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隨筆分享
隨筆是比較容易些的一種文體。以下是周末隨筆分享,歡迎閱讀。
周末隨筆分享1
大學的時候,總夢想著可以天天開車上班,一路聽著喜歡的cd。工作八年,每天開車上下班,這條每日的必經之路竟都沒好好看過,偶爾騎騎單車卻給了我不一樣的風景和感受。
原來有的時候,所謂的“驚喜”只是打破我們的“習以為常”!
同樣我也突然感覺到,生活有的時候需要慢下來。慢是一種能力。
老朋友們知道,園藝是我的愛好,我的主業是電商(當然,今年園藝也開始電商化了)。電商是一個變化很快的行業,而雙魚座的我又是一個完美主義者,對人對事要求比較高,當結果達不到要求時就會容易焦慮,很長一段時間我晚上都滿腦子的工作,沒有休息時間。。。晚上躺在床上,經常會問自己工作到底是為了什么?如果是為了生活,那么為什么現在我的生活里只剩下工作?
當我們都習慣了快,你會發現慢下來其實很難。
但是當你開始慢下來的時候,你會開始意識到快的時候你所失去的。比如,以前我帶孩子去餐廳,經常會吃到一半想起某個工作上的事情而不斷催促孩子快點吃,這個時候其實我已經失去了本應有的親子時光。顯然一個小時前,我帶孩子出來不是為了快點結束午餐,而是希望能多一些時間陪伴,所以我并沒有“享受”到這個過程。當心中只有“快”的時候,就無法停在“當下”,更無法感受“當下”了。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越快越好的。慢下來才能更好地體驗生活。生活如果只為了最終的結果,那么應該是出生就直接選擇死亡才是最高效的,但是那樣還有什么樂趣呢?想明白了這點,你會開始變得包容,試著包容過程中的一些錯誤或是曲折,因為那也是風景。
為什么我會選擇回歸園藝?為什么要有自己的花園?
答案就簡單了,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喜歡這樣安靜的地方,它可以提醒自己慢下來。
所以,請試著慢一點。
如果這個周末,你還在加班或是忙碌,別忘了給自己放一個小小的假,哪怕是一個小時,去做讓你覺得享受和快樂的事情。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責任和目標,但是請記住——生活不是為了工作,工作是為了生活。
明天是周一,傳說中的“忙day”。愿你不急不躁、張弛有度,不辜負每一天。
與大家共勉。
周末隨筆分享2
生活中,很多事情見多了、體驗多了,就慢慢適應了、麻木了。曾經給大家講過一些心理定律都與者有關。夫妻下班回家,一個人趕忙做好了飯,另一個人感到很幸福,可是如果經常是這個人做飯,漸漸成了習慣那份感激就不再了。
很久沒有買過新衣,一件新衣會讓你喜出望外,一段時間有人送、自己買,連續增加了幾件新衣,就沒有了欣喜若狂,而反倒挑剔起那幾件衣服。家里替換下一些家具、一些衣物,我們感到沒地方放,一錢不值,可是若給了周圍需要的人,卻令他們感激萬分……所以,生活中,幸福有多少?并不是你真正擁有多少,而是你珍惜多少有多少;我們擁有的價值有幾何?不是買賣支取的價格來決定,而是怎樣去利用來決定。最容易忘記的不是說“謝謝”,最容易忘記的是“始終珍惜”;最容易忽略的不是曾經付出多少貨幣,最容易忽略的是那些未被利用的價值。經常想想別人的好,就讓自己更多的珍惜,更多幸福;經常想想別人的需要,就讓自己的一切更有價值。如果,真的能夠每個周末都靜靜地想一想,那你一定多做了許多好事,也增加了不少的幸福感。周末快樂!
