誦讀經(jīng)典簡單好看手抄報(bào)
中國歷史悠久,中華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下面我們來看看誦讀經(jīng)典簡單好看手抄報(bào),歡迎閱讀借鑒。
國學(xué)經(jīng)典名言
No1、一年之計(jì)在于春,一日之計(jì)在于晨。——南朝蕭鐸
No2、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后漢書馮異傳
No3、黑發(fā)不知勤學(xué)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
No4、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唐僧云覽
No5、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宋蘇軾水調(diào)歌頭
No6、言者無罪,聞?wù)咦憬洹!娊?jīng)大序
No7、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唐李商隱錦瑟
No8、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
No9、鑒前世之興衰,考當(dāng)今之得失。——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No10、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禮記中庸
No1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劉禹錫陋室銘
No12、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No13、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No14、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毀于隨。——唐韓愈進(jìn)學(xué)解
No15、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jīng)風(fēng)相鼠
No1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fēng)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No17、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宋陸游病起書懷
No18、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No19、歷鑒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唐李商隱
No20、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
No21、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No22、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No23、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No24、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漢書枚乘傳
No25、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紳憫農(nóng)
No26、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海。——唐李白江上吟
No27、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No28、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No29、運(yùn)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jì)
No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yǎng)生主
No3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xué),不知道。——禮記學(xué)記
No32、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No33、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No34、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論詩
No3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唐李商隱無題
No3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史記報(bào)任少卿書
No37、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三國曹操短歌行
No38、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No39、學(xué)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禮記學(xué)記
No40、路漫漫其修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No4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No42、大鵬一日同風(fēng)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No4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No44、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No45、循序而漸進(jìn),熟讀而精思。——宋朱熹讀書之要
No46、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簱衿渖贫鴱闹洳簧普叨闹!撜Z述而
No4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No48、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No49、非學(xué)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xué)。——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No5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No51、窮則獨(dú)善其身,達(dá)則兼濟(jì)天下。——孟子盡心上
No52、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yàn)榱^句
No53、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No54、誰言寸草心,報(bào)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No5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荀子勸學(xué)
No56、博學(xué)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No57、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唐賈島劍客
【誦讀經(jīng)典簡單好看手抄報(bào)】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