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處隨筆
四月是一個深幽而璀璨的季節。
新區的櫻花全開了,火紅的,好像帶著一種不可變異的印記。恍然步于墻垣之間,舉目望去竟像是火紅的'海岸,風過時可以看到波濤靜靜地涌。
發絲亂了,思緒也亂了。
有時候想一直一直走到路的深處,看杏花林下是否會有吹笛到天明的款款花旦,瞧深海里是否真會有鮫人淚成珠鏈,覓竹林深處傳說中的一彎鏡花水月。
可是路是多么長啊,真正的深處又在何方?我不知曉,卻愿知曉,放任一生去尋覓那方深處。
小城四月里細雨瀟瀟,撐一把油紙傘去尋那古墻,好像城垣深處才有最深的歲月。開元盛世,明皇見了小巷深處低唱的玉環,從此他一醉不醒,盛唐也一醉不醒——可我亦懂了為了伊人亡了世間之感,大約是情到深處,亦空了世間吧。
遠遠看見隱在山間的樓,竟想到李煜的那一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遂記起李后主予周娥皇的《書琵琶背》。那時佳人已去,李后主心灰意冷卻只得再納新后。然則南唐晚秋之時,或許繁華落盡的宮苑深處,李煜亦只得空嘆“一宵冷雨葬名花”了吧。不少人怪后主薄情,在娥皇去后另納新后,我卻萬不肯怪罪他——因為懂得若情到深處,我們才會把它隱在心里,然后朝堂之上依舊談笑風生。只有這樣,這種思念才是完完全全屬于自己的,沒有紛擾,沒有假意。
就這樣一直走著,青石板路微微潮濕,映著雨后的一點日光。若是在宋代古城里,怕是也能見一對才子佳人吧。只是這景仍不及西子湖畔來得嫵媚動人,因為那湖畔,有著蘇小小的墓。且不名是否真有此人,我真正敬的是那種肯在紅塵深處等待的果敢。她身為歌女自是日日歌舞升平巧笑倩兮,可她卻在漫步歲月深處之時忽然有了一直等下去的決定。我們可想一個人在紅塵過后在寂寞深處等待的苦,可蘇小小做到了,一直等下去,就這樣等到她被人葬在了西子湖畔……情至深處,怕是耐得住一切的吧。只因那一切的一切,均不及情深。
駐足,因為發現自己好像找到了什么是深處。
深處不在杏花林里亦不在勁竹間,這種深處仿佛就是歲月里一點一點傳承下來的東西。它不是經年的痛楚不是日磨的傷痕,而是一種甘屈于四周皆空的情。有了這種情我們會找杏花林盡頭竹林中處,說白了是想找一個與自己的情所配之處。
這種所配之處有了名字,叫深處。
【深處隨筆】相關文章:
1.大山深處隨筆散文
8.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