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毅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勵志文章
中國科學院2013年院士增選結果于12月19日正式對外公布,我校趙政國教授、謝毅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謝毅,1967年7月出生于安徽,中共黨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教授。1984年-1988年就讀于廈門大學化學系,獲學士學位;1992年-1996年就讀于中國科大應用化學系,獲博士學位;1997年-1998年在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瘜W系任博士后。1998年獲國家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獲中國青年科學家獎;2003年獲中科院-拜耳青年科學家獎;2006年獲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08年成為科技部重大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201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2013年獲IUPAC化學化工杰出女性獎。2013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化學部院士。(勵志人物)
謝毅于2000年入選教育部第三批長江特聘教授,是化學領域第一位女性長江學者。2003年起作為學術帶頭人主持基金委創新群體基金,也是迄今為止基金委化學部唯一一位女性擔任的群體學術帶頭人。擔任中國化學會無機化學學科委員會副主任,擔任英國皇家化學會和中國化學會合辦刊物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副主編及RSC的Materials Horizons等5個英文期刊及《化學學報》等4個中文期刊的編委。(謝毅獲得勵志世界科學家人物獎)
謝毅教授的主要科研貢獻包括:將溶劑熱合成技術發展成制備III-V族非氧化物的普適性方法,有關工作發表在Science (1996,第一作者), 這方面的工作入選了無機專業教科書,該系列工作獲得2001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二)。注重從固體化學的基本原理出發,從物質的內在特征結構為導向來控制它們的生長,同時建立和發展了系列結合特征晶體結構和特征模板導向的二元協同策略來構筑三維組裝結構,該系列工作獲得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排名第一)。提出了利用無機固體中豐富的相變行為和半導體二維超薄結構這兩種新思路來實現電聲輸運的同時優化,獲得了高轉化效率的新熱電材料,這大大區別于國際上通常采用納米化降低熱導的方法來提高熱電效率,相關工作在《美國化學會志》上連續發表了5篇論文,美國《化學與工程新聞》做長篇專題評述,國際同行又評價她們提出的體系和方法是“有潛力的`今后尋找熱電材料的方向”。在低維固體中的電、聲調制領域,謝毅課題組還發展了無機類石墨烯化學,解決了這類超薄結構無法給出精確原子位置的難題,進而揭示了半導體二維超薄結構的精細結構、電子結構與熱電、光電基本性能之間的調控規律,該系列工作發表了3篇《自然通訊》和十幾篇《美國化學會志》和《德國應用化學》論文,還為英國皇家化學會著名綜述刊物《化學評論綜述》撰寫了2篇指導性評述,這部分工作使她們小組成為目前國際上在該領域持續活躍的幾個主要研究小組之一。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的規定,中國科學院增選院士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不超過60名。今年中科院院士增選工作從391名有效候選人中產生了53名新院士。同時,經院士推薦、通信預選和全體院士無記名投票選舉等環節,產生了9名外籍院士。
【謝毅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勵志文章】相關文章:
4.夢想文章勵志文章
5.銷售文章勵志文章
6.高考文章勵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