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寫芍藥花的作文
芍藥別名別離草、花中宰相,屬五椏果目,芍藥科芍藥屬芍藥組多年生草本。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的芍藥花的文章的資料,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芍藥花的文章(一)
傍晚,勞累了一天的小姑娘回家了,每人背上一筐嫩嫩的青草,順手采回一束束含苞欲放的芍藥花,回家插在花瓶里。
芍藥花開了,濃馥的清香溢滿窗明幾凈的臥室,溢滿歡樂的農家小院,溢滿故鄉的大地。
芍藥花開了,一群群勤勞的小蜜蜂,提著小花籃兒,飛進飛出,忙著采花蜜。那嗡嗡的叫聲,合成了一支勞動的交響樂。
芍藥花開了,粉紅色的花瓣兒映紅了小姑娘的臉,映紅了火熱的農家生活。一群小姑娘在田間小憩,憧憬著豐收的美景。
金色的秋天到了,新翻的泥土發出沁人心脾的清香。長了三年或四年的芍藥可以收獲了。一根根又粗又壯像胡蘿卜一樣大的根被一輛輛大車運回家去。于是家家戶戶都架起了一口大鍋,把芍藥根煮熟了,再刮去皮,然后曬干、切片。
世界各地的藥商云集亳州,運走了數以噸計的優質白芍。
我愛故鄉的芍藥花。是它點綴了家鄉的美;是它帶來了家鄉的富;是它以補氣養血、增強免疫力的獨特功效,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
我的故鄉亳州,是馳名中外的芍藥之鄉。春天,細雨如絲,滋潤了肥美的故鄉土地。故鄉的藥農便把一塊塊芍藥根種植到村前屋后,地頭田間、樹林和小溪旁……
過了半個月,芍藥的芽兒破土而出,嫩嫩的、尖尖的、紅紅的。家鄉的大地像鋪上了一塊塊黃底紅花的大地毯。
芍藥像故鄉的小姑娘,從小就吃苦耐勞。它們不計較土地的肥沃和貧瘠,不計較雨水的多少,不論把它種植在哪里,它們都以頑強的生命力發芽、長葉、抽條……
四月份,一株株芍藥都長了四五十厘米高,干粗葉茂,一顆露珠兒大小的花蕾綻在枝頭上。和煦的春風吹過,蓓蕾一顆顆都長大了,露出了笑臉,粉紅色的花瓣兒裂開了。家鄉的黃土地很快被一塊塊綠底紅花的大地毯覆蓋了。一群群農家小姑娘穿紅戴綠,來到芍藥地里拔草。各色的蝴蝶也紛紛飛來玩耍。遠遠望去,分不清哪是花,哪是蝶,哪是小姑娘。
芍藥花的文章(二)
傍晚時下起雨來,這座城市忽然變得清楚。清晰總與哀涼相伴,仿佛待到夜幕降臨,人們才惆悵地蘇醒過來。
我踩著小雨去書店。到處一片泥濘熱鬧,書店里此刻只能聽到淅淅瀝瀝的雨聲。在花市,我看到了一把芍藥花,妖冶的.桃紅色,雨天里舉著像把香艷的小傘。老板娘仔細地將花朵用報紙包好,提醒我路上千萬不要用力去搖。它們艷麗,卻也特別脆弱。
轉彎,走入狹長的巷子。矮墻里面曬著兩條開滿菊花的粉紅被子,灌滿雨水后,沉甸甸的,好像兩道屏風。這屏風如此斑駁,穿過它,宛如穿過一道道結滿往事的回廊,穿過寂寥的雨天和不期而遇的晴朗。原來往昔終結在這里,沒有人看見,藏在棉花和雨絲的罅隙里,藏在斷線脫絲的菊花。仿佛就像大風里的芍藥花,脆弱與艷麗散落了一地。
回到家,把花插在花瓶里,我望著它們好久,把它們放在我陽臺的玻璃小桌上,我有些惋惜,它們的艷麗,終究會灑落一地
再回到我的書桌前,回到我的文章里去。我想起“畫皮”故事中的那個女子,仿佛自己就是,在世間行走一圈,溫暖些許后,拍拍塵土,又走回那枯黃皺巴的書冊里去了。
芍藥花的文章(三)
有人喜歡菊花,有人喜歡牡丹花,還有人喜歡梅花……可我卻偏偏喜歡美麗的芍藥花。
端午節那天,我和爺爺去了人民公園,進了那里,就等于進了花的海洋,它們爭奇斗艷、五顏六色、姿態各異。
花的顏色可多了,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最惹喜愛的是內粉外白的芍藥花。
花的姿態可多了,有含苞待放的,像一個小桃子、有半開的,想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不肯露出可愛的笑臉、有全開的,像一個個貴婦人,在向別人炫耀、還有凋謝的,只剩下花蕊,顯得很孤獨。
花叢中,花的氣味兒,沁人心脾。蜜蜂是一種勤勞的昆蟲,它們在花叢中進行采蜜大賽。里面還有蝴蝶在翩翩起舞,還有人在觀察、用相機留下美好的回憶。
芍藥花你真美,我愛你,芍藥花!
【關于寫芍藥花的作文】相關文章:
2.七絕·詠芍藥花
3.關于寫花的文章
4.小學優秀作文芍藥
6.寫花的作文精選
7.寫花的精選作文
8.寫花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