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文章賞析范文3篇
1目送文章賞析
8月28日,對我來說是個很特別的日子,直到晚上,我還回憶著白天的事:我和童心俱樂部的8個同學,一起去了湘潭市湘鄉縣東江鄉小學獻愛心,仿佛一切都歷歷在目,那感人的場面好像永遠都揮之不去!
東江小學在一個極偏僻的地方,從東江村進去要30分鐘的車程。一路上都是泥濘的土路,路邊還能看見許多破舊的房屋。來到東江小學,遠遠望去,四周都是小山和綠樹,風景優美。走近一看,這座學校連一個校門都沒有,一塊光禿禿的土坪,應該就是操場了。孤零零的一幢二層樓,有點破舊,難道這就是教學樓?目送文章賞析
東江小學的羅校長把我們接了進去,剛剛還在車上嬉笑打鬧的我們,不知道為什么都收斂起來,只是好奇地打量著四周。我們先去參觀了校舍,一共五間教室,每間教室里稀稀拉拉地擺著十幾套課桌椅,上課鈴是一個大鐵盤,用鐵棍子敲。老師一共才4位,教小學一至六年級的全部課程。
“在這樣艱苦的環境下,同學們都在堅持努力學習!绷_校長自豪地說。這里孩子要克服的困難很多,比如說,每家每戶離學校都很遠,同學們要走很遠的路才能來到學校,最長的要走十里路。“這么遠,怎么走啊?”一名俱樂部的同伴問。旁邊一名東江小學的同學說:“沒什么,習慣了。我每天都是早上四點就起床,早飯都不吃的!彼f得很平淡,可是我看著他黑黑的、透著堅毅的臉龐,被他深深地震撼了!
很碰巧,我們碰到了南開大學前來支教的大學生哥哥姐姐們,他們在這呆了半個月,那天是他們最后一天教學。聽哥哥姐姐們說,暑假雖然天氣炎熱,可是同學們每天都頂著烈日上課放學,從不遲到早退!是啊,對知識的渴望,能讓他們戰勝一切困難!
簡單的聯誼會開始了,我們表演節目后,大學生哥哥姐姐們也唱了歌,那些孩子們紛紛上去獻花。我仔細一看,都是剛剛采回來的野花,有些還帶著泥土。這些花束雖然不像玫瑰、百合那樣鮮艷,但我看見了鄉間孩子的質樸感恩之心跳躍在那一枝枝野花中間!
半天時間很快過去了,我們要離開了,每個人的目光里都流露出依依不舍!我讀懂了,大學生們的不舍,是因為這些孩子們上進求知;孩子們的不舍,是因為那顆感恩的心;而我們的不舍,是因為我們希望幫助得多一點,更想讓這份愛心永遠傳遞!
2目送文章賞析
讀著龍應臺的《目送》,真的是不忍釋手,幾度淚眼模糊。 書中文章,多是作者對父母兄弟朋友的親情和牽掛,幾分落寞,幾分溫婉,也有不舍無奈之際,作者決然轉身的背影。
《目送》是書名,也是第一篇的篇名,訴說對父親、兒子的眷愛。一邊是父親的遠逝,作者深情凝望,目送曾經是英姿勃發的父親,走完去往天國的最后一程。一邊是兒子,松開媽媽的手獨立行走,到長大成人,一次次走向遠方,消失于茫茫人海,“每一次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沒有,一次都沒有!目送文章賞析
作者柔腸百結,終于慢慢地、慢慢地領悟了:“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于是,作者幽婉慨嘆: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就這樣,生與死,別與離,作者用文字透露內心那片最不甘的柔情,還有微妙與細膩,無奈與難舍。
書中,龍應臺敘述質樸,有款款深情,也有萬丈豪氣,有些冷,也讓你溫暖無比。她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對親情延續與生死別離的'思考,如花枝春滿,讓人悲喜交集。剛柔之間,漫溢出幽微與深邃,憂傷和美麗。
“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可以更寒冷。”“我想有一個家,家前有土,土上可種絲瓜,絲瓜沿竿而爬,迎光開出巨朵黃花……”
再犀利的筆也有難以言盡的時候,作者心路的曲折我們無法盡覽,但對親情和人情,作者心底的凄清與渴望,卻用最樸素的方式綻放出了最動人的詩意。合上書本,《目送》再難讓人忘懷。
此時,已是將近春分時節。坐在陽光斑駁的陽臺,看著青草從地底一絲絲萌綠,70多篇作品猶如陣陣清風,一點一點叩開情懷。
3目送文章賞析
對于龍應臺的了解是由她的《目送》一文。后來才知道,《目送》是一本散文集。集子里,滿滿的都是作者對于人生的感悟。其中龍應臺將對親人真摯、又很復雜的情感表達得十分真實。
朱自清在《背影》中寫道,因看到父親為自己擔心操勞的背影而油然而生的心酸;龍應臺則寫了兩種背影。一種是目送父親離開人世,另一種則是看著兒子慢慢長大。漸漸只能遠望兒子高大的背影。文章抒發的是一種不舍,卻又不得不舍的心情。作者身為人子,身為人母,經歷了大半輩子,回首往事,內心泛起點點漣漪。
“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碑斪髡哔康匕l現當年的小男孩已經長成大人、自己也無法隨時隨地的陪在兒子身邊了,心里有幾分落寞。
全文的感情基調有些壓抑,語言卻十分真誠。如今我們也生活在父母庇護的翅膀下。卻未曾報答過什么,小時候我們總自顧自地一往直前,好像探險之路絲毫不艱險,我們去忘了回頭看看保護著我們的父母。我們快要在社會中變得獨立,在將來又會目送我們的孩子;蛟S真的像龍應臺所說的那樣,我們間的緣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中行漸遠——記得回頭看看關心我們的人。
這本集子里更有作者內心的獨白——由這個社會聯想到的。對于任何事情的相信與不相信,都沒有絕對的說法。說愛國、歷史、文明、正義、理想、愛情、海枯石爛的永恒都讓人不可相信,揭露出社會的黑暗面后話鋒一轉,提出:雖然我們改變不了過去,干可以控制未來。哪些我們不相信的東西其實有他自己的定律。使得文章一下子明朗起來。作者經歷了許多、想要教會我們的是超脫的看待這個塵世。的確,有時候需要的是繼續往前走,而有時,需要停下來。正如“相信與不相信之間,仿佛還有令人沉吟的深度!边@便是我們的生活:相信了便是這樣,不相信便非得刨根問底,親身試驗?傊,我們每個人都要有信心地做事,而不要拒絕困難、甚至拒絕生活……
這本書自始而終,像是人生的一個輪回。將人間酸甜苦辣一一嘗遍。
【目送文章賞析范文3篇】相關文章:
2.勵志文章賞析
3.勵志的文章賞析
4.勵志文章賞析精選
5.愛國文章賞析
6.寫景的文章賞析
7.山中訪友文章賞析
8.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