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秀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工作報告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優秀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報告
姓名:
學號:
社會實踐報告
今年春節期間,我和同鄉的幾個學生一起,采取典型抽樣的方法,調查靜蘭村的幾個方面的情況,反映在黨委政府領導下農村各方面的發展情況,有利于我們增加社會閱歷,豐富社會經驗,提高我們的社會調查能力。我們總結了七個方面的情況:
1、財政支出狀況
根據政府有關文件規定,村委委員每人每月可領財政補貼100元。
2、公共衛生狀況
生活用水:1-6生產小組基本上用自家的井水(水質已經通過有關部門鑒定)
7、8、9生產小組用自來水
公共設施:廁所都已經有了兩隔、或三隔的化糞池
種殖設施:現在種植蔬菜主要是種植反季節的經濟作物,采用小棚種植方法,利用自來水自動噴溉;搞無污染種植。
養殖設施:向種養業的深度和廣度進軍,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按照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大力發展優勢農產品和特色產業,打牢農民增收的基礎。做強做大糧食產業,加快發展經濟作物特別是特色產品和園藝產品,積極培育種植業新的增長點。大力發展養殖業,積極推進專業化和規模化生產,發展集約化經營,充分發揮畜牧水產業的增收作用。以前搞養殖是放養的多,現在都是搞圈養。這樣,對環境的污染就減少了。但是,由于是農村,耕牛多,出去干活時,搞得地上經常可看到牛糞。
流動人口居住環境:普遍很差。污水排放不當、生活垃圾處理不當、臭氣熏天、蒼蠅到處飛。安全衛生得不到應有的保障。
3、農民醫療狀況
在1997-XX年曾跟其他醫療單位做過合作醫療(合醫但不合藥)、醫務人員的工資由村委支付,現在靜蘭村有衛生所2所(原來有4所),基本上可治療一般的病情、解決本村村民的小病痛問題。醫生基本上是中專畢業生,并且他們要定期進行培訓。在藥品管理方面,上級單位定期下到衛生所進行檢驗。
4、信息來源和信息狀況
強化對農民工的培訓和服務,大力增加農民外出務工收入。搞好農民外出就業的指導服務,加強對農村勞動力流動的監測,為農民提供轉移就業信息。配合有關部門清理和取消針對農民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收費,及時兌現農民工工資,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本村村委根據農民需要,(1)定期舉辦有關養殖或種養的培訓(請推廣站的農技師、郊區的農業教授來搞培訓)(2)為每個自然屯征定農業科技報以及廣西人口報;(3)為豐富本村村民知識,村委定期開放圖書館。要調動社會各方面參與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鼓勵各類教育培訓機構、用人單位開展對農民的職業技能培訓。為提高培訓資金的使用效率和培訓效果,應由農民自主選擇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和培訓時間,政府對接受培訓的農民給予一定的補貼和資助。繼續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戶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搞好村鎮規劃,加強環境治理,提高農村社會文明程度。建立健全農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健全規范村務公開制度。建立培養和造就農村能人的機制,營造鼓勵能人干事業、支持能人干成事業的社會氛圍,為廣大農村能人施展才華、創業致富、帶動一方,給予必要的支持,開辟廣闊的天地。
5、城鎮化進展狀況
農民工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文件強調了進城就業的農民已成為我國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提法在中央文件中提出尚屬首次。由于靜蘭村土地陸續被征用,已經有一定比例的農民沒有了土地,這樣必然加快該村的城鎮化進展。現在農業戶籍勞動力已經占到二三產業從業人員很大比重,成為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某些行業已成為數量上的主體。因此,必須正確看待和公正對待農民工。當前要突出抓好兩件事:一是善待農民工,維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二是培訓農民工,提高他們的就業技能。這是促進農民外出就業、穩定就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也是提高我國產業競爭力的客觀要求。
6、農業人口數量、結構
由于靜蘭村本身就是一個農村,村民以種菜居多,搞養殖的有40-50戶;在外包工的有45人左右;由于我國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滯后,大多數農民工沒有受過好的科技文化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在當前城鎮就業人員越來越多地從生產第一線退出的情況下,進城的農民工短期內又很難成為熟練工種,如果不注意提高農民工的職業技能,不僅不利于增加農民就業機會,提高收入水平,最終也將嚴重影響我國的產業競爭力。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努力拓展農業外部增收渠道。大力發展農村非農產業,積極發展小城鎮和縣域經濟,全面搞活農村經濟,增加農民的非農收入。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延長農業產業鏈條,促進農產品增值。
7、土地狀況
征地制度改革引人注目。我國法律雖然明確規定只有公益性用地才可由政府征用,但目前公益性用地和經營性用地事實上基本沒有區分。其后果至少有三:由于公益性征地的補償標準很低,征地范圍被擴大后,農民在失地之后普遍得不到足夠補償;經營性用地通過政府形式強制征用,破壞了市場經濟的秩序;政府變相成為經營主體后,背離了其職能,對土地的管理陷入盲區。因此,無論對于農民的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還是對于政府職能轉變,這次征地制度改革的意義都非常重大。
由于城市規劃,靜蘭村土地陸續被征用。未征用之前,土地有XX多畝,自80年代初以來,靜蘭村土地陸續被征用,現在僅存1000多畝。第九生產小組土地已經被征用完,第七、八生產小組正在被征用。在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如何加強對農業農村發展的支持和保護,加快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這是我們在現代化進程中回避不了的現實問題,也是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要按照xx大、xx屆三中全會提出的戰略部署,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建設現代農業,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全面推進農村小康建設。
認真落實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加大政策增收力度。繼續推進農村稅費改革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落實好黨在農村的政策,改善農民增收的政策環境。進一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國債和新增財政資金重點向三農傾斜的政策,強化對農業的支持保護。
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敢為人先,勇于實踐,在改革中找出路,在開放中拓視野,在創新中求發展。深化農村改革,必須堅持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發展農村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是否有利于改變農村面貌和保持農村穩定,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改革實踐中要注意把握好幾條基本原則:一是要著眼體制創新。改革進行到今天,只有從體制上創新,才能取得新的突破。二是要堅持市場取向。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切實提高農業農村的市場化程度,凡市場能辦的事情就交給市場去辦,政府的職能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三是要尊重基層創造。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基層和群眾蘊藏著無限的創造力,群眾的首創精神是推動改革的原動力。黨員干部要深入農村,了解農村,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同時,要真正當好農村基層干部,必須要有奉獻的精神,公正的境界,致富的本領,苦干的勁頭,務實的作風。各級黨委、政府對他們也要在工作上多指導,政治上多幫助,生活上多關心。要從思想上端正對農民的認識,從感情上密切與農民的聯系,尊重農民的意愿和選擇,做到愛民親民、利民富民、安民護民。四是要注重以人為本。農村改革的最終目的是要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整體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優秀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報告】相關文章:
優秀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工作報告11-30
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報告11-21
暑假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報告12-02
寒假大學生社會實踐工作報告12-02
大學生的暑假社會實踐工作報告12-07
大學生打工社會實踐工作報告12-08
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工作報告11-22
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工作報告12-02
大學生暑假社會實踐工作報告12-02
大學生社會實踐促銷工作報告12-02