是在工作中結識的朋友,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而獲得廣泛的人緣,通過這些人緣就有可能改變自己的命運。同樣,通過工作關系成就的姻緣不也是最好的一種表現嗎?
那么片中所講述的.行善積德我們該怎么去做呢?且不說別的,其實每做一件善事后,大家的心情會不會很愉快呢?如果大家都以一種愉快的心情去幫助別人,投入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日復一日的積累,那么你的人生不就是快樂而幸福的嗎?
其實,近期觀看、閱讀的《了凡四訓》和《孟子與離婁》都是通過古人總結的經驗教訓,來教育當代人,里面有一些現成的方法和舉措,盡可以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對我們產生一些啟發或引導。所以說古人讀書有益,這是真實不虛的!
了凡四訓學習心得2
《了凡四訓》這本書,是明代袁黃(字坤儀,號了凡,江蘇省吳江縣人)所撰寫的一部教育兒子的四篇家訓,分為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部份內容,在民間廣為流傳。
最先接觸到《了凡四訓》是在20xx年末,看到凈空法師開示的視頻中講解,然后找優酷搜索到電影版后反復觀看,爾后又在度娘找這本書細加體會,如同凝聽圣人教誨,收獲甚大。那天起對因果才有了深入了解,對因上努力果上隨緣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
就像如今很多認命的人一樣不思進取、按部就班、隨遇而安,文中袁黃自敘了早年命運被孔老先生算定都全部應驗,因而相信“進退有命,遲速有時”。直到遇見云谷禪師的“命由我作,福自己求”的精辟開示,徹底改變其宇宙觀。此后,認識到自己宿命論的錯誤,從追求不墮落是凡夫的理想出發,改號為“了凡”,在於由此“悟立命之說”。
以下四句是精選經典,細加體會、反復揣摩定有收獲。
一,“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福報是從方寸修來的,方寸就是我們的心,只要從心地上去改變自己,絕對會得到感應。
二,“世間享千金之產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者,定是百金人物;應餓死者,定是餓死人物。天不過因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
人在世間能夠享有千金、百金產業的`,也必定是有千金、百金福報的人。老天是就每個人所造的善惡質性,讓他獲得應有的果報,何曾加上一絲一毫的喜愛和厭惡的想法。
三,“一念猛厲,足以滌百年只惡也。譬如千年幽谷,一燈才照,則千年之暗俱除。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
只要能夠發出一個勇猛堅決的善念,就足以洗刷一生所積下的罪惡,譬如上千年幽暗的山谷中,只要有一盞燈光照射進去,那么這千年來的黑暗就可以完全出去。所以過失不論是久遠前犯的,還是最近才犯的,只有能夠改過,才是最可貴的。
四,“務要積德。務要包荒,務要和愛。務要惜精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此義理再生之身也。
務必要多累積功德,務必要對人包容,務必待人和氣慈悲,務必愛惜自己的精神。以前的種.種缺點就像是昨天死去都成為過去了;從今以后的你就像是今天出生一切重新始;這個義理再生永恒不滅。
了凡四訓學習心得3
觀看了《了凡四訓》,有如下感想分享:
我們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去改變命運,人的命運天注定只是一般人的看法。袁了凡先生通過現身說法,向兒子講述了命運的真相,說明了人們完全可以掌握和改造自身的命運,斷惡修善,災消福來。消極被動地聽從命運的安排,只能知命認命。根據立命之學積極的改造命運,則是積極有益的。
了凡先生還說,積極去改造命運,需要用心去修煉道德,用功去做自己的事業。我們經常說,心態會影響個體的思維、思維會左右個體的`行動、行動會導致個體的命運,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以事業來說,我們能不能從心底把自己的工作看成大家一起的事業?我們能不能采取有效的行動引導我們的事業向積極的方向發展,并最終獲取成功?這一切,真正的核心源自你的態度,是不是真正用心去做、用心去修煉。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能夠堅守自己的信念,遇到困難險阻時是不是積極進取,而不是就此認命?以我們目前正在實施的項目為例,可能進行了成百上千次的試錯,也許第1001次才是真正成功的產品,但我們能否堅持到這一刻?我們能否通過一次次的努力積極的去改進我們的產品?我們能否做到極致?看過這個片子的第一集,我當時就閃現出這些念頭。
我用現在互聯網成功的案例和我們對比,首先就閃現出小米的專注、極致、口碑和快,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小米進入手機市場,是進入了一個絕對的紅海,這樣紅海的市場,怎么還能進入?能不能成功,怎么成功?小米詮釋了一個極好的案例。它的極致、專注不恰恰印證了要真正的用心、用功去做自己的事業么。一個賣煎餅果子的皇太吉,你能相信他能在6個月內銷售額過億么?BAT(百度、阿里、騰訊)出來的4兄弟,賣肉夾饃,10平米店面,日入萬元,他憑什么成功?憑的是真正用心去經營、去改變自己的人生。
