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說明文總復習
小學說明文總復習
復習目標:
1、復習說明文的文體特點。
2、能弄清說明文說明對象,抓住要點把握其特征。
3、了解說明文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4、理解說明文的語言表達特點,掌握對詞語進行評析的方法。
(一)說明文閱讀能力的考查要點:
1、能弄清說明對象,抓住要點把握其特征。
2、了解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3、理解語言的表達特點,并進行評析。
(二)針對以上考查要點,我們進行三方面的復習
第一方面 能弄清說明對象,把握其特點。
1、讀一篇說明文,首先要弄清說明對象。在我們剛剛梳理說明文概念的時候,說明文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事物說明文,一種是事理說明文。事物說明文它的說明對象是具體事物,包括事物的狀態、性質、功能和特征等;而事理說明文它的對象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質、事物內部或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系。
縱觀我們四到六年級的所有篇目,當中中屬于事物說明文的有
事物說明文:《天安門廣場》 《奇妙的互聯網》
《神奇的克隆》《埃及金字塔》
《海洋——21世紀的希望》等
事理說明文: 《說勤奮》
《滴水穿石的啟示》
《談禮貌》
《學與問》等
把握說明對象可先從標題入手。我們學過的說明文,不少文章的題目就標明了說明對象,如《海洋——21世紀的希望》、《埃及金字塔》等。所以,把握文章說明對象,一般可從分析標題入手。當然,也有例外,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說明對象并不是人民英雄,而是首都人民英雄紀念碑。中考中要求分析的說明文常常并無標題,那又怎么辦呢?那還得認真閱讀課文(語段),逐段(逐句)排隊、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說明對象。須要提醒的是不要將文章的局部的說明對象視為全文的說明對象,如練習冊有一篇 “關于生物產生的電流”的說明文。
第一,從標題著眼。有的標題在指出文章說明對象的同時,指出其特征,如《奇妙的國際互聯網》一文,標題指出說明對象“國際互聯網”,也指出其特征“奇妙”;再如《神奇的克隆》,標題也鮮明指出了說明對象的特征是“神奇”。 第二,從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紹了有關事物特征,然后歸納小結。有的事物的本質特征,作者已在文章中明確地指出來了,閱讀時要找出這些關鍵句。例如《埃及的金字塔》一文中,“如此宏偉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樣建在起來的呢?”這一句子就點明了埃及金字塔的特點:外形宏偉、結構精巧。 第二方面 了解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為了說明事物的基本特征,往往作者會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
常見的說明方法有:分類別、舉事例、打比方、列數字、作比較、下定義等。說明方法到底又怎樣的內涵,又有什么樣的作用呢?
第三方面 理解語言的表達特點,并進行評析。
說明文語言特點:準確、嚴密、簡明
一般表現在一些表示程度、范圍、時間、頻率、估計等的詞語上. 表程度:比較、幾乎、相當、更、最??
表估計:大約、可能、左右、可算、也許?
表時間:當時、剛剛、迄今??
表范圍:一切、部分、全部??
表頻率:經常、常常??
小結:這些修飾性功能的詞語它的表義比較準確性,而且能體現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科學性。
針對這部分內容,我們常常遇到的考察題型如下
一、考察題型
典型試題 一: 加點詞語可否刪除?為什么?
典型試題 二: 分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二、解題步驟
1、表態:不能刪。
2. 聯系文章的具體內容分析(從什么上限制)+(替換法)解詞或解釋句子。
3. 若刪去,句子意思成了?不符合實際(太絕對了)
4. XX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例如:大約在公元前27世紀,埃及古王國有法老統治。
這句話就運用了“大約”一詞,這個詞能不能刪,肯定是不能,法老統治的時代是人們根據歷史的一個推斷,使用“大約”一詞在表達上更為準確。 實戰演練(課外練習) 1.“在我國福建、臺灣、廣東、海南部分沿海灘涂地區,生長著一片片常綠灌木和小喬木。”“部分”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答:不能。“部分”表范圍,說明不是所有的沿海灘涂地區都能生長常綠灌木和小喬木。刪去不符合實際. “部分”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2."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一詞能否刪去,為什么?
答:不能。“幾乎”是接近的意思,說明我國石拱橋分布很廣, 但不是到處都有。如去掉意思就太絕對了. “幾乎”一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3、這座橋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分析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左右”表示估計.因為年代久遠不敢肯定。所以加上“左右”一詞能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常用說明方法及作用 (1)舉例子
舉出實際事例來說明事物,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以便讀者理解,這種說明方法叫舉例子。
好處:使文章表達的意思更明確,讀者更明白,也使文章更具體、更詳細。
(2)作引用
為了使說明的內容更充實具體,可以引用一些文獻資料、詩詞、俗語、名人名言等,可使說明更具說服力。 好處:使文章更具說服力。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引用古詩:使說明文更具詩情畫意 。
(3)作比較
作比較是將兩種類別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現象加以比較來說明事物特征的說明方法。說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們比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體的或者大家已經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較,使讀者通過比較得到具體而鮮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往往在比較中顯現出來。在作比較的時候,可以是同類相比,也可以是異類相比,可以對事物進行“橫比”也可以對事物進行“縱比”。
好處:突出強調說明對象的特點(地位、影響等)。
(4)列數字
為了使所要說明的事物具體化,還可以采用列數字的方法,以便讀者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引用的數字,一定要準確無誤,不準確的數字絕對不能用,即使是估計的數字也要有可靠的根據,并力求近似。
好處:數字是從數量上說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確、最科學、最有說服力的依據。(用列數字的方法進行說明,既能準確客觀的反映事實情況,又有較強的說服力。)準確無誤,令讀者信服。
(5)分類別
要說明事物的特征,往往從單方面不易說清楚,可以根據形狀、性質、成因、功用等屬性的異同,把事物分成若干類,然后依照類別逐一加以說明。這種說明方法,叫分類別。分類別是將復雜的事物說清楚的重要方法,有時事物的特征、本質需要分成幾點或幾個方面來說明,也屬分類別。 好處:條理清晰,一目了然。
(6)打比方
利用兩種不同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作比較,以突出事物的性狀特點,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的說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好處:抽象的事理變得具體、生動、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說得確切具體、淺顯易懂。)
(7)摹狀貌
為了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可以進行狀貌摹寫,這種說明方法叫摹(mó)狀貌。
好處:使被說明對象更形象、具體。
(8)下定義
用簡明的語言、科學的術語對某一概念的本質特征作規定性的說明叫下定義。下定義能準確揭示事物的本質。
好處:使人們在閱讀時對抽象的字詞能夠更加明白、理解。
(9)作詮釋
從一個側面,在事物的某一個特點做些一般性的解釋,這種方法叫作詮釋。
好處:使讀者在閱讀時對抽象的字詞能夠更加明白,更加理解。
(10)列圖表
為了把十分復雜的事物說清楚,就可以采用圖表法,來彌補單用文字表達的缺欠,對某些事物解說更直接、了當。更具體。
好處:使人看了一目了然。條理清晰。
【小學說明文總復習】相關文章:
英語中考的總復習02-27
中考的總復習英語02-27
小學數學期末總復習試題05-05
小學期末總復習計劃01-31
關于高考化學總復習05-07
高考物理總復習的建議05-07
高考數學總復習心態05-09
考研復習總進度階段05-09
高考數學總復習策略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