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蟲心情文章
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說每年窗下的秋蟲,常常是在不經意期間就開始叫了。叫的位置似乎都沒有變,令人疑惑是不是去年的那幾只。那晚,這樣的聲音又開始有了。那是前一天下了一場雨,在正是清涼的那個夜晚,秋蟲們發出了第一聲。這才翻開前邊的作文,想看一看文尾的時間,印證正是去歲所作,如此便知曉真的是又過了一年。不由再感嘆,人入老境,真的是歲月匆匆。
說聽到秋蟲的鳴叫,便感慨時光易逝,其實古人亦然。《詩正義》中有曰:絡緯鳴,懶婦驚。絡緯一物,俗稱叫紡織娘,是說紡織娘叫起來的時候,懶惰的婦人突然開始吃驚。何以要驚?是突然意識到秋天到了,冬季已為期不遠,婦人的紡織漿洗還沒有眉目,這該令她如何不驚呢!紡織娘是一種重要的鳴蟲,每年夏秋季的晚上,常常躲在草叢中,時不時地發出沙、沙或軋織、軋織的聲音,很像古時候織布機的織布聲,故而被人稱為紡織娘。陸游的《老學庵筆記》載有:宋子京《秋夜詩》云:秋風已飄上林葉,北斗直掛建章城。人間底事最堪恨,絡緯啼時無婦驚。正是前詩之深意。
古人有言:以鳥鳴春。與之相應的,也便就是以蟲鳴秋了。言及蟲,令人想起了草,因為蟲在草中。白樂天說草是一歲一枯榮,和人生一世相對應,這便是草生一秋了。這草中的蟲,想其生命也是一歲一茬了。蟲生出了,要循著節氣,逐步成長,到了一定的時令,身肢健全了,能鳴叫的,會突然一天亮開嗓子,吱的一聲發出叫聲。應該說,自己的這一聲叫,可能是連它自己都要驚嚇一下的。自己竟然會叫,并且叫出了聲。不用懷疑的是,蟲子開始叫第一聲的時候,是充滿了試探性的。可能是斷續的'、強弱不等的,氣息也可能是不夠連貫和順暢的。但清利了嗓子,試著再運足了氣,等到叫第二聲、第三聲的時候,就順利多了。蟲們試出了第一聲,一個季節的秋天,也就隨著蟲的叫聲悄悄降臨了。具體到紡織娘,其叫聲也是有分工的。能鳴叫的都是雄性,成蟲以后,它的兩個前翅,能夠相互摩擦,進而發出叫聲。蟲們的鳴叫,有自我娛樂的成分,到了交*的時候,這樣的叫聲應當也有求偶的功能。但于人類來說,聽不懂蟲語,卻是實實在在感到時令的轉變了。
由蟲鳴立秋,又會想到一葉知秋。杜牧的《早秋客舍》詩曰: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有記載說,宋時到了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的時辰一到,太史官便要高聲奏報:秋來了!奏畢,梧桐會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這里,說梧桐會隨著立秋的時辰,應著秋來了的奏報,落下一兩片葉子,實在也是神奇得緊。也說明時令的轉換,實在也是自有其道了。
秋日多淫雨。幾場雨過,天地一片清新。逢著傍晚的彩云飄過,潔凈如洗的藍天邊,一輪明月冉冉升起。此時,水銀一般的月光灑在無際的草叢上,憋悶多日的蟲子們,此時再也忍耐不住,此起彼伏地亮開嗓子。先是獨唱,再是合唱,先是單聲部,再是多聲部,如此蟲的鳴聲起伏跌宕,四野里很快就響成一片。一個靜謐的秋夜,在無數秋蟲的鳴叫中,顯得更加清涼和悠遠。此一時節,勿要說懶婦,便是夜讀的文人,也是要引起歲月匆迫的憂思了。一千年前,歐陽子的感受便是:但聞四壁蟲聲唧唧,如助予之嘆息。
自然,除卻紡織娘,秋蟲的另一大勁旅,便是蟋蟀。較之紡織娘,蟋蟀的鳴聲更清幽。尤其是夜闌人靜之時,那遠遠近近的一兩聲蛐蛐叫,于那些煩惱失眠之人,便是最好的知音和伴侶了。蟋蟀也叫促織,和紡織娘一樣,名中的字都和女人的紡織相關。說秋蟲叫,懶婦驚,也便是形其名而具其實了。
去歲的秋蟲,應該是早早就命亡尸去了,不然,它何以躲過那雪地冰天。今年鳴叫的秋蟲,肯定是去歲秋蟲的后代了,到了明年,應該是它們的再后代了。秋天就這么循環往復地來了去、去了來。一個人,也便在這循環往復中,在這一聲聲秋蟲的鳴叫中,逐步走向自己生命的秋天。
【秋蟲心情文章】相關文章:
1.描寫秋蟲詩句
2.閑暇心情文章
3.心情碎片-文章
4.熨燙心情文章
5.心情斷想文章
6.心情文章感悟生活
7.好心情之旅文章
8.舒緩的心情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