周末隨筆分享3
又到了周末的深夜了,我從市中區女兒家回來,在快遞點取走膠州侄兒寄來的速遞,炎熱的夏天白天身上基本在流汗,全身濕漉漉的,而且還黏糊粘衣服,只好沐浴了一下,身上涼爽了。隨后鋪床準備就寢,把毛巾被覆蓋到麻席的上面,深夜熟睡時,可以吸取因熱身上而流出的汗水,多年來夏天晚上熟睡后,我從不使用空調和電扇,即使忘記關掉,起夜時也要關掉,習慣了,據說是養生的做法,對身體有很大好處,即使很熱,熱醒了,拿把紙扇扇扇即可。我半臥在床上,寫著我的周末隨筆。
從女兒家出來,到我自己的家也就是二十幾公里,公路一路暢通。玉函路正在挖城市高架橋底下隧道,路稍微難走一點,到了晚上車就很少了,在八里洼路口等個紅燈,直行200米開上了英雄山高架路,不一會來到領秀城高架橋,右拐進入二環南路進入隧道,隧道里車很少,我隨即打開音樂,耳邊響起了蕭邦的鋼琴曲《夜曲》,開車時興奮了極其喜歡聽著鋼琴曲開車,我的思緒隨著音樂起伏,思緒萬千,回想著一天來的幸福時光,無法用語言表達,思緒和鋼琴曲交織著。車在行駛著,車輛壓在瀝青路發出著非常有規律的聲響,如同哼唱著歌詞,我很是十分享受著,一種新的幸福感涌在了心頭,暢想著。
外孫的牙牙學語,雖然聽不懂、但是還在聽,樂呵呵的回應著外孫學語的語言,前幾天我把錄的幾秒的視頻給我母親看、我現在每次去我母親家,我的老母親就要看曾外孫和她孫女的照片,我的媽媽每次看都樂哈哈的,我的媽媽一直關愛著她的孫女的成長。我媽媽對著手機屏幕,眼睛久久不愿離開手機屏幕,并且回應著她曾外孫的發出的聲音,像個孩子似的,我的淚水在眼里打轉。
新出生外孫身體的味道,開始從遠處聞到的一種沒有聞過的味道,現在時時刻刻走到他的跟前、趴下臉去用鼻子深呼吸著,聞了還想再去聞,聞到了就想吸了***樣興奮,聞著外孫身上的味道,身上輕松了,臉上的愁云也會立即消失殆盡。他那低調的哼哼,睡夢里的微笑,是我每時愿意看到的,眼睛一刻也不愿離開,深沉的看著我的外孫。那用力的排除異物發出的聲響,聽的我心里美滋滋,甚是癢癢難忍。外孫出生22天,從六斤六兩,今天一稱九斤二兩了,小伙子體重飛張,身高也高了,有出生時的51cm,現在要有60cm,外孫的身體在母乳的喂養下,非常健康,我的女兒身體消瘦的許多,我這個做父親的心里萌發著酸楚楚的味道。我這外孫自從來到這個世上,我恨不能想天天在他身邊陪伴他的成長。
車輪在飛轉,音樂在車內回響,愛的思緒也在甜蜜蜜的涌現。汽車在穩速的飛奔,限速80邁的104國道,我只開到70邁左右,路上的車燈在閃爍,路口的信號燈也在不時的變換通行信號,車子走走停停,在指定的軌跡行駛著,看著車窗外不同的夜景,腦海里的思緒沒有退去的意思,幸福的指數依然高漲,時時感覺到自己的臉上微笑不斷,深切享受著這一切的幸福。
愛在心里,幸福的喜悅掛在臉上,回家路顯的格外短,車就到了小區,路上車開的不快啊,車就到家了,把車開進車庫,久久不愿下車、不愿打斷一路上幸福的愛的思緒。
到家后,急忙打開速遞,一看是條圍巾,這是侄兒劉鵬在膠州任教,是青島市高級教師隊伍里是唯一的年輕人,年初去英國進修,在英國他叔我買的禮物,我把圍巾戴在脖子上,立刻感覺到了英國文化復興時期的文化紳士風度。
愛的思潮,愛在心里,愛在繼續著,愛在行動,愛時時存在,愛沒有理由,我在愛著我的所愛,愛在傳承著。
周末隨筆分享4
當春天的氣息鋪天蓋地時,人們不但被溫暖包裹著,還迎來了不可抗拒的春困。
下班回家,吃完午飯,就開始春困,我常常自嘲:飯醉了!加之中午時間很短,因此如果沒有午休,那一下午就將昏昏沉沉,難受之極。
在單位無論你有沒有事情都得堅持按時上下班,堅守崗位是上班族的第一要務,我也不例外。有時想來也真是無聊得很,忙慣了的人一閑下來確實不知所措。我極力的在尋找事情干。甚至幫助以前的同事整理賬務,干家務等,這都打發不了我的閑暇。有時我寂寞的想著為什么會這樣,原來是女兒離我遠去,沒能照顧上她,心里空虛的非常。這段時間我幾乎每天都要上網,主要是看看女兒在沒,知道女兒隱身,無論怎樣我一上,第一件事就是給女兒發信息,問問在沒,女兒總是或快或慢地回信息給我,發來一個咧著大嘴笑的圖片,每每看到這個圖片我都會開心的一笑,和看到的圖片一樣。
緊接著就是幾分寒暄,問問女兒吃的什么,作業多不多。女兒總是說作業很多,周末也沒出去休息,我總是叮囑女兒吃好點,有時間跟同學出去走走,散散步。女兒這一學期很乖巧,也很規矩,總是呆在宿舍,不亂跑。有時我也跟女兒談很多關于成長的事,比如學業,交際,還有看待當今事物的一些觀點,仿佛是兩個同齡人。一天女兒問我:媽媽假如一個男朋友像狗一樣的愛著你,但是有個富二代又追你,你怎么選擇?我笑著回答,當然選擇第一個。她沉默了,也沒做回答。我就納悶兒,這孩子成天在琢磨啥啊,總是在情感上糾結。我極力地在說服她,希望她能努力學習,不要把精力用在那些無足輕重的事情上,但是女兒有自己的觀點,雖然跟我們這輩人有很多的差距,但是這就是九十年代青年人的理念。談戀愛不是為結婚,只是想找那種自己喜歡的感覺,自己喜歡的那種人,即使受傷也愿意,痛并快樂著!我聽到她這些觀點木然了,很是感嘆,世道變了,人也變了,我們落后了!
