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贊美北京語言大學的文章
跨過海浪云濤,為了夢中的尋找,
五洲朋友相聚我們學校,
漫天飄蕩著美麗歌謠。
敬業簇擁鮮花,勤奮培育英豪,
我們耕耘人類文明,文明把進步鍛造。
啊,美麗的學校!
啊,我們的驕傲!
不同的膚色,相同的聲調,
北語——同聲祝福世界美好!
——導讀
大學生活,常被人們比作是人生旅途的一個驛站,對于我而言,二十多年前青春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就是在北語度過的。
無疑,北語是我漫步人生路的重要驛站,然而,北語又不僅僅只是一個驛站。
作為驛站,食宿一應俱全。
當年求學時,北語松快的宿舍與繽紛的餐飲,一直是我在京其它高校中學同學們眼紅的對象,直至今日,北語仍然位居輿論推舉的中國生活條件最好的大學榜首。
北語校內涉及全國各地乃至部分國家風味的食堂、飯館、餐廳,隨時可見不同膚色、說著不同語言、用著不同餐具的食客,這種充分詮釋東西方“和而不同”定義的氣氛,已不是一個驛站所能提供。
作為驛站,交流無處不在。88年初進校門時,遇見的前十人居然有八名外國人,另有一名疑似日韓人士,讓我入學當天便領略了北語“小聯合國”的美譽。
北語50年來已為176個國家培養了近十五萬名漢語人才,這是個無比巨大的信息庫,風土人情、奇譚異論、時事新聞,你想了解的,只要你肯去交流互動,在北語都能找到滿意答案。
畢業后十多年的海外工作經歷中,我接觸過不少任職于駐外使館、經商處、新華社和大型企業的中國校友,也遇到了很多在所在國政府部門或當地公司工作的留學生校友。
盡管往昔從未謀面,校友相逢卻都一見如故,談談學校的舊事,聊聊北語的熟人,拉近了距離、方便了工作。如此豐厚的中外校友資源,遠非一個驛站所能積淀。
作為驛站,文化不可或缺。
北語校內常年有130多個國家的學生,意味著一旦邁入北語的校門,無需支付高額留學費用、不用漂洋過海就擁有了一個得天獨厚的“超真實”境外語言環境。
各專業的學生不分國籍地利用這個稀缺資源,突破語言障礙來實現語言能力的提高和文化素養的融合,并形成了獨特的“語伴”現象,于是,北語畢業生歷來被視作“語言達人”。
在校時期,與所學語言不同母語國校友的互助學習使我受益匪淺,這是我畢業后即赴海外工作時,能很快適應并勝任的重要原因。
北語的'文化是富有層次的,“萬國墻”、“小奧運會(北語運動會)”、“世界文化節”等等,體現了厚重的國際化和多元化底蘊,試問又有哪個驛站能有這“萬國來朝”的氣勢?
作為一名北語校友,我欣喜地看到:北語已從我上學時的外語系、語文系等寥寥數系,發展成為擁有十幾個學院(部)、六十多個本碩博專業的多科性大學;
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北語已成為我國中外語言、文化研究的重要學術基地和培養涉外高級人才的搖籃。
季羨林大師“德行言語,敦睦天下”的題詞,實際上是對北語多年來通過語言傳播道德、謀求世界和諧的提煉。
北語是個美麗精致、流連忘返的驛站,在那里,我受惠于良師的教導,而學到了立身的本領;
在那里,我樹立了人生的目標,并結識了終身的伴侶。
于 我而言,北語并不止是一個驛站,
因為她已將終生學習、
一生歷練的理念貫穿于我的生命。
可以這么說,畢業后,
工作與生活中所取得的進步與提高,
幾乎都與北語生涯的潛移默化有關,
北語元素打下的深深印記,
已布滿于我永不停步的人生旅途。
北語,不止是一個驛站……
【有關贊美北京語言大學的文章】相關文章:
3.贊美大學教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