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成長無法選擇
鄰居家的孩子小樂,有父親和母親的寵愛,住著別墅,出門有小車接送,但他不快樂。他說,父母很少有時間陪他,甚至陪他玩的時間都沒有,他們心中最重要的是事業,而忽視了普通家庭的感情交流。于是,有空的時候,他常常來到小倍的房子里來,和小倍開心的笑著,爭搶著小倍的便宜玩具,尋找那份平凡的快樂。
小倍的家庭條件很普通,甚至沒有父親陪著,只有媽媽帶著他,媽媽不在的時候,他必須學會自己照顧自己,難過的時候,學會自己尋找快樂。當看到別人一家三口幸福的手拉手時,他都會緊緊拉著媽媽的手,在他眼里,有媽媽的孩子就是最幸福的。媽媽象海洋一樣擁有博大的胸懷,可以容忍一切不快樂,令自己的心開懷起來。偶爾,他會羨慕別人,但僅僅是很短暫的幾分鐘。每當這時候,他都會記得媽媽說的話:每個孩子成長的方式不同,將來面臨的未來也必然不同,童年所受的苦,將是人生路上最寶貴的財富。小倍常常這樣想,知道去寬容別人,嘗試著自己克服自己,他的心靈也變得越來越快樂,知道很多小朋友不知道的事情,也體驗了他們沒有感受過的心理歷程。
?在成人的眼里,童年很簡單,只有讓孩子吃飽喝足玩夠就是最快樂了。其實不然,現在的孩子接觸的信息如此多,如果不懂得分辯,就會誤入歧途。面對如此紛繁的世界,家長要學會教育孩子從小樹立真善美的思想,并單純的看待這個世界,那么,今后他的道路就會少走一些彎路。
很多貧窮的家長希望自己變成富人,渴望給孩子一個更寬松的成長環境,于是,拼命的去賺錢,以為只有給孩子豐富的物質條件,孩子就會更快樂。很多家庭富有的家長擁有優越的物質條件,就想到一切用錢開路,無形中為孩子鋪就一條優越的成長之路,卻從未想過,如果一旦離開這些,孩子沒有優越性了,他怎么去獨自上路?而更多處于中等的工薪家庭,高不成低不就,既不能與富有的家庭相比,也不愿意嘗受窮貧的折磨,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家長的所作所為,讓孩子的想法和做法都是更普通和平凡了。其實,世上多數平凡與普通之人,能接受也就快樂了,可怕的是,很多不甘平庸和普通的靈魂夜夜折磨自己,令自己無法快樂與幸福。
我們不能改變現有的條件,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精神世界,擁有一個更寬廣的內心世界遠比享受優越的物質生活快樂幸福的多,有很多人沒有豐衣足食可以生活得快樂,而沒有一顆愛與被愛的心才無法生活下去,無法面對所處的困境。當物質達到境界時,無不在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那么,豐富的精神世界才是人最高的追求。
既然如此,家長從小就應該令孩子追求精神上的快樂,讓他們從小就知道,精神遠比物質重要的多。生活中有很多小樂,但希望有更多小倍,家長不能給予追求不到的東西,但可以令他的心靈更快樂,更富有,去盡力彌補條件不足時帶來的負面影響。
很多貧窮的大學生,參加工作后過于追求物質的享受,而更多富有的大學生,參加工作后坐享其成,沒有體驗過貧窮的'滋味,對任何人任何東西都不珍惜。處于中等的工薪家庭,則高不成低不就,小不能大不受,一直在中間的道路上徘徊,不能突破和超越自己,不敢輕易的去嘗試和做出決定。
看到這些成長方式帶來的負面因素,家長有必要去嘗試走出固有的生活模式,讓孩子在貧窮中體驗富有的心境,在富有中感受貧窮時獲得東西時的珍貴感;在中庸時走出不上不下的格局,讓孩子放手的去走自己的路。
健全的家庭更應該珍惜父母之愛的可貴,不健全的家庭也應該讓孩子感受到父愛和母愛,不至于因愛生恨,缺少一些人生中應該擁有的東西,那么,童年的陰影在成長的道路上不會因為方式的不同而增加,讓孩子更理性的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