現在是一個浮躁的社會,需要像了凡先生說的那樣:戒躁、靜心、努力、行善,用心去修煉道德和事業,方有成功之機會。
了凡四訓學習心得4
《了凡四訓》電影看了第一遍,大致了解了《了凡四訓》這本書的內容。今天來說一說我的第一遍觀后感。
說真的,這部電影拍攝的條件實在是太簡陋了,但是有人可以把它看上十遍,便值得我從頭到尾看下去,甚至開始了第二遍的觀看。
這部電影,也應該說是這本書,里邊涉及了很多鬼神的內容。雖然我說過信佛、敬佛,其實是相信內心的信仰。說實話,我到現在不信鬼神,至于這本書里講到的內容,比如說某某人行善,后來子孫就做了大官,我想大概是因為古人解釋不清楚這種現象的原因,所以把它歸結為神的點化和恩賜,但是我更愿意把它理解為環境的.影響。
首先,相比于災荒連年,餓殍遍野,能夠行善的人,家庭條件相對來說還算比較殷實,這是物質上的豐厚;
其次,愿意行善之人,素養也比較高,相比于常人對子孫后代的教育也比較重視,后事子孫得以繼承祖先遺風,這是精神上的豐厚。
最后,根據吸引力法則,行善之人,必會引得更多文人士大夫等有識之士的欣賞。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與良人為伍,必定可以催促其更加努力、上進。這就是現在人說的,你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人。
有慈父,有良師,有益友,再加上一生行善,民心所歸,子孫后代必然會一代勝過一代。這就解釋了為什么行善之人既可以得到仁義道德,也可以收獲功名利祿,即內外雙得。其實這一切不是鬼神相助,而是自助也。我想這就是古書對現代人的教育意義吧。
了凡四訓學習心得5
袁黃,初名表,字坤儀,在遇到云谷大師后,取號了凡,意為結束一些凡人的看法!读朔菜挠枴饭卜譃榱⒚畬W、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個部分。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改變命運的過程。原本為教訓自己的兒子,故取名《訓子文》;后為啟迪世人,遂改今名。
《了凡四訓》開始寫到作者在年輕的時候曾經遇到以為大師,為其算命,說其某年某月可取得何種官職,經過驗證,竟分毫不差,自此作者對大師敬畏之心油然而生,當然自此也少了些積極進取,認為一切乃命中注定,奮斗與否都難以逃脫命運的'安排。
但自從作者遇到了云谷大師,把之前大師算命之事乃至自己命中無子的結局都告訴了大師,大師告訴他這一切都是可以扭轉的。凡稱禍福自己求之者,乃圣賢之言;若謂禍福惟天所命,則世俗之論矣。云谷大師告訴他,造命乃是天所注定的,人無法改變,但是人可以立命,進而改變自己命中的禍福。自此,作者改名為了凡。
看到這一句話,我想我年少時,曾經一度聽到老師說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并堅信不移;后來稍大些,卻又認為一切乃是命中注定,我們只是隨著命運的安排在過日子。但讀了這本書,我可以說關于人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這一觀點有了更深的理解。
緊接著,云谷大師告訴了作者改變命運的方法,首先就是改過,把從前自己所做之事一一反省,并盡力進行改正。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多行善事(當然這其中又區分了善的各種.種類,大善、小善;真善、假善;滿善、半善;端善、曲善等等),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始終保持著一份謙虛的態度,不可傲慢。
作者在聽取了云谷大師的建議后,分析了自己的種.種缺點,并開始多做善事,后來考取功名并得一子,取名天啟。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內心時時被觸動,我曾一度像了凡先生一樣,安于命運,渾渾噩噩的過著每一天。而這本書可以說點醒了我,應該積極進取,多行善事,自求多福,改變命運。
這本書最后有功過格,可以參照這些功過格對自己每天的所做作為進行參照。本書雖然篇目不長,但句句警句,激人向善。與《太上感應篇》、《安士全書》并稱三大善書。也對無數仁人志士產生了重大影響。
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
從后種.種,譬如今日生。
有幸讀到這本書,只要認識到之前的種.種業障,從今改過為時不晚,每天讀一讀,每天反思省察自我,定有收獲。
【了凡四訓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實訓學習心得02-26
《了凡四訓》讀后感04-11
校本研訓學習心得03-23
研訓學習心得體會05-11
實訓學習心得體會03-02
春訓學習心得體會04-19
實訓學習心得體會范文04-24
《了反四訓》讀書筆記05-11
此慕凡非彼慕凡的經典美文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