我常常很欣賞自己與時俱進,但是看來還是與現實相差甚遠!孩子的理念代表著當今社會上的一大批年輕人的思想。我們這代人不得不服老。我理論不過女兒,心里有幾分惶恐。不能理解這代人的思想,也怕女兒受傷,痛苦!但是女兒看我理屈詞窮,話鋒一轉說:媽媽,你放心我已經走出來了,不會再有什么想法,我會珍惜自己的大好時光,我知道自己將來的負擔很重,現在必須得努力學習本領,將來才能立足。當然我心歡喜!
一個禮拜天我問女兒干嗎,女兒說曬曬太陽,打醬油去。我納悶,女兒又不做飯打醬油干嗎!女兒笑了說:媽媽你這就不懂了吧,這是當今的流行的話語,就是看來沒事,但又有事,看著是溜達,實際有事去辦事。說著從網上剪貼了關于打醬油的說明給我,打醬油是一個態度,所謂的沉默的大多數,所謂的“非暴力不合作”; 打醬油是一個生活,既不是簡單的路過,也不是單純的看熱鬧;打醬油是一種娛樂,冷眼旁觀他人的喧囂,靜靜品味自己的沉默。我恍然大悟,哦,原來打醬油還有那么多意思啊!我感嘆當今的網絡用語流行的太快,也有些叫人不能顧名思義,就像當今的年輕人的思想一樣叫人樸樹迷離!難怪有很多漢字演變到至今意義就相差十萬八千里了。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我們也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了,要不然代溝是越來越深了,也越來越融不到這個社會了。看不慣也要看,也要接受,也要理解!生活本來就是千變萬化的,用辯證的眼觀看待問題。這是當今我們這代中年人必須要做的!
女兒說她畢業后不想回西安,想在上海闖闖再說,其實我以前一直很支持女兒這個觀點,但是自從母親的離去我的思想發生了變化,因為我沒能很好的去照顧母親,給自己留下了很多遺憾,想起母親病重到離去,心總是陣陣絞痛!因此產生了希望女兒留在自己身邊的想法。當我把想法講給女兒的時候,女兒沒有激勵的反抗,只是淡淡的說,還早呢,到時候再說吧!我漠然!
社會在變,生活也在變,人的思維和觀念也在變,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啊!
無論怎樣,我都希望女兒過得好,快樂,幸福!
這些天很多家長又開始在糾結孩子的高考,偶爾也有家長提到了女兒,說是女兒優秀,于是我也變成了成功媽媽。其實我也在思考,孩子的成功未必全靠家長,還有孩子自己的不懈努力,雙方的奮斗才會成功!看到臨近高考的孩子和家長我很能理解他們這段時期的焦慮和不安。沒辦法啊,這就是現實,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每個家長都會陪著自己的孩子走完這段艱辛、憂慮的路!
在此我只能祝愿天下考生一切如愿!愿天下考生的家長陪著孩子走完這段難熬的路!前面就是鮮花和掌聲在迎接你們!加油哈!
周末隨筆分享5
竊以為:“民以食為天”,人都離不開吃,不吃飯肯定會餓死,所以愛吃不是罪。
大概我是火性大的孩子,一年四季除去愛吃冰激凌,最愛的就是涼菜了。夏天還好,只要我要涼菜,媽媽總會給我買一盤色香味俱全的涼菜。天涼了,媽媽就決不給我買涼菜吃,擔心我冰壞了胃。在我的再三懇求下,她只好泡了好多海蜇絲,隔三差五就調個海蜇黃瓜給我吃。
不知為什么最近我n多次想到姥姥調的海蜇黃瓜,真的是好美味啊。姨姥姥調的也好吃,奇怪為什么一樣的調料,味道卻不一樣。老媽炒菜的時候,我心血來潮照葫蘆畫瓢,依著姥姥用的調料也調一盤。結果,醋放多了,別的味道怎么就無影無蹤了呢,怎么會這樣?忍不住對媽媽說:“以后我再也不愛涼菜了。”
晚上媽媽給姥姥打電話提起這件事,那邊姥姥忍不住呵呵地笑,說糖啊,醋是去腥味的,芝麻鹽是提味的,放多了醋肯定不好吃呀。
那為什么媽媽調的涼菜也跟姥姥調的味道不一樣呢?同學說:“人不一樣,感情也不一樣。”我有些信了,用心,用愛去做的菜才好吃。
忍不住去調侃媽媽說她對我不好,不然怎么就覺得姥姥調的海蜇黃瓜好吃呢!媽媽笑著說:“我也很懷念我姥姥做的飯菜,最不能忘記的就是餃子和初春的野菜包子,味道真的很好。可惜,再也吃不著那個味道的包子了。”
很快我們就會插上翅膀飛走了,遠離爸媽去求學,而那時候不但是姥姥做的飯,爸媽做的飯也會時時想念,那時候一碗“家的味道”的雞蛋面就會讓人淚流滿面吧。不知為什么特別想試下那種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