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那口井文章
我最早的記憶是井口上架著一個大水車,一根直徑二十多公分的鐵皮焊接的水管直豎井下,水管里有吸水的鐵片,用鐵鏈連接,上面是一臺大型旋轉軸承,軸承上安裝了一根木棍,木棍至少需要四人抱著,一頭兩人,沿井四周走動推動軸承,水就通過鐵管源源不斷地被吸了上來,再沿井邊挖好的小溝渠流入四周的田地里,澆灌干旱的禾苗。
這是一口露天水井,直徑約兩米,深二十多米,井壁由古磚鑲嵌,井沿鋪著青石板,四周是立起來的石塊,供人坐在上面休息,石塊上還雕刻著一些字,是什么字我已經記不清了。井邊有兩棵老槐樹,都如虬龍一樣向前伸得老遠,在炎熱的夏季,濃密的樹蔭把井口遮得嚴嚴的',過往的行人會坐在樹下歇息乘涼,而如果遇到誰家來挑水,就會把水桶搬斜點,伸長脖子直接對著桶里“咕嘟咕嘟”喝上幾口,那才打上來的水,清涼解渴,用“如飲甘醴”來形容最為恰當。到了晚上,睡不著覺的村民會拿著一條席子來到井邊納涼,一邊數著星星,一邊講著一個又一個鬼靈精怪的故事。
傳說井里有井龍,人若是掉了下去,不會沉入水中,因為井龍是義龍,會主動浮到水面擎住落水的人。我和小伙伴也確實看到過本村的一個小孩掉了下去,當時沒有沉下去,我讓同伴在井邊看守,我跑去叫人來救。
【記憶中的那口井文章】相關文章:
1.村頭那口井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