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凰的歇后語初中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有關鳳凰的歇后語
歇后語是中國勞動人民自古以來在生活實踐中創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是一種短小、風趣、形象的語句。它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謎面,后一部分起“后襯”的作用,像謎底,十分自然貼切。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通常說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領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稱為歇后語。下面是有關鳳凰的歇后語,請參考!
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歷史滄桑的沉淀、淬煉、凝聚成絕妙語言藝術。其中歇后語以其獨特的表現力。給人以深思和啟迪,千古流傳。反映華夏民族特有風俗傳統和民族文化,品味生活,明曉哲理,提升智慧。歇后語一般寓意深刻,短短一句凝聚很多智慧。
有關鳳凰的歇后語
1、拔毛的`鳳凰——不如雞
2、大象抓鳳凰——眼高手低
3、斷翅膀的鳳凰——神氣不
4、鳳凰落到雞窩里——有辱貴體
5、鳳凰麻雀換巢——貴賤顛倒
6、鳳凰山上沒鳳凰——徒有虛名
7、拿著鳳凰當雞賣——貴賤不分
8、鳳凰樹開花——紅極一時
9、鳳凰頭上戴牡丹——好上加好;美上加美
10、鳳凰站在涼亭上——賣弄風流
11、黑老鴰嫁鳳凰——不配;配不上
12、雞巢里的鳳凰——至高無上
13、雞窩里的鳳凰——至高無上
14、家雀變鳳凰——越變越俏;盡想好事;想得倒美
15、金雞配鳳凰——天生的一對
16、孔雀遇鳳凰——比不上
17、老鴰配鳳凰——癡心妄想;妄想
18、柳樹上落鳳凰——遲早要飛
19、麻雀想學鳳凰飛——枉費心機
歇后語由來
最早出現“歇后”這一名稱是在唐代。《舊唐書·鄭綮列傳》中就已經提到過所謂“鄭五歇后體”(一種“歇后”體詩)。但它作為一種語言形式和語言現象,卻遠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如《戰國策·楚策四》:“亡羊補牢,未為遲也。”意思就是說,丟失羊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太晚。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歇后語。
《辭海》:歇后語是熟語的一種。多為群眾熟識的詼諧而形象的語句,運用時可以隱去后文,以前文示意,如只說“圍棋盤里下象棋”,以示不對路子;也可以前后文并列,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中國語言文字大百科全書》:歇后語是指說話的時候把一段常用詞語故意少說一個字或半句而構成的帶有幽默性的話語。通常有兩種。1.原始意義的歇后語,指把一句成語的末一個字省去不說,也叫“縮腳語”。如《金瓶梅》里來旺媳婦說“你家第五的`‘秋胡戲’”,就是用來影射“妻”,因為“秋胡戲妻”是有名的故事、劇目。也有利用同音字的。如稱“岳父”為“龍頭拐”,影射“杖”字,這里代替“丈”。2.擴大意義的歇后,在北京叫俏皮話,是指可以把一句話的后面一半省去不說。如“馬尾拴豆腐”省去的是“提不起”。有時候也利用同音字。如“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在研究歇后語的淵源時,有些語言學家和語言學專著還述及其它有關名稱。如陳望道在《修辭學發凡》中,將歇后語列入"藏詞"格一節介紹;郭紹虞在《諺語的研究》中,指出歇后源起于"射覆語"(類似猜謎的一種形式);另外一些書上又列出諸如"隱語"、"謎語"、"諺語"、"縮腳語"、"俏皮話"等名稱。加以比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處和相異之點。
【鳳凰的歇后語】相關文章:
有關鳳凰的歇后語初中05-07
鳳凰山上放鳳凰繞口令05-04
鳳凰的故事作文06-04
鳳凰琴作文11-23
鳳凰山作文04-14
鳳凰飛來作文04-18
秋游鳳凰溝作文04-19
鳳凰花園作文01-26
游鳳凰湖作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